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芜湖10月26日电(记者张磊)安徽芜湖地处长江要冲,自古繁华的商衢造就了芜湖开放创新的基因,芜湖铁画、傻子瓜子、奇瑞汽车,从古至今,芜湖从不缺乏创新的激情。
如今,面临互联网时代,崇尚创新的芜湖一如既往地走在时代前列,张开双臂拥抱互联网,积极布局“互联网+”……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
芜湖在全省率先将政府所有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上网运行,以“互联网+”做减法,倒逼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为百姓、企业办事创业增速提效;与此同时,开源凿渠,通过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鼓励创新机制,激活一潭春水。
“互联网正深入融入到芜湖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引领一场深刻变革,助力芜湖保持经济增速全省领先,实现弯道超越。”芜湖市长潘朝晖说。
以“互联网+”倒逼政府改革
上个月,芜湖接连宣布了两条令人瞩目的消息。9月18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市所有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运行,11月底前覆盖全县区。9月28日,市政府宣布芜湖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光网城市”,跨入了“户户可通光纤,家家可享双百兆”的互联网发展新时代。
两个全省率先,一个“-”号;一个“+”号,合在一起是“×”号,为芜湖“互联网+”建设夯实了坚实基础。
“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越来越多地倚重互联网,这样,才能明显改善居民服务条件,极大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城市治理能力,让市民生活更美好。”芜湖市长潘朝晖说。
芜湖利用“互联网+”做减法,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把“信息孤岛”串联起来用于改善民生,依托大数据实行政府流程再造。
芜湖易户网、易企网徐峰摄
“过去办业务要跑三四趟,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现在动动手指,点点鼠标,最多3个工作日即可办结。”芜湖市信息办主任承孝敏告诉记者,通过各部门数据的整合与共享、省市的交换协同、社区网格员动态采集更新、政务服务过程中的数据沉淀和积累等渠道,芜湖已整合143个部门(大类)、共计39.3亿条数据,可在线办理市直所有部门5000余项,县区3000余项业务也即将全面上线。自然人、法人分别统一登陆政府办事平台易户网、易企网直接办理各类服务事项,办理过程全部系统运行,办理结果由政府用快递免费邮寄到居民、企业手中。
借助该平台,过去头疼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迎刃而解,今年,芜湖在全省率先开展“在线课堂”实验,将优质教育资源推广到教学点和农村学校。开发了“芜湖市区小升初报名服务平台”,1190名小学毕业生成功进行网上报名。启动“健康芜湖”惠民服务平台建设,提供预约挂号、在线诊疗等服务。
“平台运行实行全程电子监察,分部门和分环节来进行制度化监督,使每个居民和企业都平等便捷享受政务服务,避免了办事靠走关系、找熟人的现象。”芜湖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这种对政府流程的再造,也极大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增强政府服务意识,营造了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和氛围。”
“作为互联网企业,我们的队伍都很年轻,叫我们钻研技术、服务用户可以,若要我们三天两头跑政府盖章办事,我们头就大了。”三只松鼠助理总监潘道伟说,行政事项网上办结让企业受益颇深。遇到难题,政府部门就把办公搬到企业,把服务搬到现场,区委书记在企业内召开现场会,现场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
以易企网为平台,芜湖市政府为近18万企业和个体户提供从设立到发展直至可能注销的全生存周期服务,并提供政策发布和解读、经营咨询和金融等个性化服务。
“让每个企业以及有创业梦想的人,看完‘三步走’,知道怎么办,政府服务渠道方式的转变带给企业新活力。”市信息办主任承孝敏说。
助力小微企业站上“互联网+”风口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部门各领域扩散和应用。“+”号后面是广阔的天地,意味着升级发展的巨大空间。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有近7亿网民,互联网市场巨大。集众智可以成大事,要充分发挥‘中国智慧’的叠加效应,通过互联网把亿万大众的智慧激发出来。”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从田间地头到工厂企业,从把家乡特产卖红网络的“粉丝哥”到把自创品牌皮鞋卖出国门的90后“创客”,芜湖“互联网+”由点串线拓面,融入贯通至每个领域,激活万众创新创业梦。
身材稍胖的程鹏,年轻的面孔多了几分老成。90后的他刚从大学毕业,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说起他,在当地电商圈已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作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第一批电子商务创业达人,主修化学专业的他经学校准许,破例用创业的成绩来抵扣学分。最初从开淘宝店卖鞋子做起,到创建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的设计专利,成为做跨境电商的第一人,依靠跨境电商项目斩获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意大赛创业组一等奖。
芜湖青年创业产业园徐峰摄
2011年,在市政府支持下,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投入200万元,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将位于北校区的8号楼整栋腾空改造,抽调学校骨干教师专职负责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园建设工作。2013年10月,学校在全校二年级学生中招收学员,创设首期电子商务创业班,程鹏即是首批学员,首期班结业,末月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不久前,芜湖县六郎镇强桥村螃蟹养殖企业找到程鹏,请他帮助建立互联网销售,做技术指导和代运营,短短1个月已销售螃蟹30万元。
“家乡的螃蟹一直比较出名,但苦于没有销路,转型做电商之后,一下子找到了门路。”该企业电商运营中心负责人陶汉平说。
六郎镇风景如画,除了螃蟹,这儿很多美味的土特产都蛹动着“互联网+”的萌芽。在六郎镇互联网产业园区里,“粉丝哥”正在将手工制作的红薯粉、花生、土鸡蛋等网上售卖,供不应求。
