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概况】2017年,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5.7%;物流业增加值亿元,增长9.8%;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0.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2.2%。年内,深圳市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及文化创意)和四大未来产业(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及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统称为新兴产业。全年全市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40.9%。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2.5%;互联网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3.4%;新材料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5.1%;生物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4.6%;新能源产业增加值676.40亿元,增长15.4%;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671.10亿元,增长12.7%;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243.95亿元,增长14.5%。华为全年销售收入突破6000亿元,增长15.7%;腾讯全年总收入2377.60亿元,增长56%。依靠华为、华星光电、腾讯、华大基因等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在下一代信息网络、互联网、新型显示、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工业设计等细分产业领域持续积累优势。全年全市四大未来产业中,海洋产业增加值401.45亿元,增长13.1%;航空航天产业增加值146.64亿元,增长30.5%;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639.64亿元,增长15.1%;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98.12亿元,增长19.5%。
【创新支撑体系完善】2017年,深圳市新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3个、基础研究机构3个、制造业创新中心5个,新增福田区、腾讯、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3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95个,创新载体总数累计达1688个,鹏程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高端研究机构揭牌,构建完善的创新支撑体系。由19个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主持或参与完成的15个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等三个项目由深圳市主持完成,取得建市以来最好成绩。
【新兴产业创新能级快速攀升】2017年,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GDP比重4.13%。全年全市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7万件,每万人国内有效发明专利85.3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457万件,占全国申请总量41.8%。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93家,累计达11230家。ARM、空客等全球科技巨头相继在深设立研发机构。一批前沿“黑科技”在深圳试商用或者诞生:中国电信率先在深圳开通5G基站,搭载“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电动公交车在深圳开展试运行,腾讯医疗影像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获批建设,瀚海基因推出全球唯一用于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大疆开售人脸检测功能无人机Spark,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参展深圳企业近500家,占参展商10%。
【新兴产业集聚发展】2017年,深圳市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在用地落实、投资完成、项目引进和产业产出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要载体,形成特色鲜明、协同发展产业布局。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坝光国际生物谷等17个重点区域建设逐步启动,成为“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新增长极。高技术企业梯队初步形成,有全球500强企业腾讯、华为等,有中国500强企业中兴通讯、比亚迪等,有隐形冠军企业迈瑞、贝特瑞等,有新兴科技企业大疆、华大基因、华星光电、柔宇科技等,成为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优化】2017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备,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条件持续集聚,综合创新生态初步构建。组建首期规模50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出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36条,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在全国首推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制定实施《人才工作条例》,率先设立“人才日”,建成人才公园,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年新入选院士3人,新引进全职院士9人,新认定“孔雀计划”创新团队3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900余人,人才总量超过510万人。高交会、文博会、IT峰会和BT峰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为深圳加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重要平台。从规划政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人才、对外交流等各方面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2017年,深圳市出台《加快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和十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聚焦国家战略,瞄准更高目标,启动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大基础研究机构、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相继启动,超常规布局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强化新兴产业专项扶持计划,面向前沿科技领域,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扶持计划;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十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等,有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开展十大创新创业基地、十大海外创新中心、十大人才工程等工作,营造更具活力的综合创新生态,推动深圳市成为富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关键节点。
