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张一鸣的创业故事的感悟 张一鸣创业成功的原因

每个人都应该非常熟悉字节跳动。作为如今头条客、Tik  Tok等重量级应用的生产者,他们也是继BAT之后国内新一代互联网霸主地位的有力竞争者TMD(头条客、美团、滴滴)的一员。经常有人提到它在BAT中取代了百度B:虽然还没有上市,但估值已经远远超过了百度。

分析字节跳动战略布局的文章浩如烟海,围绕它的争议从未被打破。虽然不如百度的风口浪尖,但达到一定的体量,必然成为舆论焦点。

字节跳动为什么会成功?历史总是重复着相似的故事,但差异太多了。对创始人的透彻了解,似乎是解开公司发展道路的钥匙,无论时间节点和机会如何。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这家公司在字节跳动的战略和发展路径,而只在于其创始人张一鸣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够带领这家公司高速运转,在险恶的创业道路上滑过陷阱,克服障碍,让公司发展到如此地步。

虽然他在采访中声称自己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价值观不同,但公司的价值观只是他基于公司的愿景,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而决定的。然而,任何人的决策总是基于潜在的原则和预设,然后通过感性和逻辑重新生长。

就像张一鸣本人喜欢读传记一样,“看别人的风景和旅程会让他更容易清晰地思考自己的选择”。通过将自己带入传记背景和决策背景,可以看到他人的变化和选择,从而更好地审视自己。归根结底,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面镜子,让读者看到人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是怎么想、怎么想的,让读者有所收获。

对于一个承担了如此重要的社会责任,并且随时都在演变的复杂人物来说,在一篇文章中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自然是很难的。本文主要梳理了近10年来来自张一鸣的2000多条微博信息,以及一些外部采访和内部发言,以期找到一些线索,为读者提供一个视角。

延迟满足感

延迟满足应该是张一鸣在各种场合最常提到的词,这也成了他的标签。延迟满足这个词一直贯穿在张一鸣的生活中。在采访中,他提到了自己最欣赏的特质,那就是“延迟满足,而最大的延迟满足就是思考。”

什么是延迟满足?在他经常提到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是这样解释的:“不要贪图一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定生活中幸福和痛苦的顺序。先面对问题感受痛苦,再解决问题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生活中,拖延满足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这本书认为,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自己的痛苦,需要主动承受痛苦,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这就是自律。延迟满足是自律的第一原则。

延迟满足在张一鸣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你可以看看他在微博上的描述:“安全我们现在想要的为了我们想要的最终不能理解为重大选择,但其实是每天面对很多次的小选择,就像一个朋友说的:去锻炼,锻炼前不想去,现在不想去,但是锻炼后感觉很好。”

我们往往不会注意到很多早已习惯的东西,但一旦知道了它的名字,我们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延迟满足这个原则往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很多难以选择的判断,比如换工作、持有股票,可能是好的,但短期内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做出选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了原则的指引,选择就会容易很多。

如果我们都知道满足感会延迟,

利的,那如何才能够延迟满足?对于张一鸣来说,执行步骤很重要,具体如何锻炼延迟满足,在他的微博中也能窥见一二。


一是对于自律的日常锻炼。


“说到自我修炼,由于懒惰(体力的、思考的、情绪的)是万恶之源,所以修炼很多时候就是在克服惰性。”


锻炼需要体现到生活中每天的一点一滴中,而克服日常的惰性则是最好的修行。就如任何刻意练习、任何锻炼一样,只有在生活中的每一次小选择中做到了想的更长远,控制住自己后做出选择,形成习惯,才能在需要时本能的做到。


看看他11年的一段话:“三年前和朋友聊天,问他对合作者对人才看重什么,其它点我已经记不住了,唯记住:不装。 当时楞了一下,随后越发觉得有道理。经常要提醒自己,这也是延迟满足感的一种锻炼。 ”


不装,也被他归结为延迟满足的一种锻炼,因为在他看来装是一种长期有损的行为,问题就在于没有控制住当前自己想要表现、炫耀自己的愿望。如果没有长期的锻炼,自然不会觉得属于延迟满足;而如果没有长期的锻炼、形成习惯,也更不可能在这种日常的行为中,做到对自己的控制。


二是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向。


延迟满足是为了自己长远想要得到的东西,放弃当前暂时的享乐,但很多人最大的难处恰恰在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缺少方向性的目标,那何来延迟满足?自然只能满足于当下。


