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达到较高平台、经济内生动力和后劲不足摆在了深圳人必须正视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中的第一条。说白了,过去的30年间,深圳人以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实现了深圳GDP年均增速达25.8%的奇迹。而立之年后的深圳,要在新的起点上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的起点在哪里?未来30年深圳要干什么?深圳人的回答是:前30年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路,后30年任务是要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在产业化上先行一步,为实现未来发展蓝图破难题、拓空间、增后劲。
破难题: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产业化上先行一步怎么走?2009年9月16日发布的《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为切实推动新兴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于2009年10月31日成立的深圳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被视为是深圳为实现未来发展蓝图的破题之举。
深圳需要更有竞争力、更先进的产业来支撑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尤为迫切。带着这样的认识,今年2月11日,在2010年农历新年到来的前夕,深圳隆重召开了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新闻发布会,宣布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作为深圳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计划投入105亿元财政资金,到2015年将这三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6500亿元产业规模的高技术支柱产业。这一目标规模与2009年深圳亿元的GDP相比,五年后相当于再造一个深圳,业界将此三大产业视作深圳下一步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而带着想干、敢干、快干的精神,8月4日,深圳宣布投入首批19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三大产业的发展,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深圳为何押宝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事实上,在发展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深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创新能力,这三大产业深圳都具有很好的优势,拥有、比亚迪()、海普瑞()、迈瑞等在各自领域都处于龙头地位的一批明星企业,并有望成为继中兴、华为之后诞生于深圳的又一批国家自主创新型跨国企业。
在生物产业领域,深圳是国家第一批布局的3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2009年深圳生物产业规模超过430亿元,位居全国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前三位。深圳在生物医疗设备、生物医药等方面拥有很好的基础,华大基因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未来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技术源泉。
在互联网产业领域,深圳是国内城市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今年6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2009年,深圳互联网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2%,已经有、迅雷、A8、芒果网等本土企业基础,华为、中兴已经覆盖了整个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全领域的制造企业,并引进阿里巴巴、百度在深圳建立区域中心,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在新能源领域,2009年深圳新能源产业总值达390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核电产值超过180亿元,新能源产业规模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规模全国领先。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LED产业已经走在其他城市的前面,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而风电技术、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方面深圳也拥有非常强的实力。
此外,深圳金融业十分发达,创投机构林立,能为三大产业相关企业提供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这是为推动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深圳未来支柱产业的先决条件。可以说,深圳押宝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集中了在深圳有基础、有空间、未来实现目标更有可能的产业上。
拓空间:坚持走高端化路线
深圳此次重金押宝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已掀起产业升级浪潮中的珠三角无疑受到了更多关注。外向依存度高的深圳经济,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如何迎接新一轮经济竞争和产业竞争,如何迎接新一轮经济复苏和增长,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给深圳带来多大的发展空间?
做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桥头堡,深圳在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和辐射功能,对促进广东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2009年初,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批复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未来30年新兴行业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等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为深圳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按照《纲要》要求,珠三角地区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产业,而深圳在生物医药、互联网、新能源、先进制造、新材料、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上基本上与珠三角地区重点规划发展的产业相吻合。根据深圳规划,生物产业将重点集中于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制造和生物能源等领域,互联网则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网络娱乐、网络内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新能源的方向包括了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等。
深圳选择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正反映了加大有竞争力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趋势:未来5年生物医药年销售收入要达到2000亿元,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互联网产业年销售收入要达到2000亿元,成为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发展互联网产业的领先地区;新能源产业年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成为国家新能源的重要基地。在8月4日公布的首批扶持内容涉及149家单位的269个项目,其中包括生物企业47家,互联网企业54家,新能源企业26家,大学、科研和公共服务机构22家。生物产业总投资47亿元,互联网产业总投资币66亿元,新能源产业总投资82亿元,预计全部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带来约790亿元的新增产值。
战略预示着长远的发展,新兴则立足前沿并快速产业化。尽管在服装、钟表、家具、玩具、机械等传统产业方面,深圳都有较大的产业规模,但与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等产业相比,它们却很难成为未来5-10年新的产业增长点。因此,在深圳需要更有竞争力的产业、更先进的产业来支撑深圳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结构调整的步伐不能停,自主创新力度不能减,一定要打造新优势的最佳时机。
事实上,深圳调整产业结构一直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虽然深圳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深圳在更高层次上的需求更迫切。深圳人均GDP已接近1.4万美元,这在整个珠三角地区甚至全国都比较高,未来产业必须向更高端化发展,这也是在为全国其他城市探路。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的附加值都比较高,是未来需求很强的产业,在深圳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对于改变原来经济发展方式和模式必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增后劲:扶持计划重在扬长补短
尽管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定令人对深圳的未来发展深感振奋,但仍有不少人心存担忧。虽然深圳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大力调整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高达亿元,但科技、教育、人才等问题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深圳城市竞争力的创新短板,特别是2003年前后,一批有识之士反映深圳已遭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问题。
这一现象也很快引起深圳的重视。近年来,深圳开始着手布局引进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大基因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和项目进驻和落户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也就在那时开始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2009年被正式聘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随着深圳大学城、虚拟大学园、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日渐强大的人才力量,还有今年7月13日成立的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将弥补此前缺乏大院大所所带来的基础相对薄弱的环节,而深圳在发展新兴产业上拥有完善的产业环境、优良的国际化氛围和独特的创新意识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等国字号项目2009年底落户深圳成为现实。
此次三大产业专项资金扶持,深圳市政府意图明显,亦是有计划地倾向于解决这些问题,在三大产业核心技术开发、攻关、应用、创新技术能力建设、重大项目培育和引进、人才培养以及知识产权标准战略和国内外市场开拓上倾注更多的精力、调动更多资源、采取更重要的措施。此外,深圳也将从加强重点领域产业链建设、加强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完善产业支撑服务等方面大力推进三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对创新能力突出、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能迅速形成生产能力、有较大示范带动影响且无争议的项目,对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引进的知名企业以及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大胆支持并加大力度,资助金额与企业和项目规模、对地方贡献、创新能力、发展前景和潜力相关联。同时,在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支持的同时,对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也予以积极扶持,避免资金资助过度集中少数企业和项目上。目前,深圳正在制订进一步加快贯彻落实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工作方案,分批次培育一批自主创新高技术群体,设立研发中心,促进三大战略性产业的产业集聚和创新资源集聚。
通过规划的部署、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政府资金以及社会资金的共同投入,我们相信,迅速壮大的深圳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带动深圳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在产业化上先行一步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