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落户苏州高新区创业周的人才中,有2/3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占41%。落户苏州高新区的人才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有6人,省双创人才20人,姑苏领军人才38人。
"种下梧桐,引来凤凰."苏州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发展的创新创业环境。凭借良好的人才扶持政策、完善的产业配套政策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国内外人才来此居住。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入驻创业周项目434个,总注册资本超32.1亿元,位居苏州第二。项目的集聚带来了强大的“磁场效应”。2016年,苏州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6亿元,公共预算收入1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亿元,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项目扶持资金可达1亿元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博士周蓉,2014年参加创业周,落户苏州高新区。2014年入选姑苏领军人才计划,2016年入选江苏省双才计划。周蓉创办的江苏高灵敏仪器公司致力于为辐射利用机构提供完整的辐射监测技术和过程管理解决方案,帮助其科学管理环境、人员和物品。公司是国内首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核辐射监测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环保、质监、海关、出入境等领域。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是目前全球领先的肿瘤治疗机构。2016年,受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委托,江苏高敏启动了质子重离子癌症治疗剂量验证系统、终末剂量监测系统和旋转治疗椅建设,向所有在建质子重离子治疗机构开放。
周蓉告诉记者:“苏州高新区非常重视人才。自落户苏州高新区以来,公司科技项目累计获得补助200万元,我也获得了苏州高新区提供的住房补贴60万元。”
一直以来,苏州高新区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2017年3月,高新区出台了覆盖面最广、政策条件最好、可操作性最强的《“才聚高新 智汇虎丘”人才引育工程的若干措施》人才新政,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特色产业人才、社会事业人才、基础产业人才给予了相应支持。《措施》由4部分35篇文章组成,分为落实苏“6333”人才集聚计划和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体系;搭建9个支撑平台,构建更加系统完整的人才发展体系;打造“苏人才之家”服务品牌,构建更加贴心周到的人才服务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工作体系。其中,重大创新团队将获得最高1亿元的综合项目支持资金;对入选的创业成长项目可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成长奖励。同时,高新区将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础上,继续采取多项措施提升人才服务,包括支持创新产品首购使用、加大各类人才住房保障力度、完善人才子女入学政策、提高人才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区级人才服务卡制度等。“对于像周蓉这样的高层次人才,高新区将继续给予支持。”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目前全区人才21.2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27万人,海外人才近8000人,海归2400人,留学生创办企业600余家。一个t
于,美国密苏里大学硕士,2012年参加创业周,落户苏州高新区。2014年入选双创/姑苏领军人才。于创立的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创新型临床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国内打造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均相酶免疫分析技术平台。目前已获得14项发明专利和39项医疗器械注册证。2014年获苏州科技小镇年度创新奖,2015年入选创业周十大最具发展潜力企业。
袁波医疗落户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成为全国唯一的“专业医疗器械产业转型示范区、创新R&D集聚区、成果转化促进区”。人才被吸引,被激励,也瞄准了背后的配套设施和产业基础。
余对说道。
“前期,我们考察了五、六个地方,最终选择落户苏州高新区,因为这里有完善的产业配套政策及人才扶持政策,本人获得过300万元的扶持补贴,公司的均相酶免疫技术平台项目获得苏州高新区及江苏省共1000万元的扶持。苏州高新区的投资环境非常好,政府亲商爱商,对产业发展特别重视,这是吸引企业落户、助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因。”苏州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高新区,国家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紧紧围绕产业做文章,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中心,把苏州高新区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创新区。目前,苏州高新区正加快实施新一轮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器械和医药、新能源三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地理信息和文化科技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2个产业已迈上千亿级台阶。新兴产业吸引大批领军人才集聚,领军人才又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崛起。
姑苏领军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工学博士鲁永泉,领衔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云端虚拟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云”平台,已顺利完成两轮融资,先后荣获“中国文化(传媒)产业最具价值投资公司”“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等荣誉。由意大利国家环境与能源中心博士后、省双创领军人才汪山创立的“苏州晶银新材料股份公司”研发的产品,有效推进我国光伏业提效降本技术,加快了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进程。数据显示,目前,苏州高新区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5.8%和52%,为高新区做大做强产业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支持创新创业,苏州高新区搭建了中科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苏州地理信息和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中国移动研发中心、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等7大创新载体。并与国内外多家研发机构、知名大学合作建立载体,建设了40余家创客空间,积极呼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高新区建设了由科技部、江苏省和苏州市3方共建的苏州科技城、苏州创业园、博济科技创业园、环保产业园等12家国家和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e帮创”,“苏州创客峰会”成功入选江苏省众创集聚区。
以生态环境引才、育才、留才
刘雪松,浙江大学博士,2016年参加创业周,落户苏州高新区。2012年入选省双创人才,2013年入选姑苏领军人才。2016年获得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其创立的苏州泽达兴邦医药科技公司经营包括制药设备、工程技术、工艺、装备、质控系统的咨询、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工程实施。公司研制的现代中药创制核心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获得“2016年度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创业企业”“2016年度最具创新活力企业奖”等称号。
在一流的产业基础、配套服务以外,优美的生活环境,是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的一个因素。
刘雪松感言:“苏州高新区是特别合适的创业热土,从硬件方面来讲,周边道路、办公设施、住宿配套非常完善,完全可以拎包入住,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软件方面,苏州高新区针对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很好地解决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此外,苏州高新区生态环境好,也是吸引我们落户的一个原因。”
苏州高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区域内有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49座苍翠葱郁的青山,占有25公里太湖岸线,形成丰富的山水资源与不可多得的环境优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8.3%,人均公共绿地14.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0%,是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苏州高新区是享誉世界的苏州刺绣发源地,苏州刺绣正在高新区绣娘的手中发扬光大,熠熠生辉。这里是苏州缂丝、玉雕等手工精品的重要生产地;这里更是太湖渔耕文化的发祥地,为了继承和发扬渔耕文化的细腻和精致,目前,高新区正在加快太湖湿地公园二期、苏州西京湾生态农场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现代休闲等产业,把高新区建设成经济发达与生态宜居协调融合、都市风貌与田园风光相映生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目前,苏州高新区通过打造“三个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美丽城市:一方面,组织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以更大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另一方面,推进山体、水体、村庄、田园“四大美化行动”,因地制宜塑造山体公园、亲水景观、乡村风貌、田园乡愁,依托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打造品质城市:完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服务功能,满足人们对教育、医疗、文明、文化等现代生活的需求,推进城市品位与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推动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取得重大突破,切实办一批惠及群众的好事实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使创新发展、文明进步、和谐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居民。打造精致城市:推进市容管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等领域工作,以数字化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系统各项关键信息,实现城市智慧管理和运行,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夏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