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中国创翼•创业故事第36期

导语:自2015年以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承办的“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涌现出了大批蕴含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优秀创业项目。为加大对这些优秀项目的持续宣传、支持和服务,主办方从全国获奖的项目中精选部分典型项目,委托北京优投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进行深度采访挖掘,形成系列创业故事,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推广,并进一步推动创业项目与政策、资本的有效对接。本期讲述的是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生活性服务业类项目全国总决赛团队组二等奖获得者、重庆微奥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晓竹的创业故事。(本项目由重庆市沙坪坝区就业和人才服务局推荐)

创业故事

刘晓竹,重庆大学和美国田纳西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原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美国田纳西大学特聘研究员。2016年9月,刚刚回国创业不久的刘晓竹带领团队以一款基于微/纳流控技术的现场一分钟生化检验仪亮相“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这款颠覆性的产品将传统的被动式免疫吸附检测技术通过纳流控、微粒操控等技术革新为抗原与抗体的主动结合,大大提高了人体疾病、动物疫病、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等检测效率,节约了传统检验的各种高昂仪器、试剂、操作人员、检测时间等成本,应用范围广泛,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图:刘晓竹在第二届“中国创翼”大赛上获奖

参加大赛时该技术还是作为一个项目在运作,没有营业额,离真正的创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团队连公司都尚未成立。为了鼓励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决定授予他和团队生活性服务业类项目团队组二等奖的荣誉称号。刘晓竹称参加大赛让他演讲的水平提高很多,很锻炼人。让他受益的还有大赛期间一些专家给予的培训,比如BP怎么写,为什么要这么写,让他在参赛期间梳理了项目以后的发展所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

赴美留学发明最快检验仪

2010年,刘晓竹在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下赴美国进行联合培养。他选择了田纳西大学研究组。该研究组专注于微流控技术中交流动电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如:第一个用作运送高电导率液体的微泵、第一个现场捕获微粒的微悬臂等。刘晓竹的专业是仪器与科学技术,能够与研究组成员优势互补,他到之后仅4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微流控芯片与光谱分析快速检验蛋白质结合的技术。

不久和刘晓竹收到了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院士合作的邀请。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工作时,为了实现对海洋污染实时监控,他们发明了“全球第一台基于微流控调制诱导海藻荧光淬灭动力曲线分析仪”。刘晓竹将该仪器和测量数据递交给博士时,对这项工作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这个仪器的开发速度与效果让我感到震惊,如果有一天你想换个更有挑战的工作,一定要来找我为你写一封推荐信,中国人真了不起!”

在Wu博士的全力配合下,刘晓竹发明了“全球第一台基于诱导荧光光谱的现场微流控蛋白质分析仪”和“全球第一台基于微流控的现场一分钟检验仪”。后者技术的问世,在北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如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广播电视公司等权威媒体对该技术进行了大量报道。同时还有如安捷伦、辉瑞等国际大企业上门寻求合作,更有一家从事检验并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CEO公开发表了如下声明:该技术将是未来一系列易用的、快速的检验技术的基石!

回国创业寻找合作伙伴

刘晓竹内心一直受民族科学家汤仲明实业救国事迹的影响,1926年,年轻的汤仲明回国发明了第一辆中国自己的木炭车,并创办了很多实业企业振兴当时落后的中国。因此刘晓竹放弃了继续在美国工作的机会,他要把这项技术带回国家,把自己的发明变成在中国可以被广泛使用的产品。

刘晓竹刚回到家乡重庆时,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挑战他的是这项技术所涉及的是需要大量财力、物力和时间的生物医疗行业。因此,刘晓竹第一件事情便锁定在了“寻找伙伴”上。

因为出身科研,刘晓竹首先找到的是重庆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负责接洽的陈熙在看完刘晓竹的商业计划和听完路演后,当下就表达了投资的意愿。只是该技术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平台性技术,应用范围太广,需要的人力、物力非常可观,落地难度大。而刘晓竹又没有生物医疗行业的经验与资源,所以很担心他一个人走不了太远。抱着这样的忧虑和对技术的不舍,陈熙将其认识的另一位客户对接给刘晓竹,一家从事大健康领域的上市公司董事长童俊平。

童俊平与刘晓竹接触后,对刘晓竹本人和该技术非常欣赏。有了童总的鼓励和支持,刘晓竹开始在外不停的接触各行业专业人士,不停的学习他人成功创业的经验。虽然技术前瞻性非常好,但因为技术涉及到的行业太多,很多人的建议都是将该技术一次性出让,而不是独立孵化,否则难度太大,风险太高。这些看似困难的评价在刘晓竹眼里却是更大的鼓励:壁垒!此后,刘晓竹想好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并与童总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

