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王)近两年来,在官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我国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但随着创业圈出现一定的泡沫,资本变得更加谨慎,一些隐患也逐渐显现。
迈克尔斯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生活条件并不乐观。据统计,2010年、2012年毕业的创业者,三年后仍在创业的不到50%。
“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创业,但创业不能盲目。有必要确定他们有哪些优势和资源。”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牡丹产业委员会专家侯鸿亮直言,紧跟创业潮流是创业者的首要问题。
所谓跟风创业,就是创业者瞄准当下最热门的领域,不管自己的团队、技术、产品是否擅长这个,先专注于争取资金。作为创业者之一,在北京同创共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褚彪看来,这种行为会对创业环境造成破坏。
他表示,非理性盲目创业抢占了社会创业资源,造成了相关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方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过滤掉盲目创业者,让核心创业群体在更好的环境中增强信心和锻炼,提升能力。
除了跟风,导致创业者盲目行动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创业教育和培训。很多创业者反映,创业初期得不到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刚创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要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太多了,完全没有经验。”博彩鱼联合创始人高坦言,初创企业在人力资源、招聘、法律事务、财务等方面缺乏经验。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运营和媒体都有了新的需求,团队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褚彪也表示,创业公司在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需求。即使产品和技术被打磨到一定程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在团队建设和管理方面。
自2014年中国政府提出“双创”以来,中国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根据研究机构发布的《2016中国创新创业报告》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530家,全国报告孵化器2345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
业内人士指出,当创业的“硬件”到位后,鼓励创业的政策、环境等“软件”将成为引导创业者理性行动的关键。尤其是近年来,各行业变化越来越快,企业的竞争边界越来越模糊。企业家必须及时感知社会变化,捕捉和判断机会。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和试错环境,并给予创业者适当的帮助。
Guangming.com副总经理宋永乐认为,政府部门为创业创新提供的服务不应局限于给钱、土地、减租等。但应进一步优化整体创业环境并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政策支持。
有关方面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今年5月,国务院发文建立首批大众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该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试点示范改善双创政策环境,推动双创政策落实,支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生态发展,调动双创主体积极性。(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