【新兴产业发展扶持】2017年,深圳市建立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并行、事前资助与事后资助结合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通过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途径撬动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多元化、多渠道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体系。全年全市组织实施四批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专项扶持计划,安排政府资助资金54.5亿元,对创新载体、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示范等1277个新兴产业项目给予扶持,涉及总投资合计264.9亿元。其中,实施三批次重大科技产业专项扶持计划,5G移动通信、石墨烯等十大前沿领域共320个项目获得支持,涉及总投资44.94亿元,安排扶持资金11.85亿元。
【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2017年,深圳市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出台《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方案》,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建设、机制建设、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企业维权援助、重点产业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措施和基础建设等八方面提出36条具体措施。挂牌成立深圳知识产权法庭,获批成立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成南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并投入运营。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在全国首推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
高新技术产业
【概况】2017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快速增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37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2%;实现增加值7359.69亿元,增长12.19%。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GDP比重4.13%。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93家,总数达11230家;新增市高新技术企业1759家,总数达4530家。年内,深圳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完成知识产权与国际技术转移资源网维护单位变更;完成科技部国合基地(技术转移类)年度验收工作。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实施】2017年,深圳市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培养扩大科技型企业规模,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93家,累计达11230家。开展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新增市高新技术企业1759家,总数达4530家。拥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家,占全省40%,拥有市级备案技术转移机构57家。
【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建设】2017年,深圳市稳步推进华星光电大尺寸TFT-LCD面板生产线、中芯国际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日东电工偏光片生产线、柔宇5.5代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三一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海普瑞生物医药生态园、开立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等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建设。针对产业链薄弱和关键缺失环节主动谋划,前瞻布局颠覆性技术和先导性产业,有针对性争取一批高新技术重大项目落户,进一步创新优化供给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交流】2017年,深圳市承办2017中国(广东)——美国投资合作交流会深圳高科技与创新产业专题论坛、2017中国(深圳)——加拿大(安大略)创新与国际合作论坛,协助澳大利亚南澳州代表团在深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交流活动。出访南非、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在伦敦举办中国(广东)——英国(伦敦)经贸合作交流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专题对接会。与以色列创新署联合组织实施“深圳—以色列科技项目联合资助计划”,完成第六批项目征集工作。强化区域创新合作。充分利用深港科技合作创新机制,将深港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主引擎。年内,对8个深港创新圈项目予以1400万元资助,累计联合资助深港合作项目77项,双方共投入资金超过4亿元。与香港贸发局签署《深港创新及科技产业化合作备忘录》,开展全面合作。积极配合市港澳办,与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对接,推动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筹建工作。
【国际科技商务平台】2017年,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引进智利国家进出口商会入驻,至年底该平台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49家境外机构;制定深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联盟章程;组织21个代表团赴境外参展或商务考察;依托国际平台入驻机构,协助3家深圳企业在海外设立公司或机构,协助深圳企业与境外22家机构和企业建立商务合作关系,帮助澳洲悉尼科技园与深圳企业建立合作渠道;举办主题为“中韩项目对接会”“走进柬埔寨”国际项目对接会;接待境外代表团11批,境内代表团19批;国际平台大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完成可研报告批复和前期经费支持;留学生创业大厦(一、二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举办第十届“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国际会议”;举办国际交流对接会、讲座、论坛7次;组织“咖啡时光”活动、各种座谈会12次;出版4期《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季刊。
【科技金融结合】2017年,深圳高新区完成2016年已下达未完成拨付手续共14家企业1.61亿元拨付资金工作;完成23家企业章程和股东会决议审核修改及资金解冻工作;按照市财政委和市科创委要求,分批调研走访2016年股权投资的69家企业,及时了解被投资项目基本运营情况、股本变化情况等,切实承担起股权投资项目监管义务;完成42家企业股权评估及59家企业净资产评估,及时将评估结果通过OA上报给主管部门;接待71家企业来访,处理47家企业投后管理事宜,主要涉及股权变动、注册资本变更等重大事项及企业向银行征求授信、注册地址变更等事项。年内,科技金融联盟有各类投融资机构及高科技企业成员单位300家,新增12家,联盟在各区设立6个分中心、48个工作站。举办2017年中国科技金融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科技金融联盟工作交流会;与深交所合作举办5期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企业常态化路演;主办30场投贷联动交流会;与浦发银行开展“大鹏展翅”培育计划,为科技型企业搭建“全方位、专业化、一站式”创新型金融服务平台;出版4期《科技金融》杂志;接待各省市团组36批次,近500人次;部门所管资产经营有序开展。
