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选择创业合适吗?应该注意些什么?
文/吴其伦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发布文章称,“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年均人数达到800多万。此外,随着超过5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纳入总量,中国等待就业的年轻人数量将继续逐年增长。
文章称:“每年我国新增劳动力有一半以上毕业于高校,80后、90后一代农民工占据了主体。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现连年双增长,年末整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看完之后,我陷入了思考:当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怎样的就业形势?
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找工作越来越难,找好工作更难。此外,老龄化的加深是一个顽固的问题,导致延迟退休。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毕业生就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面对当前低迷的就业形势,很多人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甚至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更有甚者,“比尔盖茨支持辍学创业”的话题日前出现。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因为,从项目、资金、管理、运营等要素来看,很少有大学毕业生具备。可以说,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而且,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然后,连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希望很小,更不用说辍学创业了。
当然有些大学生会选择创业,但是什么样的项目适合大学生呢?我认为大学生在创业选择项目中要注意四点:
首先,选择运营支撑体系完善的项目。因为创业大学生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如果没有完善的创业指导,就会受到运营经验不足的打击。
第二,选择为高校创业者提供支持和帮助组织的项目。大学生创业时,往往会受到项目提供者的鼓励,满怀激情地创业。这样,一旦出现失败,创业者不仅会遭受经济损失,信心也会受到严重打击。如果一个组织,尤其是官方组织,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即使创业失败,他们也会得到组织的关怀。
三是选择投资额小、退出机制可靠的项目。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积累经验、人脉和资金。投资时投资金额不宜过大,要有可靠的退出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最小化。
第四,选择提供可靠资金支持的项目。创业时,大学生经常向亲戚朋友借钱。没有成功的商业经验,很难向亲戚朋友借钱。如果一些机构能够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他们获得亲友支持的机会就会增加。
当然这样的项目很少,需要大学生认真筛选。如果没有靠谱的项目,大学生不应该选择创业,因为创业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我一直认为大学新生最好的路线是先就业,再选择职业,最后创业。
大学生走出校门,面临着一个迷茫而未知的未来。他们永远不要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吹毛求疵,只是把它作为自己“看世界”的第一站,把它作为认识社会、规划事业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偏执于过度选择工作或者担心对以后生活的影响,难道你没有浪费更多的时间和创造性经验吗
验的机会?另一面,对于学历的作用,网络上自成两派,为“唯学历论”与“学历无用论”。
在我看来,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对一个人的一生并不是起着绝对的决定性作用。学历,仅仅是一段学业的证明,仅此而已。它是一项凭证,但绝非水平!“高分低能”的情况大有人在。
“大学生就业难”的确不假,但这并不能成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借口,更不能成为自己堕落的理由。
是金子总会发光,想要就业容易,首先要给自己镀金!
这层金当然不是简单的学历,很多人名校混几年,毕业后眼高手低、徒有其名!根本不如那些在非名校努力学习的毕业生更愿意拼搏、更愿意奉献、更愿意创新。文凭只能证明你为教育多交了几年学费而已,谈及文凭,让我想起一个段子,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名校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这层“金”指的是人的创造力,和对时代的响应力。
创造性人才,不一定需要高学历。虽然就业情势不佳,但企业招聘时的原则始终如一:重能力而不是学历,重水平而不是文凭!
我一直以为,在我们的一生中,机会不是靠文凭争来的,而是靠能力获取的。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而在所有的准备中,文凭所占的比重很小。年轻人还是应该重实战、多历练,实干比拿证更重要。
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很多时候是由于其自身的因素导致。应届毕业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本科毕业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并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有限,与招聘单位的预期要求相去甚远。
对此,有三个方向解决。
首先,企业层面。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摒弃各种招聘歧视,鼓励人人竞相成才,为大学生增添实质性动力。
其次,高校层面。高校应当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与时俱进,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与择业观,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专业性人才。
最后,大学生自身层面。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加强社会实践,认清自己的能力,审时度势,把握经济脉搏,遵循就业——择业——创业的顺序。切忌盲目自信,脚踏实地才是正确的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