而将延迟满足感拉长时间尺度,得到的就是目标导向。为了完成长远目标,需要对当前行为做出取舍。“只有增强‘两感’:强烈的危机感、坚定的方向感,方会持续激励你与人性做斗争。缺乏‘两感’的人和组织,很难持续对抗自己的懈怠、恐惧。” 能看出他对方向感的重视。


延迟满足感不仅体现在张一鸣的个人生活上,在企业的战略上也如是。张一鸣在宋玮的访谈中提到,公司之所以不做医疗广告,与他的个人善恶无关,更多的与企业长期发展及延迟满足感有关,因为公司很难区分把关,一不小心就会对公司长远发展造成影响。同时他也提到华为,华为把大量的力气在研发这种短期没有成效的事上,是一家懂得延迟满足感的企业。


而另一个更为纠结的选择在于字节跳动创立不到一年时,有巨头给出了非常诱人的投资offer,包括比VC更高的估值、海量的捆绑安装渠道及web流量。这样一个有望在半年内让业务几倍增长的offer,他在纠结了整整一个星期之后拒绝了,理由是这些资源会遏制公司尚未成型的内生力量,并导致战略变形,同时缺乏独立性更难吸引到追求梦想的一流人才。他认为面对这种有明显好处的选择时,很多人往往会下意识的低估坏处,这是对“长远”的信心不足,属于典型的延迟满足不够。


为什么说创始人对公司的影响极其重要,特别是牢牢把握着公司控制权的创始人,他们的底层思维方式会始终贯穿公司的决策。对于字节跳动来说,张一鸣的个人特质也为公司定下了基调,即做长期来看正确的事,而不是立杆见影的事。


待到头条上市,盈利压力剧增、需要给投资人交代之后,他是否还能继续在这个原则上坚定不移,让公司朝着长期的有利的方向去发展呢?我们不妨持续观察。


务实的浪漫

结合各类采访内容,很多人都觉得张一鸣像是是一个“机器人”,纯理性,把自己当程序一样训练,能精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12年他写到:“能让我郁闷的事情越来越少了,但是重要的bug事故总还是能让我郁闷。”“曾经这个阶段(入睡前和起床时忧心忡忡),不能同意更多,现在已经能控制起伏啦。”可见对于控制自己,他是做过很大的努力的。


对于他觉得最好状态的描述是这样:“把情绪调整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不太激动,也不太郁闷,并且睡眠充足。”


但真得会有人是机器人吗?在微博中,可以看到张一鸣对于感性、理性的各种思考。而在一次内部讲话中他提到的“务实的浪漫”,也让我们对他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这次讲话中他是如此表述的:“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逻辑和工具,是他一直强调的,也是大家对他的一个固有印象。重视逻辑,重视系统性,借助必要的工具高效的解决问题。


而这次他口中却还同时说出了同理心和想象力。


如果没有同理心为基础,仅依靠理性的逻辑,是无法做出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很多公司的汇报、规划就是只看逻辑,但是这个逻辑对于业务往往没有帮助。一是逻辑的推理依赖于上下文信息,但获取的信息总是不全面的,基于局部甚至错误的信息,再正确的逻辑也只会得出无益的结果;二是很多事根本就没有逻辑,通常就是感性作用产生的结果。


周鸿祎有一次录节目给创业者提建议,指出创业者规划产品时不能太理性用逻辑去推理设计功能,很逻辑很合理地推理出的东西往往不成功,因为用户选择产品不会遵从你的逻辑。张一鸣对此的评论是“读书多的人改不过来的,人们对理性太自信”。


而想象力更是让产品持续丰富、充满生命力茁壮成长的驱动力所在。


他举的两个例子非常让人触动。一个是头条,在信息量很少的时候,他们会想象头条的feed是一根连接着无边海洋的智能天线,帮助用户从海洋中取回他最感兴趣的信息;一个是关于抖音,被他们想象为一扇窗户,这扇窗户让用户通过全屏视频,看到一个五彩斑斓的丰富世界。


很形象、很有画面感是不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想象力,产品势必会变得平庸,而不会发展得包罗万象、切实满足用户的普遍需求。如果连产品的创造者自己脑中都没有一个吸引人的图景,又如何奢望产品吸引用户?“一连串有想象力且恰当的比喻连续使用是讲道理的好方法。 ”他深谙这个道理,也确实是如此的去执行。


这条微博暴露了被他包括在理性之内的感性情绪:“今天会谈提到感性理性,我的观点:感性深化放在深处,理性实化放在前锋。 ”感性被他放在了深处,作为理性的核心;而理性作为与现实交锋的工具,则是他强大的武器。