【高新区创业创新服务平台】2017年,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孵化载体联盟有成员54家,新增成员单位2家;对16家孵化器、38家创客空间和10家创客服务平台进行深度调研;举办12场面向孵化器交流会议、1场省市级科技政策宣讲活动,帮助联盟成员单位对接场地资源21次;完成广东省专利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培育工程项目。
【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2017年,深圳高新区继续建设“深圳高新区知识产权沙龙”“深圳高新区知识产权辅导站”两个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出版4期《深圳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简报》;申报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项目1项;举办、协办知识产权活动13次;新增知识产权服务机构4家;接待审查员14批次、71人次,参与实践点企业达43家;参加全国性审查员实践基地交流活动1次,组织审查员实践基地政策宣讲活动1次;协助市科创委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协助收集、整理、统计相关知识产权数据、资料,撰写上年度工作总结及制定下年度工作计划。
【高新区创客创业项目评审】2017年,深圳高新区评审创新创业项目1936个,主要包括:配备专职人员,成立调查小组,制定合理调查方案;对孵化器、创客空间、创客服务平台开展现场调查;对个人创客和创客创业开展集中答辩;从项目的合规性、项目的必要性、项目的可行性、项目预算的合理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评分;根据评估需要,对存疑项目开展进一步调查,并整理出调查结果以供审核。
【华讯方舟集团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华讯方舟集团是专注于高频段频谱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用三种方式获得太赫兹源的企业,引领太赫兹通信、太赫兹光谱和成像等领域发展,多款产品实现产业化。2017年,该集团在卫星通信领域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在海外市场展开并购,深化Ku/Ka频兼容的卫星地面网络产品,获“全球卫星竞争力TOP10公司”。全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0亿元,同比增长9.79%,综合竞争力继续提升,首度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多年保持所在区域(深圳宝安区)年纳税第一名,首次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金奖(两项奖项),并获深圳市市长科技奖和市长质量奖。卫星设备继续保持欧美高通量卫星网络占有率前茅,同时扩大供应亚、非市场。年内,通过搭建太赫兹科技创新研究院、通信技术研究院、太赫兹制造业创新中心、太赫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太赫兹科技创新协会、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自主研发平台,组建一支千余人研发创新团队。通过设立华讯方舟詹姆斯城大学、太赫兹国际论坛、广东省太赫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深圳市太赫兹科技创新协会,掌握国内外太赫兹最新技术发展及顶尖人才动态。集团子公司、股份公司总部首批落户河北雄安,响应国家千年大计,为面向国内北方市场和中亚及东欧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启动“天枢行动”,在国内与新疆卫星应用中心成立控股公司,在海外收购菲律宾全业务运营商,以及其他地方运营资质落地,为卫星设备系统走向运营并获得空间资源树立良好开端;国有资产鲲鹏资本、最大民营基金之一浙产融、本土政府代表宝安实业等入股该集团,集团层面股权构架进一步优化;控股中国民营第一家金租公司(华运金租)、参股天津银行、基石投资甘肃银行,从设备到系统到平台到运营到数据服务不断升级发展;以第一股东发起成立华龙航天,建成世界第一条批量化小火箭生产线,战略入股零重空间,首创一箭十星“淘宝式”小卫星低成本组网方案,与“天枢行动”相呼应,为近轨空间商业航天应用创出解决方案。
【云天励飞获“智慧城市建设杰出贡献奖”】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型企业,于2014年8月在龙岗联合创立。该公司专注于视觉智能领域,通过芯片+视觉+机器学习跨界创新,突破人工智能大规模产业化瓶颈,为平安城市、智慧商业、无人机船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行业企业提供“算法+数据+芯片+应用+服务”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2015年,云天励飞开发的第一代基于人像识别和大数据云天“深目”平台在龙岗区上线。至2017年底,“深目”平台协助破获各类案件4000余起,找回多名失踪儿童和走失老人。建成全国最大规模动态人像识别系统,在北京、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及马来西亚等国家落地,成功服务2016杭州G20峰会西湖核心安保圈等。在“深目”基础上,云天励飞拓展出一套基于动态人像的智慧化人员管理系统,并配合深圳公安独家发布国内第一个动态人像采集标准,连续两年实现销售额超过1亿元。2017年7月,入选2017全球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人工智能创新公司50强”专项榜单;入选2017大湾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GBAS2017十大科创企业。10月,先后成立上海、北京分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在北、上、广、深、杭,有动态人像识别商用案例落地的AI科技公司,深目动态人像系统拓展到全国40个城市。11月,第19届高交会期间云天励飞获2017中国国际人工智能高端领袖峰会新锐企业TOP10,在高交会上携手华为联展,共推深圳平安智慧城市建设;获2017亿欧创新者年会“2017年度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十大创新力企业”称号;获第五届中国·深圳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智慧城市建设杰出贡献奖”“安防行业十大创新品牌奖”两项行业大奖。
金融服务业
【概况】2017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059.9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占全市同期GDP比重13.6%;金融业实现国地税合计税收(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1118.7亿元,增长14.3%,占全市总税收20.5%。全年全市新引进分行级以上持牌金融机构36家,其中法人机构15家。截至年底,全市持牌金融机构总数439家,其中法人机构188家。9月,在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深圳由上期22位升至第20位,在国内城市中仅次于香港(第3位)、上海(第6位)和北京(第10位)。银行深圳银行业保持平稳运行,银行业资产总额8.38万亿元,增长6.85%。截至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97万亿元,增长8.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63万亿元,增长14.3%。全年深圳银行业共实现净利润1146.35亿元,增长18.8%,比上年同期高17.86个百分点。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131.86亿元,增长25.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9个百分点,连续实现“三个不低于”目标。截至年末,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07%,与年初持平,低于全省(1.45%)和全国(1.74%)平均水平。证券深圳辖区22家证券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97.04亿元,比上年下降3.97%;累计实现净利润258.75亿元,下降4.68%。截至年底,深圳证券公司总资产(约1.36万亿元)、净资产(约3872亿元)、净资本(约3132亿元)及营业收入、净利润规模等主要指标均仅次于上海,居全国各省市第二位。