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也是上海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重要抓手。面向“十四五”,如何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7月25日,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创见2020:高端产业引领”系列深度对话第一场活动,聚焦“新时代新机遇新崛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刘平总工程师,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少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所长等一批专家学者展开深入研讨。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体系较为发达,创新要素富集,国际化程度较高。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刘平介绍,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占到全国的7.4%。2019年上海生物医药产值3833亿元,同比增长11.6%,今年上半年上海生物医药产值1320亿,同比增长7.3%。
近年来,张江药物实验室、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加快建设,“人类表型组”等重大专项推进顺利,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上海正在加速从“创仿结合”向“首发引领”转型,涌现出以“九期一”、呋喹替尼等为代表的全球首研新药和以PET-CT为代表的国际一流医疗器械,“九期一”更是填补该领域全球17年没有新药上市的空白。
与此同时,“一核多点”布局基本形成,优势企业快速崛起。以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为重心,以临港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东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发展区、金海岸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北上海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和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为依托,构建起“1+5”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浦东、闵行、奉贤、金山、嘉定、徐汇等6个产业集聚区产值占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2%左右。
心脉医疗等8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占全国生物医药科创板上市企业26.7%。恒瑞达生等8家企业获12个细胞治疗产品临床研究批文,占全国产品数57.1%,2020年上半年,复星凯特、药明巨诺在全国最先进入CAR-T产品新药上市申请受理。君实生物推出首个国产PD-1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复宏汉霖推出首个生物类似药,三生国健成为上市三款治疗性抗体类药物的抗体药物领军企业。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特征明显,外资生物医药企业占比57.3%。国际药企中,辉瑞等17家企业将中国区或研发总部设在上海,国际医疗器械企业中,美敦力等14家企业将中国区或研发总部设在上海。联影医疗全景动态PET-CT、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等一批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薛敏、李宗海等一批海外背景高管和科学家归国创业。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认为,上海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具有独特的优势,上海的新药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首位。在去年全国获批的12个创新药中,上海的创新药占到了三分之一。“尽管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但大多数跨国医药巨头的研发中心还是在上海,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比上海能够吸引更多的研发人才。”李佳认为,“上海在前瞻性、集成性部署相关大设施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能力较强。”
除此之外,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临床资源丰富,上海拥有近40家三甲医院和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服务诊疗人数居全国首位,为新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平台。但是业内普遍认为,临床医疗资源对新药研发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出来。李佳认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一次创业是成功的,接下来面临的是如何进行“二次创业”。生物医药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新药研发越来越难,周期越来越长。“这就需要资本和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需要从重生产转向重研发、从重基础转向重转化、从重模仿创新向重原始创新转型,需要企业、地方政府、投资者、大学、研究院所等所有参与者的耐心,一起投入这项耐得住寂寞的事业。”(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