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视角】
编者按: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要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做好青年就业工作;要加强政策支持,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学生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确保就业创业平稳顺利进行。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仍然不时听到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不理解甚至误解。本文旨在澄清一些疑惑,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扎实实施。
当你听到“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作者不从事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的工作时,其实是对这类工作产生了抵触。当他真正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他意识到反抗很可能是因为他的不理解。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创业教育,扶助学生迈好第一步
2013年以来,我国连续4年实现就业创业双增长,毕业生初始就业率连续14年超过70%,3735万高校毕业生直接扩大了我国人才总量,提升了国家人力资本水平。各地区、有关部门和高校也主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包括: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将高校毕业生输送到重点地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搭建精准服务平台,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力度,采取多项措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双创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发展趋势是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将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给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多的上升渠道。经过不懈努力,双创工作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建成多个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群众创新、众包、公众支持、众筹的双创平台逐步完善,双创教育逐步发展成体系。双创周、创造中国等活动也推动了双创工作的宣传和落实。
不要误解创业教育
双创教育是中央的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但同时也遇到了对这项工作的一些误解和质疑。
误解一
“你们总让大学生去创业,把家长那点家底都折腾完了。”
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往往是大家的痛点。“一白遮百丑”,同理,一件事的痛点放大后,很容易引起误解。现在如果有家长问:“我的孩子想创业,需要我提供经济支持,我应该支持吗?”作者可能会说:“不能创业就不要创业。”这并不是否定创业本身,而是那些目标高、能力强、立志有所成就的人,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外界的支持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旦创业,把家里的钱都折腾光了,得到的却很少?笔者总结了以下原因:第一,跟风,急于证明自己。二是创业热情高、干劲足,但缺乏最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第三,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做比跟着别人做好,对自己的能力了解不够。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笔者认为创业教育
由此可见,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让无权者强大,让有权者前行。
误解二
“大学期间学生就应该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去创业把学习都给耽误了。”
很多名人都听过太多关于辍学创业的故事,他们经常为自己担心
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学生“不务正业”。目前笔者接触过的小有成绩的大学生创业者中,绝大部分情况是:他们本身就是“明星学生”——学业上的佼佼者,拿着高额奖学金获得各种先进,在班级、学生会、社会团体里也是骨干。笔者想主要有这样几类原因:第一,创业与为学的基础都是高度自律。第二,大学生创业一般与自己专业相关,倒逼学生主动吸收甚至扩宽自己的专业课能力。第三,学生会等团体中对学生组织协调全局掌控抗压等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创业打下了扎实基础。
另外,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书本知识,也要注重实践,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创业教育正好可以通过创造实践学习机会来弥补传统教学中对实践环节的欠缺。
由此可见,高度自律等素质是创业的基本功,理论和实践能兼顾的学生何谈耽误学习。
误解三
“老师,您创过业吗?”
这可能是很多指导学生创业的一线老师心中的痛,每当被学生这样问起,都不知道如何作答。
其实很简单,没有创过业的老师一样可以教创业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成功创业案例很难复制,即便别人创业成功也只能和你分享经验,不能作为你照搬模仿的样本。第二,创业教育是对学生自我认知、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创业知识的传授,这方面教师是完全胜任的。第三,创业教育和其他专业课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点燃火种”,而无须“填满容器”。
当然,我们也应该鼓励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老师多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积累教学素材与同学们分享,支撑创业教育教学。
由此可见,没有当过法官的法学系老师一样能教出好法官。
误解四
“老师,别说那些有的没的,就给我讲工商怎么注册税务怎么登记吧。”
学生可能没有心思听老师讲人类能力图谱,大家要的就是“快告诉我从哪里下手”,这很正常。但是作为创业教育,它必须遵循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完整的体系,要不然大学生创业和去天桥上摆地摊有什么区别?
笔者认为创业教育至少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的创业精神,让他们了解创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等。第二,提升学生创业技能。对学生的决策、组织协调、专业知识、领导力、抗压能力全面培养等。第三,教学生分析和了解市场。教学生了解商业模式,认识创业风险,熟悉行业,学习基本的创业过程等。第四,实践演练。通过模拟实践活动、大赛等活动训练学生在市场评估、创业计划书、融资、风控等操作中的能力等。
由此可见,创业教育也要成体系,战略着眼,战术着手。
误解五
“大学生创业十个有九个都失败,为什么你们要教学生做几乎肯定要失败的事?”
这个问题曾经是笔者自己的疑问,也是在入职第一周的入职谈话中直接向单位领导提出的问题。单位领导当时是这么回答的:“大学生创业是没有失败的。”当时体会不深,后来也屡屡被别人问到这个问题,在实践中现在也开始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笔者曾经问很多小有所成的创业者:“这是你第一个创业项目吗?”却尚未遇见一个肯定回答。显而易见,创业没有一蹴而就的。
一个创业项目如果没有成功,并不代表这个创业者是失败的。目前的所获皆为积淀,目前的所失也是进步——至少你知道了某种不可行,而不做,你是不知道的。创业教育正是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事、找到适合合作的人和用正确的方式做事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从学习到行动到成长再到学习,形成循环,找到最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方式。而这可能对所有创业者都适用,不仅仅是大学生,那么,刚迈向社会第一步就是创业这一步的人,更不应该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确实没有失败。
(作者:赵思铭,系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讲师)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6日 14版)
本期编辑:宗小宁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