上市公司方面,全年全市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0家,总数达273家,排名全国各省市第六;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5.34万亿元,排名全国各省市第三。全年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84家,总数达780家,其中创新层挂牌公司108家。截至年底,深圳辖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私募基金实缴规模1.67万亿元,居全国第三。全年深圳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3000亿元,比上年翻一番。保险全年全市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29.75亿元,增长23.4%,保费规模首次站上千亿平台,保费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18.16%)高3.89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2.31亿元,增长18.92%;人身险保费收入747.44亿元,增长25.19%。全年全市保险业承担各类风险保障超161万亿元。其中,出口信用险承保额超330亿美元,健康险新增保额3.4万亿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2017年,深圳市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组建市级天使投资母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成长。研究制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专项政策,围绕“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加强政策扶持。修订出台《深圳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办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上线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整合43个部门、近500个企业信息数据源,破解涉企信息壁垒,促进融资高效便捷对接,已注册企业1.8万家、注册金融机构107家,促成融资18.6亿元。修订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动产融资贷款风险补偿金操作规程,将小微企业主纳入信贷风险补偿范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4家,研究起草小贷行业监管评级指引。围绕重点领域优化产融结合政策。研究拟定《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结合;出台实施全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专项方案(2016—2020年),逐步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行性和满意度;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研究起草《深圳市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协调设立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提高金融市场服务功能。修订出台《深圳市扶持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吸引金融企业总部集聚落户。争取和推动ARM(中国)总部、百行征信、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等落户,加强前瞻性战略布局;推动组建科技保险公司、科技金融租赁公司,支持设立首家科技小贷公司;推动首家地方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开业等。
【金融风险防范】2017年,深圳市推动搭建三大地方金融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深圳市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首创“海豚指数”预警模型,通过多维穿透分析,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上线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率先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地方金融监管,并创新制定P2P蜂巢(COMB)、小贷CAMEL+RR、交易场所FORCE监管报表体系,涉及基本报表43张、合计风险指标430项;市金融办与腾讯公司签署协议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共建“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上线试运行。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市、区联动完成对309家P2P企业现场检查,专档督进、边查边改,全年全市P2P网络借贷平台不合规业务、机构数量大幅降低。研究制定全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制定行业催收规范、业务退出指引。严厉禁止“首付贷”“校园贷”,全面排查“现金贷”。迅速稳妥完成ICO(首次代币发行)及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开展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在全国率先公布4批共113家违法违规交易机构“黑名单”,率先跨省市通报交易场所会员单位、代理商、授权服务机构等,突出联合惩戒和风险提示。实现辖内23家交易场所的现场检查全覆盖,督促合规整改,推进分类处置。会同公安经侦部门重拳打击非法期货活动,捣毁犯罪窝点27个,形成强有力震慑。加快健全风险治理长效机制。成立全市金融风险防范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全市“412”金融风险防控清单,从风险领域、区域、机构、人员4个维度梳理重点风险源,明确1种表现形式,提前做好事前事中防控、事后应对2个应急预案。完善非法集资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等活动,持续高压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金融改革创新】2017年,深圳市深入推进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市金融办加挂“深圳市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统一归口履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等7类机构实施监管,强化对辖区内投资公司、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的监管。加强对金融创新激励引导。重新修订出台《深圳市金融创新奖和金融科技专项奖评选办法》,年度奖项总名额增加1/3,总金额增至1950万元;在全国率先设立金融科技专项奖,总奖金600万元,重点奖励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金融应用;每年安排单独6个名额,奖励深港金融创新合作优秀项目,并将申报主体拓展至香港机构。
【金融交流合作】2017年,深圳市加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举办深港澳三地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重点机构等共同参与的金融创新季度座谈会,加快健全常态化会晤机制;与香港金管局分别签署关于“鼓励金融科技发展”“支持香港金融科技企业在深软落地”两份合作备忘录;成立跨境金融专责工作小组,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成立深澳特色金融专责工作小组,举办两地金融监管部门首次交流培训。加强市、区联动和对外金融交流。建立市、区联动金融工作会议制度,推动福田金融街、罗湖黄金金融平台、南山科技金融机构等重大战略项目建设。举办2017中国深圳FinTech(金融科技)全球峰会、2017深圳·伦敦金融专题论坛等活动;推动签署深圳—哈尔滨、深圳—赣州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对口合作;落实河源市苏杨村对口帮扶,立项建设入村道路、特色茶叶品牌、铁皮石斛等重大项目,加强金融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