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5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2009年我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和6.9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前列。钢、煤、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经济的分量在加重,中国经济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9年,中国全年GDP增长达到8.7%,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战斗中率先实现了总体回升向好。中国动力不仅驱动着中国经济,更传递到世界经济中。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当之无愧地成为2009年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走过“十一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在又好又快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十一五”前4年平均增长4.6%,比“十五”期间3.9%的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粮食在40多年中更首次实现了连续6年增产。第二产业2006年到2009年达到年均增速12%,比“十五”的10.8%提高了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前4年平均增速为12.4%,比“十五”的10.5%提高了1.9个百分点。2009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4%,比2005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多提高1.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2009年,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7.3%,比2005年提高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2.1%,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城乡统筹迈出坚实步伐: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
但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
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经济危机,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1)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2)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3)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2009年9月22日至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约请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就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七个产业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在随后公布的会议公告中,该七大产业被表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浙江省也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浙江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也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经济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加深了我们认识发展战略性新新兴行业的环境兴产业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强化了我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性。“十二五”期间,是浙江省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扩内需稳外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也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据此,浙江省明确了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等。其中物联网、生物产业及新能源为三大重中之重。发展目标预计到2015年,全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两万亿元,占到全省工业比重的30%以上。虽然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发展前景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具体来说,生物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近年来增长速度相对趋缓,高端产品占比不高,创新软实力制约严重,企业和产品规模较小,发展后劲偏弱。新能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外领先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先进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一定产业优势,但还存在产品档次和质量稳定性不高,关键零部件及高档工作母机以进口为主,产品研发及售后服务体系相对落后等瓶颈。节能环保产业化规模总体较小,大型龙头企业不多,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政策机制配套不完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与海洋资源优势不相称,还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及消费环境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但是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与传统汽车相比尚不具有竞争优势,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使用成本偏高。物联网产业仍处于产业初创期,面临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商业模式不成熟、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关键部件依赖进口及信息保护等问题。新材料产业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征,拥有比较优势但仍存在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政策配套不健全等问题。核电产业规模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但浙江省核电关联产业市场份额小且略有下降。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利用浙江省自身特色,构建浙江省竞争优势,浙江省出台了众多扶持措施,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5%,进一步构建完善维护产业安全体系等,经信委亦新设“转型升级办公室”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