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新兴行业成功案例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把握新一轮全球产业发展机遇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3D打印、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兴技术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新兴技术的引领作用,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当前新兴技术的突破更替、新市场空间的不断变幻和产业各类主体新组织形态的变化构成了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图景。由于新兴技术的产业演化特征、运作模式、发展规律等方面都有不同于传统成熟技术的独特性,迄今人们对这些独特性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国家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

我们需要看到,在各地区和各部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实践过程中取得明显发展成绩的同时,一些碎片化的技术或产品突破仍然无法有效推动新兴技术的规模市场应用,往往造成“有技术,无产品”,或者是“有产品,无产业”的局面。因此,如何深入认识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的内在规律,逐步建立新兴产业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三个重要相关维度上的高度互动机制,更快实现新兴技术的商业价值,从而战略性推动我国新兴技术的产业化破局和产业跃升发展,成为我们在未来“十三五”期间创新驱动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战略命题。

认识到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高回报的特点,以及其市场应用空间轨迹是动态甚至是间断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爆发特性,因此国内外产业界对某项新兴技术往往存在“近期需求过于乐观”和“远期需求估计不足”的现象。新兴技术的风险是由其本身产业化过程的不断演进创新而导致的,诸多的不确定性既是创新风险的根源也是创新的活力所在,这是我们需要分析把握和积极应对的。

我国云计算的应用突破案例分析

云计算是最近一次IT革命的标志性创新,其技术创新理念于2006年从国外引进到我国。2008年之后,国内各地建设了不同规模的上百个国家级和区域级别的云计算中心设施。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产业鼓励发展政策,但是云计算市场的实际应用推进仍然较为缓慢,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市场对新兴的云计算技术应用可靠性、可操作性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潜在担忧,很多产业的用户对于云计算创新的应用还抱着疑虑和观望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云计算在我国电商和游戏领域近两年以来取得了蓬勃发展和应用,这和相关企业深刻把握目标市场的深层需求,不断进行基于技术创新的应用创新模式有关。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国的电子商务贸易迅速兴起,电商的业务具有短期业务量剧增的特点,在传统模式下电商需要为超高峰访问支付巨大的硬件投入成本。电商的IT系统除了对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有较高的标准,还需要应对突发如“双十一”期间的海量流量和弹性计算资源,这些需求驱动了面向电商的云计算服务模式的发展。通过开放的电商云工作平台,商家的信息支撑系统都将集约化的统一于云端,从而让商家获得弹性升级、数据推送、数据集成等新型云端服务,同时把前台、后台等各个环节的操作信息自动化串联。当前很多国内云计算服务商根据客户业务发展变化随时进行云主机服务的升级、扩容,保证原有客户和新创业企业的业务发展。

在蓬勃发展的国内游戏创意行业,一款热门网络游戏上市几天内的注册玩家就达到了上千万,这给游戏公司计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业务量的迅速上升,游戏公司采用云计算平台的模式,可以大幅度减少IT设备投入成本,避免了计算能力的浪费和业务调整的窘境,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发展所需的IT基础架构技术和成本的门槛。

通过服务电商和游戏市场的计算需求,国内年轻的云计算服务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可靠性、服务流程界面改善以及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在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国内企业的业务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云计算的高性能和高可用的特性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云计算“更省、更快、更强”的创新价值。

进一步战略性推动我国新兴技术产业化破局

由于新兴技术为后来者实现技术和经济跨越创造了难得的战略机会,因此已广泛受到各国(尤其是后发国家)政府、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新兴技术对原有技术知识体系的依赖性相对较弱,为我国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窗口。而我国巨大的本土市场需求以及逐步增强的国内领军企业研发能力为我们跃迁至新兴技术的国际前沿带来难得的机遇。随着云计算技术体系和政策法规环境的日趋完善,用户对云技术创新的认知、信任度和采用度明显提高。用户越来越意识到新兴的云计算中蕴藏的巨大市场价值。产业界对待云计算的疑虑和观望的态度在逐步转变,我国在政务、教育、金融、工业制造等行业的云计算应用已经逐步全面展开。

市场拉动机制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原生动力,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府的引导推动新兴技术从单纯的“技术创新”发展为“应用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推动新兴技术从不太完善到比较完善,使得广大企业和用户对新兴技术学习的收益回报递增,以推进相关新兴产业迅速从萌芽期发展到高速成长期。在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中,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应用领域边沿的逐步扩大,将催生新的应用创新思维和相关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的持续完善。让动态发展的市场应用需求牵引着新兴技术的集成和模式运用。新技术的成功行业应用经验的积累,不同行业场景下的各类业务需求认识的日趋深刻,将推动我国新兴技术在更多的垂直行业领域中,形成梯度应用创新。

通过鼓励新兴技术的战略性应用建立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成功案例发展的战略性思维,不断改进技术,探索基于新兴技术应用的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国路径”。我们需要认识到,新兴产业赖以发展的技术基础——新兴技术以及相关应用模式——具有高度的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在技术性能、业务流程、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缺陷,并且开始阶段往往与潜在顾客的核心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较弱。在新兴技术的研发过程中甚至初步产业化过程之后,位于产业链上的企业无法准确研判潜在市场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接受能力。因此,推动新兴产业技术的应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需要新的战略发展思维。

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三者的高度互动,推动新兴产业的监管和业务开放政策的完善,使得新兴技术的应用规模化发展,加快商业模式创新,使得新兴技术产业化进程完成质的飞跃,形成应用新业态、新模式。新兴技术由于市场应用刚刚起步,需求边界模糊,多样化的特征明显,其创新依赖于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政府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应侧重于实施供给方的创新政策,增强旨在提升公共需求的政府采购等措施,围绕市场潜在需求完善认证与标准体系;清晰描述市场信号的需求方创新政策,或制定更加规范的法规和标准。在新技术的产业化方面,产学研各方的协同创新应面向战略性、主导性的未来新兴产业需求,通过关键性新技术的特性应用实现创新成果的扩散和转化,促进新兴技术持续的梯度应用创新,以创造扩大的行业应用需求。

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在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民生服务等重大公共领域,推动实施新兴技术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推动建立起具有共同新价值远景目标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完善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机制,努力在创新驱动中把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使得我们能在全球战略性产业的大调整、大重组、大转移的战略变局中能够乘势而上,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