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萤火虫》中唱道,“燃烧小小的身影在夜晚,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
对很多起步创业的人而言,前方就好似茫茫夜路,抱着一个金点子,却不知道往哪走。孵化器对于他们而言,正如同照亮夜路的萤火虫。
从旧厂房到市价过亿的孵化器,上海慧谷创业服务中心把旧厂房改造成孵化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漕河泾从一个农舍孵化器起步,如今已开始着力打造第六代孵化器平台,其孵化中心入驻率高达100%;杨浦孵化器在一家糖果工厂里硬是打造了如今全上海资产和规模最大的孵化器,先后培育了复旦光华、华平计算机、儒竞电子等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企业……
在上海,孵化器不仅仅是一个壳,更是一个生命体。经过25年的成长,在上海的85家孵化器、54家创业苗圃、7家企业加速器,正形成一股合力,在120万平方米的孵化土地上,点亮着5000多家企业的创业起跑线。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这里孵化、成长。
突破体制,搅活孵化的“一池春水”
作为政府职能延伸的公共事业机构,孵化器曾一度显得死气沉沉,偌大的创业中心只有寥寥几家靠政府扶持的企业。“要让孵化器更具活力、更有魅力,就一定要突破原有体制,以市场化模式运作。”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谢吉华率先带领杨浦科创中心开始了“事转企”的改制之旅。
2001年,谢吉华迈出了改革第一步:分离孵化基地所有权与管理权。“如此一来,中心既形成了一套政府持续帮扶的创业体系,又能像企业一样市场化运作。”就这样,谢吉华闯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孵化器的新路。三年后,中心决策团队又开始探索孵化器的集团化发展道路。
“这不仅是杨浦创业园的创业孵化模式,更是一条具有政府背景的孵化器,如何在整合政府资源的同时又充分进行市场化运作,这是中国式创业孵化的路线。”现在,杨浦科创中心“住满”了企业。2010年至2012年,中心已累计孵化企业167家,预孵化项目188个。
“机制改革创新才是创业中心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上海市创业中心林旭伟主任说。在上海,多种社会资本的组合投资正在孵化器中逐渐地显示自己的“肌肉”。
上海程汇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创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结合的全新模式:“程”代表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汇”则代表上海智汇科技有限公司。相比于传统的大学孵化器,它重点利用民营企业灵活多样的经营手段,建设“上海新一代数字技术孵化器”。
越来越多的投资企业也将投资时段往前移,办起了孵化器。国民新能源环保孵化器自2010年被认定为新建专业孵化器以来,入驻了40余家新能源和环保初创企业。副总经理周伟忠说,原来需要天南地北跑着找项目,现在好项目自己找上门了。截至2012年9月,上海市已有民营孵化器23家。
创新服务,“幕后诸葛”亮剑为企业保驾护航
创新的服务已成为上海科技创业中心的一块“金字招牌”。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层出不穷、独具特色的导师制度。
不少孵化中的企业走入了产业才发现创业的问题不少,如何利用资本?什么样的资本适合企业?上海首创“创业导师”模式,让有着丰富产业经验的行内专家做“幕后诸葛”,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朱树仁是上海宽娱数码科技的创始人,自企业市场化运作以来,越来越多的问题纠缠着他。直到导师陈爱国的出现,才让朱树仁眉头舒展。资本运作、产品定位、公司发展方向,“师傅”的提点让朱树仁对企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上海,这样贴心的创业导师有一百多名,有了他们“保驾护航”,90%的创业者不担心失败。如今,创业导师队伍已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6266家,签约辅导企业近300家,系列讲座约450场。从无到有,堆砌成形,创业导师已成为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一大品牌,这股导师带路的“创业风暴”也已吹向全国。
几台电脑、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就是一家公司,兴起的大学科技园吸引了不少大学毕业生。为了使孵化器与高校院所的合作落到实处,上海大学科技园率先推出了“创业助管员”,分别对口联系23个学院系,通过讲座、沙龙、实地参观等形式,为大学生创业者讲解创业相关的政策、流程,并分享成功经验。截至去年2月,已有36家苗圃与高校院系都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助管员队伍。
技术出身的企业家对“科技金融”一窍不通?上海再出新招,100名科技金融专员“走马上任”。一方面,为企业寻找合适的科技金融产品,提供量身定制的科技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推动适用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落地。如今,他们的脚步几乎走过了上海所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了全覆盖。
多层次政策培训体系、“一门式”科技政策咨询“直通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翻开上海创业中心的历史画卷,以各路导师服务为代表的一张创新创业服务网逐渐在全市铺开。
“不需要种,不需要养,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蘑菇就能长出很多”,上海创业中心党委书记朱正红形象地比喻说。
纵横延伸,织就创新吸纳网育“好苗”
没有资金,缺少经验,只需一个好点子和一份令人信服的商业计划书也能“培育”?在上海,这样的梦想正加速度成为现实。
服务链往前延伸,“创业苗圃”实现3—6个月零成本创业。从2009年起,上海开辟8块科技创业苗圃,让创业者毫无负担地尝试做老板。“只要脑袋里有点子,拎包走进‘苗圃’就行。”第一批入驻苗圃的创业者白光就尝到了甜头,他和伙伴们创办了“优学计划”,入驻苗圃时只有个朦胧的设想,经过半年的市场推广尝试,他们成立了光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目前,这一新举措已在全市推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上海已有37块创业苗圃,累计孵化培育项目1612项,其中716个项目注册成为企业。
服务链往后发展是冲刺“加速器”。随着杨浦创业中心“三号湾”的封顶,我国科技系统内第一家由孵化器建设的专业技术企业加速器正式落地。随后,漕河泾、张江、同济、青浦、863信息、上孵、景孵……加速器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化身中小企业加速成长的新平台。
“有一个创业想法,就可以在创业苗圃里小试牛刀;有一家创业企业,就可以在孵化器里茁壮成长;有一个上市机会,就可以在科技小巨人里强身健体。”上海市创业中心主任林旭伟说,从创业苗圃、孵化器到加速器正形成纵向孵化服务链。换言之,不论处于哪个创业阶段、哪种创业行业或是哪块创业地区,创业者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创业载体。
翻开孵化名册,数字产业、移动互联网、科技金融、航空配套物流……一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正为上海的转型发展培育源源不断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