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为防止回流农民工因“疫”返贫,大余县采取有利措施,优化服务方式,抓实抓紧就业帮扶工作,从就业需求入手,在协助农民工复工返岗的基础上着力开发就业岗位,实现了就地就近稳定就业。近年来,该县农民工回流8500人,今年1至7月,农民工回流1542人,实现就业创业达1200余人。
一、营造浓厚氛围。利用世界钨都网、就业创业微信群、劳保所平台、印发宣传单等宣传载体,采取线上推送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宣传推介复工企业就业信息,积极搭建农民工就业信息平台,全力做好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共印发宣传单9000余份、发送网络招聘信息2万余条、发布复工企业招工信息5000多条,提高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并在南安镇、新城镇、池江镇、青龙镇举办了五场线下招聘会。
二、安置公益性岗位。针对“4050”农村困难人员文化低、年龄大、就业难等实际情况,各乡镇和人社部门大力开发托老看护、社区公共卫生、消毒保洁、环境保护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引导贫困户和回流农民工就近参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建设务工,并制定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通过定期发布动态信息、村干部及扶贫工作队上门入户宣传、举办网上招聘活动等形式,动员贫困户和回流农民工积极应聘。
三、加大培训力度。以乡镇、园区为单位作好摸底统计,将有创业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农民工纳入技能提升培训范围。同时优化培训内容,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技能培训。同时强化培训基地建设,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创业就业培训,开设创业辅导课程,实现创业就业教育、创业就业指导和创业就业培训的有机结合,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提升创业的成功率。
四、强化创业扶持。对受疫情影响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及小微企业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降低门槛,对扶贫车间等带动贫困户多的小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给予优先办理,并开通了网上申请及电话预约办理,同时采取微信视频现场调查,有效地减少了人员的密切接触。为了让创业者“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移动通信等技术,推出“创业百福e贷”和“创业微信贷”的创业担保贷款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了人社部门数据库与农商银行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让创业者“不进人社门,贷到贴息款”。目前为农民工新增发放创业贷款60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优化用工环境。近年来,外出务工的性价比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地方经济逐步发展,家乡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该县因地制宜,规范企业用工,及时查处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依法保障员工的正当权益。同时在返乡农民工中,培养和挖掘一批乡贤,发挥乡贤文化的道德张力,使尊重农民工创业、推崇农民工创业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赖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