为了吸引更多人来此创业,六郎镇互联网产业园不但提供免费的办公、住宿场所,还建立了一条互联网配套产业链,建有智能仓储、电商发货平台等。
昔日工业园,今日淘宝村徐峰摄
与其相隔不远的新芜电商产业园,原是芜湖县众多传统加工业的集聚地,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芜湖县拿出厂房免费供给电商使用,鼓励传统加工业转型。
如今,“双十一”临近,这儿一派繁忙。来芜兴业的温州人李敏之前做外贸出口,2011年,在政府支持下,从贴牌加工转做电子商务,规模也从最初的20多万做到现在的2000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面对“互联网+”,很多农副产业及小微企业早已心向往之,却碍于没有人懂不敢尝试。对此,“芜湖市通过搭建一系列线上线下平台,在东西南北中设立众创空间。”承孝敏说,“以前,芜湖的晚上有些单调,现在每周都有“易企风暴会”等一系列众创公开课,吸引创客们一起‘头脑风暴”。
对于小微企业急需资金和授信上的支持,芜湖设立了5亿元众创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出台了资金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措施。2014年7月,芜湖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小额担保贷款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首批14个创业项目放贷103万元。
与此同时,芜湖联合清华大学教授组建芜湖电子商务与智慧产业研究院,在打造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及电子商务可信环境(含“可信电商”、“电子发票”、“跨境电商”等)上发力。
“小微企业的理念在转变,新的平台在搭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芜湖GDP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此大有关系。”据承孝敏介绍,今年芜湖中小企业新增33.8%,更为振奋人心的是企业参保人数,同比增长150%。
以“互联网+”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芜湖作为安徽省经济总量第二大城市,产业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居皖江龙头地位。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芜湖市长潘朝晖说。
7月28日,在中关村3W咖啡馆,芜湖奇瑞和江北集中区共同出资打造的新锐品牌凯翼发布了国内首个汽车“众包”项目,让广大网友共同参与汽车的设计,并邀请中国好舌头华少加入众包。
“我们又回到了当年奇瑞‘小茅草屋’的创业阶段,肩负起传统汽车向互联网汽车转型的突破口、试验田。”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兆瑞说,“凯翼汽车核心的思维,是把握年轻者的思维。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年轻人直接参与。”
“互联网+”强调的是用户导向,对此,凯翼专门设立“用户需求委员会”,对用户提出批评最多的前三名作奖励。真正以用户和消费者为导向,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设计研发环节进行改造和创新。
相对于奇瑞在互联网领域的积极尝试,芜湖本土上市企业长信科技的转型更为彻底。
“转型,谋划已久,不主动转型就会被动挨打。”主要生产显示器等电子材料的长信科技,近期投资10亿元开发移动车载视频大数据领域,召集了3个有硅谷背景的海归团队投入研发。
传统制造业的触网行动远不止这些,奇瑞公司运用工业机器人改造汽车生产线,开发车联网项目。宝骐公司推出国内首辆具有智慧物流概念的新能源物流车,解决了物流行业“最后一公里”难题。中联重机公司规划智能灌溉、定量施肥、农机定位耕种收等农业装备物联网系统示范应用,实现农业装备的信息化使用、远程化服务。宇培电商将在芜湖打造千亿级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冷链仓储三位一体的中国最大冷链生鲜农产品服务电商物流云平台。
得益于此,今年上半年,芜湖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19.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1%。
形成“互联网+”良性生态圈
采访中,记者发现,芜湖“互联网+”行动不仅仅是在传统制造业、农业后面加上“+”号,可喜的是,芜湖“互联网+”之间发生着化学反应,形成了良性互动生态圈。
三只松鼠是芜湖最近冒出来的全国知名互联网食品品牌,以坚果、干果、茶叶等森林食品销售为主,销售额从2012年3000万元跃升到2014年超10亿元,今年上半年达10.9亿元,增长1.7倍。
虽然三只松鼠自身并不参与生产,但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将消费者和生产商两头有机结合起来,用消费者的评价倒逼生产,进而控制三只松鼠的食品安全。同时企业始终坚持与生产商共成长,与年轻人共创业的理念,带动了整个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只松鼠办公区徐峰摄
三只松鼠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打造智慧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2.5个亿/年,加速上游生产企业的资金流转。这家员工平均年龄24岁的企业在内部设立“双创之星”岗,释放创新细胞活力,助力年轻人创业。
安徽长江七号网络科技公司运营的“互联网+安徽工程大学设计师创客+众创空间+传统服装企业生产”的模式解决了区域内1000家传统服装企业存在的销售难、设计难、品牌运营难等问题,帮助他们成功转型电商实现在线交易,打造了贯通线上线下服装供应链的互联网生态体系。培育了易晓等互联网明星品牌。
现在,该公司运营的“阿里巴巴·芜湖产业带”平台有514家传统企业入驻。并开设了皖江网商学院,既培育电商人才,又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
虽然离开了校园,但程鹏如今还是和母校保持密切沟通,准备扩大规模,带领学弟学妹一块来创业,并且思索着将传统服装加工基地芜湖繁昌孙村本地产品国际化,并帮助更多小微企业、农村土特产品登上“互联网+”的快车道。
政府以“互联网+”做减法,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土壤,到人才的汇聚和相关企业的百花齐放,再到反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围绕“互联网+”的化学反应正推动芜湖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生态圈。
下一步,芜湖推进“互联网+”有何打算?市长潘朝晖说,“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芜湖将以智慧芜湖建设为引领,使信息的资源、基础设施、安全管理、人才队伍、政策体系与智慧城市应用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向产业发展高端化、公共管理智能化、民生服务便捷化、政府决策高效化方向转变,形成一批具有创新优势、竞争力强的互联网企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