从中可以看到中西方两种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东方文化偏内敛,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体察较多。而西方则重思辨、逻辑。在做事方式、思考上,一鸣比较偏西方,重理性,但内心深处的为人处世,又受到了东方的深刻影响。可以理解为他是一个以东方感性为内核,充满自省,但外部则用西方逻辑、理性进行武装的人。


这两种优点结合,让整个人充满了行动力和力量。通过强大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来支撑外显的逻辑,从而无往不利。


效率,效率,效率

张一鸣对效率有一种执念,在采访中他提到,信息流动的效率是他创业的主旋律。历数他的创业经历,酷讯、99房是搜索引擎,提供了垂类信息的分发。与王兴一起做的饭否是社交网站,则是以人为节点来组织信息的流动。今日头条更是让大家获取新闻咨询的效率获得飞跃性的提升;抖音同理,只不过载体换成了信息量更为丰富的小视频,成功站在了时代的浪潮之巅。


“Develop a company as a product. ”对于经营公司,他抱着与创造产品一样的理念。因此他对于公司组织的效率也同样极为重视,字节跳动内部有一个效率工程部门,专门优化公司内部的信息流动。


如何提升组织效率?


首先是指标体系的搭建。


张一鸣写到“指标系统:为什么刷牙不能坚持认真刷,为什么在跑步机上能坚持跑步。有许多事情不容易做好和不被重视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指标系统。比如,如果健康有准确方便度量的指标,那么大家的身体素质一定会提高。”


有反馈才能控制,这是控制论的基础理论。而数据指标就是最精准的反馈。但是指标体系的搭建往往极其困难的。“提炼指标的过程,本身是分解事物特征的过程”。对于公司来说,最终的结果指标必定需要多种不同的角色、部门来协同完成,指标拆解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公司组织结构搭建的过程。


如果对事务本质认识不清,对于完成目标的关键动作无法进行很好的拆解,各职能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不清晰,那必然导致执行过程中的扭曲变形。很多时候看看各个职能角色、部门承担的目标指标是否清晰合理,就能大致判断出公司的组织能力如何。


良好指标体系的作用就是用于指导和度量工作的有效性。一个常见的误区是选择了不可控因素太多的指标,导致自己工作对于目标达成的贡献根本无法解释清楚。当你的工作无法被衡量时,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了。


同时,指标需要持续追踪,切实的发挥反馈的功能。这也是OKR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其次是对人才的重视。


张一鸣的微博中有大量内容与面试、招人相关。下手太慢导致与优秀候选人失之交臂的惋惜、被心怡的候选人拒绝offer后的郁闷、招到合适人选之后的开心,都能够体现出他对人才的重视。


人才为什么重要,就在于高密度的人才能够在初期形成极大的战斗力与壁垒,在中后期极大的减少组织效率的磨损。


“晚上研究百度的云计算&个人云存储,看起来比阿里和盛大靠谱多了,确实很好。思考:如果1,2年前进入该行业(网盘)创业,怎么办。我想到唯一较有可能的答案是:找到该方向最最最好的10个人,利用创业公司股票激励的优势绑定 。”


这是张一鸣对如何进入新方向的思考,唯一有可能的答案就是找到最好的人。这并不难理解,对于一个业务方向来说,若要快速崛起,或是打败竞争对手,招一个思路清晰、动机强烈、能力匹配的人才,比招十个能力一般的员工作用大的多。


而如果想要进军的细分领域内已经有了龙头企业,那它必定已经踩过了无数坑,积累了丰富的业内经验。找到有相关经验的人才,比之自己去慢慢摸索试错,无疑节省了大量时间与资源。更何况是在分秒必争的阶段,只要稍慢一步,往往不是被竞争对手打败,就是管理层由于缺少了耐性,导致内部的失败。


在人才与制度的关系上,张一鸣也提到,定制太复杂的流程,会导致公司创新力的降低,从而越跑越慢;但没有制度更是会导致公司混乱。因此需要提升人才的“密度”,这样只需要较少的原则,他们就能理解,并朝着目标去快速奔跑。需要让“人才密度的提升超过业务复杂度的提升”。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直以来头条招人的要求较高。


勇气,坦诚,以及追求极致

把这几个大家都习以为常的词当做标题,读者可能会有一些奇怪。


但在阅读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些看似普通的词汇之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所有人都知道这些词汇,真正做到的却很少;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么多文学影视作品歌颂这些品质。如果说优秀的人与普通的人有什么区别,真正总结起来,无非就是这几个特质,差别就在于仅仅是知道,还是切实践行。


“《卓有成效的管理》中经常强调勇气,就像《赢》中强调坦诚一样,让人知道,很多时候不是需要更精巧的技巧,而是需要更本质素质。 ”


