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品牌的聚时科技官网 中国品牌创新论坛

今年上半年,在遭受疫情冲击后,成都经济在短时间内实现反弹:上半年GDP达到8298.63亿元,同比增长0.6%。成都的经济韧性离不开其近年来的“重仓”新经济:据成都市统计局上半年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成都新经济新动能加快,新经济100家重点监测企业营收增长22.8%。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从沿海向腹地推进,发展新经济成为一大机遇。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所在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28日,以成都为主会场、香港、新加坡为分会场的“全球科技创新论坛”将在三地同步举行。本次论坛以“科技创新:新经济中竞争力的全球化”为主题,将汇聚全球大都市的科技领袖和金融领袖,共同探讨企业竞争力、全球化、科技创新等议题,制定科技领域国际合作议程,为成都新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成都照片ICphoto

新经济场景联动

促进三地深入交流探讨

据了解,本届全球科技创新论坛的亮点之一是成都、香港和新加坡的联动。届时,成都为主会场,香港、新加坡为分会场。三个场馆将为三地新经济企业打造场景展,展示新经济项目,营造创新氛围。我们将通过三地座谈和场景展示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各地新经济发展的深度交流。

同时,《南华早报》中国互联网报道将现场发布,揭示当前中国最大的趋势、最大的参与者和重点市场,将东西方思维模式融入讨论,探索科技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展望未来全球科技创新的新前景。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经济的“亚洲共振”将积极探索中国、欧洲、美国的科技产业,以及成都与香港和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科技创新和经贸交流方面的深度合作,在成都与亚太主要地区、东西方投资者和科技企业领袖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探索本土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相互依存和企业全球化战略。助力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增强集聚国际高端要素的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发展新经济动能,以科技创新提升城市发展动能。

成都照片ICphoto

给空间、给场景、给人才

成都新动能加速成势

从我国主要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新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注重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成都来说,新经济无疑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力的体现之一。截至2019年底,成都新经济企业已经达到36.6万户.根据财新智库与BBD联合发布的《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年7月数据,根据2020年7月新经济城市综合成本指数调整后的新经济总量排名,成都在国内城市中连续三个月排名前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事实上,今年成都在新经济发展领域产生了不少“大事件”:“成都先锋”、“远东生物”先后登陆科技创新板块;总投资约25亿元的成都超级计算中心正式揭牌;天府数字经济产业园、亚图快活电商总部、中科伟创全景地球园等69个新经济项目

势赋能,为制造业转型和新经济扩张提供持久动力。据成都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市共规划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54个,已导入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40家、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3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70余家、科创企业(团队)314家。


IC设计产业园鸟瞰图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需要场景。今年3月,成都对外宣布,将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和1000个新产品。截至9月25日,成都已举行6场“双千”发布会,已发布600个新场景和600个新产品,其中,前5场共释放投资需求超3500亿元。在成都,场景正在重塑城市社会空间形态,从产业功能区和社区向一个个场景单元转变。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人才是第一要义。从“吸引来”到“留下来”,成都编制出台《全市产业功能区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及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18条政策措施”和人才新政等政策。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看来,成都良好的引人、留人政策,不仅吸引着大量的“蓉漂”人才,更让很多本地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了“留下来”。“从数据上看,电子科大超过四成毕业生选择留在川内,以成都为主要工作区域。成都正成为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