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75%的商务旅行消费发生在境内,但由中国在2013年发起、蕴含了巨大国际投资机遇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为具有国际商务差旅计划和区域商务差旅计划的中国企业带来机遇。针对由“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发展机遇,40%的公司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已经制定了扩大预算开支的相应计划。我们认为,中国商务旅行市场持续增长,更多的中国企业将与客户会面的差旅视为重要营收增长动力。
NBD:运通深耕中国市场多年,有什么值得分享的发展经验?
谭浩凌:从我们每年的调研中发现,中国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了商旅的重要性,不仅仅把它看作成本中心,更是战略中心。其次,企业对成本的管控,也不仅仅体现在机票直接成本,而是越来越关注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注重总成本。
虽然商旅科技手段、在线解决方案肯定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我觉得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其他国家,当提到商旅管理时,不能把它简单地看作单一的服务,因为其涉及到医疗行业、制造行业、IT行业、金融投资行业等各个行业不同的差旅的需求和习惯,也需要更多定制化的服务。因此,这不是一个平台或者一个工具能够解决的,还需要很多年的沉淀。
我们也发现一个非常有兴趣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往国际化方向发展,但需要在财务上、人事管理上变得更加透明,才能与世界接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也在中国推动向本土化发展,这个一个双向的趋势。
艾利亚斯·穆拉德:这个过程当中,投资是非常重要的,进一步对人才、技术进行投资才有更大的发展,我们也会在中国继续这样的势头。我们要做的是把我们在全球的投资上取得的经验充分利用到中国市场。一方面,帮助国际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对于希望在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展业务的中国企业,我们同样助力其在差旅方面的发展,所以这是双向渠道。
NBD:商旅市场虽然很被看好,但竞争者也越来越多,除了像国旅运通这样的中外合资及外资差旅管理企业正向中国本土化转型,本土差旅管理公司也在快速崛起,包括一些由航空、酒店集团向差旅市场转型的企业。你如何看待这种新的市场竞争格局?运通又将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艾利亚斯·穆拉德:的确如此,这里还必须谈到一个商旅市场集中度不高或者是市场分散的问题,不仅中国存在,全世界都有这个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进入这个市场的门槛或者是成本相对比较低。但是这一块业务已经发生很多变化,现在高科技可以在这个当中发挥很重要作用。我们也可以利用很多在线预定工具,或者是更好利用新的技术来帮助我们控制总成本。
对我们来讲,最大的关注点是不断关注创新以便更好地支持我们的客户,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成功的秘诀。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是每一天我们都在践行这样的理念。另外,我们会非常关注文化,因为技术的学习和照搬可能相对比较容易,但是更难去抄袭的则是企业文化,所以我们会非常强调这方面,包括我们通过企业文化的发展,来提升我们的服务,让我们的产品更加卓越。
要考虑新技术与企业的贴切度
NBD:面对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这样的新兴技术,商旅管理企业是否考虑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一些新探索?
艾利亚斯·穆拉德:是的,未来肯定有一天可以利用这些技术,但是你得考虑到是否合规以及和企业系统之间的贴切度。商旅管理这个行业相对保守,一些在对个人消费者的一些做法也许在B2B市场行不通。如果不可行,那么我们就会花更多时间来针对每个企业的系统进行更好的对接和吻合。
谭浩凌:关于大数据,在供给侧管理里有一个规模经济概念。
第一,大数据肯定是需要的,但对差旅管理来说还不能提供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需要有行业人或者用相关的经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第二,与数据有关,也就是要注意数据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今年6月1日施行的《网络安全法》,公司数据应如何保管等问题,都是一个差旅管理公司要跟企业一起考虑的问题。
NBD:那么,人工智能新技术与运通的服务体系有什么结合点?
谭浩凌:在差旅管理上面我们遇到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员工愿意按照公司的规定去做,但是他有时候并不知道公司的规定是什么,因为这个差旅政策比较复杂,也经常在变化,不是静止而是动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