“勇气不是大胆无知,是坚定地去做你真的认为对的东西。 ”


勇气、坦诚是张一鸣经常提到的基础特质。勇气在这里不再赘述,坚定于自己的方向,多次创业,成功挑战巨头,其行为本身就体现了超越常人的勇气。


而坦诚,则在张一鸣的微博中反复出现。他认为“是否坦诚沟通是公司团队管理的主要问题。”诚然,这又是他对效率执着的另一种表现。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在外部获取客户、赢取市场,战斗力的来源则是员工的产出与贡献。如果沟通不畅,能量都被损耗在内部,就如一个老旧生锈的机器一样,虽然规模强大,但运转缓慢,对于外部的输出功率势必降低。


坦诚是润滑剂,能够提升组织机器的运转效率,公司的文化往往慢慢腐化变质的,因此需要自上而下强有力的贯彻执行,其中公司领导者的态度与决心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稻盛和夫的《活法》也是张一鸣非常推崇的:“最近重读到稻盛和夫的《活法》,其中提到专注投入,其中举的陶瓷工艺改进的例子尤其另我印象深刻。我们做每一件事(写一段程序,写一封邮件,写一个策划)的时候是否在想自己是否投入全力以赴的认真做了,结果真的不一样? 请试试:你能有多专注? ”


追求极致,不为自己设限,让自己像机器一样迭代进步,贯穿着张一鸣的始终。始终自我要求,全力以赴,遇到问题拔高一层看待,不断挑战自己;看起来像是励志书的内容,但现实中鲜活的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到,如果这些特质被切实的具象化实现,将产生多大的能量。


普通人往往会给自己设定一个边界,觉得自己到此为止,这个事自己无法做到。这种想法在张一鸣身上似乎完全不会存在。他就像一个操作系统,不断更新自己,“改变和挑战自己也是人之所以为人最有意思的事情。”


最后

最后想简单讲一下价值观,毕竟这个命题过于庞大,本文只做一些浅层的触碰。


信息的流动效率一直是张一鸣创业的主旋律。而大家一直诟病的“信息茧房”因此产生,每个人看到的内容都是算法基于其爱好所推荐,使人在沉迷的过程中无法看到更大的世界;“低俗”也是许多人为头条贴上的标签。在与宋玮的对话中,宋玮便问到为什么头条的平台不通过内容来给予用户正确的引导。


而张一鸣的回应则是,对于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他无法给出高雅或庸俗的判断:


“历史上精英们一直在试图让大众拥有很高的精神追求,但社会整体从来没有达到过这个目标。少数精英追求效率,实现自我认知,他们活在现实中。但大部分人是需要围绕一个东西转的。不管这些东西是宗教、小说、爱情还是今日头条,用户是需要一些沉迷的,我不认为打德州、喝红酒和看八卦、视频有多大区别。”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马东和许知远在《十三邀》中的那次对话。许知远觉得时代有一种很明显的粗鄙化倾向,马东则不这么认为,马东认为历史上人类从来没有精致化过。以前的识字率只有5%,能够沉淀下来的东西自然会让人觉得精致。


而现在则不同,信息化普及之后,人们之间的交流鸿沟被打平,本质上追求娱乐的本能却从来没变过,于是会被精英们觉得“堕落”。正态分布是客观规律,想要打破这种规律,是否一定健康?谁也无法判断。


张一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分发的效率,从而提升整体社会的效率。至于用户会沉迷这件事,张一鸣可能并没有关注过。


让大家淹没在无穷信息的海洋中。但张一鸣完全没有觉得会有什么问题。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中立方,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能够对自己的情绪控制的很好。一个人控制自己太久,就会很难体会到那些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的心态。


正如一个过于强大的人,对于弱者的同情可能会变少。而这正是张一鸣不同于张小龙之处。如果让张小龙处在张一鸣的位置,可能就会诚惶诚恐的进行反思,太过高效的信息分发是否会带来过载等其他副作用了。


如果让他们两个分别构建一个国家,张一鸣应该是会构建一个规则化、流程化,自上而下约束极为严格的社会;而如果是张小龙,则可能会构建一个理想主义乌托邦式的自治社会。


正是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形态,而正是人性的复杂性,也让这两种产品态都可以发展的如此壮大。


创始人的底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种子,而技术发展的客观阶段、政策、用户的习惯则是环境,最终生出了公司产品这棵大树。随着公司的急剧发展,随着场景的越发复杂,张一鸣将会带领他的公司走向何方,这个未知让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