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多了,总想灵活学习运用。事实上,我总是向他们学习。
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我经常会面临团队中个人职能分工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我觉得自己要全身心投入到目前团队的核心和基础技术研究工作中;另一方面,总是认为在各种书籍中,前人说的是一个创业公司的CEO应该做什么,总之就是不要“陷进”公司的具体事情中,站出来看路,整合资源,找人才,多喝咖啡少做事等等。我的一些团队成员认为让我扎根并开展业务太浪费了。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基石,其他的一切都会以一无所有而告终,那么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事情呢?
最近想清理一下原始来源。本质上,从创业的角度,从我自己的实践认知,加上一些TRIZ的思考,我可以认真梳理这个“技术矛盾”。
首先,取势——唯有苟且红利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教师田璇说,“中国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这是历史车轮级的大趋势。这种说法的指导意义在于回忆起成功的核心机制是“敢死”“七分靠努力”的时代,估计已经不存在了。如今的“人口红利”早已被瓜分殆尽,只剩下“高墙深沟”无法打通,但真的还剩下“红利”。未来属于真正提高认知然后敢于去争取的人。我把这个观点作为我成功的核心机制,也就是说操作系统的升级方向对创业成功是正确的。
其次,明道——技术、制度、文化
有一部电视剧叫《天道》,改编自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近十年来,这是一部评论频率高于《亮剑》,仅次于《三国演义》的剧。它融合了文化、经济、哲学、商战和人性。所谓的认知改善,估计是从那时开始的,但用男主的话说,叫“文化属性不是人的意志转移的”。剧中的主人公丁元英被神化,以当代诸葛亮的风格存在。他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层次:技术、制度和文化”。
如果我说出来,我看不透社会。我可以通过“面向功能的搜索”看透创业。
创业十年,依次有三个层次:技术、制度、文化
今天,我想从我开始演示相反的顺序。为什么颠倒顺序?因为我写这些话的时候,就已经想明白这些道理了。就我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最低的水平是——技术水平,重要的事情最后再说。
文化:即使放在创业的维度,也还是不敢谈。听说是一家搞文化的一流企业。总之,我理解。
文化很重要,但是创业初级阶段,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核心领导班子以企业家创业者的高度要求自己,这个文化暂时够吃了。制度:大学没毕业就注册了一公司,给自己封了一个一把手的大官,从那时起,就应了本篇篇首的那句话:“ 书读多了,总想活学活用,实际每每都是套学套用。”不是说制度不重要,我最坚持的就是,公司什么阶段什么时候,都是“制度是老大”,全员都有,要遵守制度,要升级制度。但是呢?还并不是第一基石。
技术:对于创业来说,狭义的技术是生产技术,广义一点呢,是管理的技术,核心表现是赚钱的技术,什么意思?没有基础技术,就没有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就没有正现金流。谈什么制度?讲什么文化?这才是第一基石。
结论:透视创业的三个层面,技术、制度、文化都是基石,但是技术是第一基石,搞好了第一,才有第二基石制度和第三基石文化扎根的地方,若不然,制度和文化搞的再好,公司也要饿死。
大哥说:“未来社会是专家型企业家。”或许加上田轩老师这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变成了高质量增长”,正好可以再做个小结:“企业家们,能够从技术、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驱动发展的,即是专家型企业家”。举例子的不会,篇首那个矛盾,有点清晰了:“作为创业者,作为团队的领头羊,我经常面临个人在团队里职能分工的自我矛盾。”
最后,优术——体验、品质、成本
原创一句自己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文笔不好无比绕口的话:“创业者手里的创新的核心是三个层面:体验、品质、成本”。
第一讲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物美价廉、易于购买、还要买的爽,这个爽比如具有社交货币的商品价值!围绕这个需求,套用互联网行业的话,关键手法,就是关注用户体验。
第二讲经营,经营出效益,企业经营什么?围绕用户体验,核心关注品质和成本。不怎么好理解了,因为我不太会举例子,描述一下成长历程,便于表达,原来我写了三个词语:品质、成本、和效率,但是最后发现,效率最后呈现也是成本问题。所以我们的公司的组织架构,增加了汪洋总的品质委员会和晓伟总的成本委员会,因为我们认为,这就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体验、品质、成本,三个层面是创新的核心,以此作为出发点,很多创业路上的决策和取舍,就有了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