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部分创业项目都是凭借一个团队和一个点子融到了钱。一个团队可以是一个人、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人再多就没有意义了,又不是搞,最核心的还是CEO。一个点子可以是一段谈话描述的想法、一个PPT展现的疯狂或者一个线框图或高保真原型图呈现的产品,再逼真到带用户量的真实产品就不是天使轮能染指的了,又不是搞项目大甩卖,最核心的还是赛道。
至于在团队和点子之间如何分配决策的权重,依赖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投资风格以及不同的具体情况。
互联网刚起步时,在硅谷无数的斯坦福学生、各大公司的工程师们或者留学生,拿着一份BP就能融到钱奔向实现梦想的道路,那个年代属于idea点子,因为整个互联网世界一片荒芜,最重要的是想法和想象力,因此BP制作和的培训非常热门。
而前几年O2O热潮以及投资热潮中,加上中国互联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培养了大批互联网产品技术人才,过剩的资本寻找各类想创业的优秀人才,几乎是不管他们做什么都拿可以拿到数额不等的天使投资。基金甚至疯狂到想通过各种社交网络渗透到各大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结构中,锁定那些明星项目的核心产品技术运营人员,提前接触忽悠他们出来创业,即使没有想法,投资人可以提供点子甚至组局让其出来创业。这个年代是属于创业者的黄金年代。
同时对于一些基金来说,特别偏好投资光鲜背景创业者的天使项目(比如:海外留学背景,甚至专注于投资某几所海外牛校),只要项目方向别太不靠谱。看似简单粗暴的战略,结果投资回报还不错。然而其实背后的逻辑有深意,这些光鲜背景的人,如果去打工年薪从百万到几百万不是大问题,而且背着顶级学历以及身后庞大的校友网络,完全不至于为了几百万的天使投资耍赖和胡来,于是天使投资面对最大的道德风险得以极大规避。加之这些人通过读书、考试或者工作已经证明的学习能力,也有超过均值的机会将一个点子变成现实,或者在实操过程中调整点子和方向。所以这类基金的策略,在靠谱的赛道和方向内,选择背景尽量光鲜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