童俊平迅速为团队接入了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人才来弥补项目的短板,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冯钶博士,哈佛大学的范宏宇博士后等。范宏宇在生物科学技术领域颇有建树,而冯钶则主攻互联网和信息物理系统领域,团队一下就充实了许多。同时,童俊平带着刘晓竹在全国不停的寻找合作伙伴与顾问进行项目发展的布局,包括:中国前三甲的动物生物科技公司,广发证券,重庆市农科院,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涂亚庆,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曾政,波士顿科学医学总监(负责医疗器械临床研究与注册)施剑等等。

成立公司实现转产和销售

自创业大赛收官后,刘晓竹团队的项目获得了重庆市等全国多个政府部门的重视与青睐,鉴于伙伴都在重庆,而且重庆市高新区承诺给予团队100万元启动资金,沙坪坝区愿意提供2000平方的生产场地与免费办公室,合川区愿意在医药产业园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与配套资源等。虽然磕磕碰碰,但还算顺利,在很多资源嫁接进来以后,刘晓竹和团队成员于2016年12月成立了重庆微奥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图:微奥云研发实验室

2017年初,公司已经获得1000万元的Pre-A融资款,雇有员工6名,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申请发明专利共35项,准备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第一代产品已经开售,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客户达成订货量上千余份等。在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始使用公司的产品。

公司现在正在完成对数个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项目的转产,因为这两个领域的样本比较好获取和准入门槛比人体疾病检测低,所以最先投入生产。但目前他们的产品是全新的,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鲜有可以借鉴的先例,这也是难度最大的所在。刘晓竹说:“当务之急就是把生产流水线建起来。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东西,只能全世界东奔西跑去学习,在碎片化信息完成质变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又发明了一个东西。”

在市场方面,刘晓竹非常有信心地说:“任何市场的开拓都是有难度的,但我们的优势是技术先进,让使用者效率更高、体验更好。劣势就是行业积累经验不够。开拓市场时要取长补短。”

项目介绍:

掌上63秒百万级体检师项目

图:微奥云第二代产品

微奥云核心产品是以微操控技术为基础的便携式快速检验平台,配套各种纳流控生物芯片,可以在现场(非实验室环境)一分钟内对人体疾病、动物疫病、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等进行检测,并通过互联网进入大数据库。

上述检验类别中,动物疫情检验行业缺乏有效的早期检验手段,检验需在防疫站完成,成本高,速度慢,养殖场主只能凭观察和经验判断;食品安全检验行业中存在操作性差、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检验时间长、检验费用高等问题;人体疾病检验方面仍缺乏一种能简单、快速、低成本的准确检验多种疾病的手段和平台。

而该技术可以覆盖当前80%以上的体液类检测项目,将整个检验检测过程由原来的数小时甚至数天缩短到一分钟,而且无需标记物、光学器件等,更不需要昂贵的大型仪器设备、专业的实验室和高端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在提高检验检测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污染和生物安全风险,降低了成本,使得现场、家庭快速诊断成为了可能。除此之外,产品效率高,检测时间远少于传统免疫检测,检测精度和准确率上远高于目前市场热点胶体金等方法。同时产品成本低,规模化后,便携检测主机成本约为500元,生物白芯片成本约为2元。

2016年,据东方花旗、JP摩根,高盛等报告,目前产业所在检验领域市场(包括人体、食品安全、动物疫病检测)为4000亿,并将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本项目产品将以动物疫病快速检验和食品安全快速检验为切入点,然后进入医疗领域,该项目技术所提供的检验平台技术预计可占领行业50%的市场份额,彻底颠覆未来的检验市场格局。

项目所在产业链处于中游,即检测试剂和检测仪器;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包括试剂、电子元器件、芯片供应商等;而下游则为服务,包括医院、第三方检测中心以及未来的数据中心等。该仪器为全新的免疫检测技术,其成功推广将毫无疑问的催生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创始人于2016年12月成立了公司,并于2017年春节前开启Pre-A融资,最后于2017年3月获得个人1000万融资款项。该投资款项正用来筹建研发实验室与生产车间。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是检测仪器及配套的生物芯片的研发和销售(目前仅限于科研单位)。之后将为动物、人体疾病及食品安全检验相关企业和单位提供快速检验方案和平台(包括主机、芯片耗材、数据)。同时,立足于大量采集数据上的信息物理系统(CPS)和大数据系统也是未来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

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