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以下简称“实践中心”)是服务全市中小学生,以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为特色的办学实体。其教学内容已成为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实践中心以“提升素质、挖掘潜力、张扬个性、培养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尝试创新、体验成功,通过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探索解决方案,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在个性化课程学习中提升能力、塑造品格。
以实践项目为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中心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健康素养、道德素养,确定了4大类16个项目,建设了36个校外实践基地。实践中心已将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明确学分,设置时长,规范要求。学员必须在培训时间内完成“三个一”实践任务: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开展一次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参加一次实实在在的岗位聘任。
利用“飞虎队”红色文化资源,实践中心开展了60余场红色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三进”系列活动。
例如,实践中心开展了“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系列红色研究活动,积极研究探索红色研究新模式、新路径,丰富了滕州红色文化内涵。
为引导学生学习农耕文化,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氛围,实践中心设立了12所“青少年田间学校”。在“青年田间学校”,教师现场授课,学生参观传统农具和现代农具,在图片和漫画中学习“一粒米的生命”,创作“二十四节气”木雕版画,体验农民在特定情境下耕作的艰辛。
实践中心还依托学校周边乡村风光、传统古村落和乡村休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打造集生态观光、写生摄影、研学旅游为一体的艺术写生基地。目前,实践中心为学生确定了6条路线、12个旅游基地,为美育插上了翅膀。
在校园内,实践中心合理利用学校空间,打造“小农场、小苗圃、小果园、小农场、小鱼塘、小作坊”等校园化实践基地。同时,利用农村学生家庭种植、养殖、家庭手工作坊的有利条件,开辟以家庭为基础的劳动实践,将实践活动延伸到家庭。
以价值体认为核心,推进三种样态综合实践
在教育目标的设计上,实践中心注重让学生从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与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提高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关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价值认同、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造性物化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中心始终把价值意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活动,提升学生自主规划管理能力;打破学科界限,鼓励学生跨学科、多学科学习;设计长短期结合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递进,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主题序列。
实践中心将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为“学科实践”、“主题实践”和“专项实践”三种模式。一、学科实践——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整合、重组和提升。二是主题实践——结合学校特点,构建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主题课程群su
实践中心还通过做实事记录、建立档案袋等方式推进评价方式改革,建立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突出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的新评价方式,科学分析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撰写针对性评语,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
《中国教育报》 2021年7月16日第5版
作者: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