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北京,中关村创业街。
我和安东约好在中关村创业街同一家咖啡店见面。几年前,他和他的合伙人在这里开始创业。后来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和员工的不断增加,他搬到了不远处中关村的理想国际大厦。但他还是会时不时地回来散步,在熟悉的餐馆和咖啡店里与老朋友见面。
我和安东前几天在创业街谈了一个和德国一家领先工业企业的商务谈判,他们很有可能进入他们的全球供应商体系。我们的话题慢慢聚集在我所在的创业街。我还依稀记得2014年6月开街的情景。安东笑了,让我的思绪回到了10年前.
十年之前,十年之后
十年前,安东还在北大读书,他是一个技术宅男,抱着激动的《硅谷传奇》。在他的印象中,他的青春很大一部分与他经常去的一个地方紧密相连:海淀书城。当时安东时不时跑世界书店的楼顶,然后找了个地方翻书。如果你累了,换个地方。反正浩海大厦有很多书店,从考试资料、经典书籍到专业书籍应有尽有。有时候会遇到学校的老师或者隔壁学校的大牛。
毕业后,安东出国了。如他所愿,他去了硅谷所在的加州。
十年后,安东回到了北京。他熟悉的海淀书城不见了。他有点难过,但更开心一点。哥哥把他从美国叫回来一起创业,约好在车库喝咖啡。当时这个地方已经叫中关村创业街了。
安东说,他的青春似乎一直都在这里,从海淀书城到中关村创业街。
创业者的咖啡厅到创新生态高地
中关村创业街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开始更多地与创业、咖啡联系在一起。到2014年,很多中国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聚集在海淀桥和苏州街周围,如新浪、腾讯、微软等。区域内还有北大、清华等名校。早期落户中关村创业街的车库咖啡,早期起到了共享空间的作用。很多大学生都以“数字游牧”这个标签为荣,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在车库咖啡里工作一天。有时候人与人沟通顺畅了,也许新公司就诞生了。随着数字游民的发展,许多创业咖啡开始在中关村大街蓬勃发展,各种聚会、讲座、演讲和产品发布在创业街层出不穷。
北京意气风发的创业激情和众多创新公司的诞生,吸引了众多大企业的目光。中关村创业街负责大企业国际业务和创新业务的主管栾天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2017年6月,高盛、戴姆勒、大众、DHL等18家世界500强企业的CEO来到创业街,与青年企业家进行对话交流。此时,众多法律、知识产权、财税等专业服务机构,以及投资基金、天使投资人已经入驻中关村大街。
2019年,中关村创业街提出了3.0时代的理念。中关村创业街总经理聂利霞女士表示,3.0时代,创新生态是“集创业团队、龙头企业、孵化器、专业服务组织、投资机构、国际机构、高校、政府机构等多元化创新主体于一体。互联合作的生态。”2019年6月,中关村融创企业开放创新促进会正式成立。
-gid="9881205" qid="6527568249041720590" mention-index="0">联想、中国联通、法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等31家全球知名企业和机构加入。促进大企业的开放创新,加速创新创业与产业应用的结合,成为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又一张名片。中关村创业大街街景
大企业和初创企业“相会在北京”的版本升级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大企业和初创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方面的探索开始于2015年,英特尔创新加速器启动与创业大街的合作,以此链接初创企业。而在2017年18家全球500强CEO来到创业大街和青年创业者座谈之后,大企业和初创企业的“相会在北京”在创业大街更加红红火火的展开。
在大企业、初创企业以及创业大街的共同探索下,创业大街的开放式创新实践不断在迭代升级。3个版本升级的提法更多是笔者和创业大街亲历者的归纳和总结,在实际的历程中,近两年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往往呈现三个版本“三浪共存”的景象
版本1.0,思维碰撞。在最早的阶段,大企业的高管来访创业大街,主要了解北京和中国的创新创业政策以及发展状况,并且和创业大街的青年创业者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个阶段,大企业更多希望了解中国的创新状况,并且从中引起思考,促进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而创业者们也有机会接触许多国际大企业高层,互相进行探讨和交流。
在这个阶段,虽然双方后续业务交流以及合作等进展不多,但是依然很好的增进了大企业和创业者的相互了解,为后续的项目合作奠定了基础。
版本2.0,项目合作。随着大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许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创新速度、跨界创新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短板,需要借助外力和外脑来帮助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阶段,许多大企业,纷纷带着需求来到创业大街,希望寻找到创新合作伙伴。随着合作的深入,大企业的需求也越来越详细,越来越清晰。
例如,中钢天源是央企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是中钢集团旗下新材料的整合平台。中关村创业大街针对中钢天源提出的3项创新需求,搜寻匹配120余家关联项目,进行了300余次的电话访谈,最终选出最契合的8家创新项目,在创业大街组织了创新对接活动。
在这个阶段,许多创业大街的创新企业通过和大企业的项目合作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也进一步聚拢了其他的创新合作伙伴、专业服务机构加入创业大街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此同时,许多国际公司要进入中国,特别是许多国际的创新创业公司要进入中国,也把创业大街作为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创业大街的大企业创新合作以及国际化合作,也渐渐蓬勃发展起来。
版本3.0,创新中心。随着项目合作的深入,许多大企业意识到,公司内部的创新人才,需要和创新生态系统有更为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技术演化趋势。同时,不同的企业之间的跨界交流和融合对于公司的创新发展也非常重要。从2018年开始,许多大企业例如中钢集团、百度AI、东方电气、法国电力等都在创业大街落成了创新中心。许多公司逐渐意识到,实施开放式创新,是推动和增强产业创新落地的重要途径。
例如,中国中钢股份下属的中钢科技,就和中关村创业大街联合建立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将综合发挥中钢科技的创新资源与基金优势,以及创业大街的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创新升级落地,推动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
“中钢-中关村创业大街产业创新中心”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揭牌成立
回到咖啡馆,安东的电话响了,明天他还要和一家央企沟通创新项目在河北的落地。我和他匆匆话别,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这创业大街的尽头。
从海淀图书城到中关村创业大街,这条长度200多米的大街,一直和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以及对于未知的探索密切相连。如今,许许多多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和外部创新生态系统链接的重要性。面对剧烈变化的竞争环境,许多大企业面临快速应用新兴科技较慢、创新成本高昂等问题,而许多创新企业可以与大企业的创新需求、创新技术等进行结合落地,只是,彼此都需要一座桥梁。
以中关村创业大街为代表的创新生态系统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他不是单个机构、单个部门的规划,而是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在咖啡馆的畅谈中,在谈判桌的恳谈中,不断演化发展而来的。他不断优化和迭代,也让大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开放式创新,突破了这条街道的地理界线,成为北京乃至于中国在创新交响中的美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