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精神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创业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曾几何时,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以“创业精神”为由,要求员工无偿加班,并以工作量大为由,拒绝了所有的加薪申请。试问: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只是让员工用最少的工资做最多的工作?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

真正的创业精神绝对不同于你前老板说的“创业精神”。我来说说对“创业精神”的理解。

何为真正的创业精神?

创业是指创业者主观世界中的创业思想、观念、人格、意志、风格和品质。激情、热情、适应力、领导力和野心是创业的五大要素。

1.有远景——你看到的更远,你看到未来有一些机会,你愿意为他们努力,抓住这个机会创造客户。因为很多时候你的眼界会比别人长,你愿意和别人分享这些眼界,吸引有共同志向的人和你一起去做。如果你的共同愿景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他们愿意和你一起创业,而不管他们的薪水如何,那么这些人就会被你的愿景所吸引,相信这个愿景会有机会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并从中受益。

2.有冒险精神's的机会面前,通常会有问题阻挡它。

冒险意味着你愿意冒险,努力解决问题,一步步接近机会。需要不断拥抱变化,适应变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可能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有些问题目前可能解决不了,但你也会想办法努力克服,抓住这个机会。

另一种冒险是放弃以前成功的道路/成功的技术,重新开始或开发新技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敢于放弃之前的成功之路是一种冒险,因为新的道路可能不会再引领你走向成功,这是一种冒险。你之所以再次冒险,是因为旧的技术/产品/服务跟不上客户的需求,慢慢被客户抛弃,甚至让你陷入价格战的窘境。

比如柯达是最早发明胶卷的,也是最早发明数码相机的。这两项发明在当时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结局却不一样:胶片的发明让柯达慢慢做大,而数码相机的发明不想让那么多员工因为不敢放弃原来的胶片业务而失业。数码相机发明后,他们把它放在一边,没有抓住机会进行改造。结果柯达被客户和时代抛弃,走下坡路。

3.专注于为客户创造他们认可的价值,并愿意为之提供付费,而不是按员工的工作量多少来付费,却不关心客户买不买账。介绍了两个词:“个人能力(一个人擅长什么)”和“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客户认可并愿意为此付出)”。

个人能力,你有能力做任何事情,但这是客户愿意为此买单吗?不一定。起初,我别无选择,只能和你合作。此时你的个人能力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时间长了,竞争对手多了,你的能力没变,但是对方的能力比你强,成本比你低。很多客户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竞争对手,你的生意可能会一落千丈,但你的能力并没有改变。有什么变化?客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个人创造的价值,比如你开发你的服务和能力,优化成本,合理降低价格,而服务质量不下降的时候,客户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愿意为你创造的价格买单,这样客户就可以继续跟你走。另一种是你与客户进行战略深度合作,尽量为客户提供深度服务,从会计期间、人员配备、新产品/服务研发等方面与客户共同研究开发。探索之后,对服务/产品进行规模化,吸引同类型客户与你合作,也能产生客户愿意付出的价值。

这时,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在一家创业公司里,

,活多,事杂,见效果没这么快,这无疑中让你增加了工作量,而客户又是以结果产生的价值来买单,老板看到你付出的工作量,产生的价值效果很小,当然是不愿意给你加薪啦。如果你产出价值大,老板也不愿意给你加薪,那么这种也是存在的,这时你应该考虑一点老板找人来替换你的成本是多少,你离开这个环境后,在新环境里创造的价值会跟之前一样大吗?还是会更大?或者是没这么大呢?平台有时候就是放大器,大家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认可这使命但是更需要钱来填满自己的欲望,完全可以跳槽或者自己单干,来摆脱”工作量大却不加薪“的困境,要明白工作量大不代表就有功,客户愿意买单与付费的就是有功劳,工作量大但结果一般的只是感动了自己,不能为你加薪。


  • 4.有责任并且把相应责任担当起来。

先是对客户负责:很多时候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客户愿意付你提供的服务/产品付费,这时候你更应该要认真理解客户的需求,遇到问题就解决他,对客户负责;


其次是对员工负责:员工拼命为你干,为了服务好客户加班加点地工作,并且能研发出新的技术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时只要能创造出客户认可的价值,我们都要为员工考虑,毕竟还要养家,把生活过好,充实自己的能力,满足员工自己的虚荣感等,都要针对性地升职、加薪、赞赏、帮助他们成长、让他们在做事中得到成就感等


在把以上做到位后,我们还要对社会负责:传播有正向价值观的理念,并且自身检查,杜绝为了赚钱而做出有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事,宁可少赚一些、早点发现早点纠正过来,承担起企业在社会中相应的责任。


  • 5.知道不等于你能做到——执行为王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一个幻觉:你知道了,以为自己不出手则已经,一出手肯定能搞得的,你听得再多,那也只是别人的经验和分享,并且你与他所面临的环境与条件都不一样,很多时候都需要你亲自去体验,去执行,并且根据市场给你的反馈来做调整,而不是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与建议过来就用,使不上劲的时候,就认为是方法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