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到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几周前在某知名创业公司微信官方账号上看到一篇关于mobike女创始人胡玮炜的报道,久久不能平静。自行车共享的阶段性成功,如mobike,是有目共睹的。政府出面规范单车共享,就像当年的滴滴打车一样,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足以影响和改变一些既得利益者。但是,从如何积极引导企业家的角度来看,我还是有些疑惑:
1.文章中写道,作为一名记者,胡玮炜在记者梦的潮流下,非常努力地工作了10年。但是,因为她的编辑页面是汽车,汽车行业的品牌经理收入会比她高很多,这让胡玮炜觉得她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所以她离开了原来的财经媒体,开始创业,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这个社会发出了什么信号?记者的价值是以他的收入来衡量的,而不是他的专业和深度报道!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财富分配不均,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的情况。如果我们的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了企业家,身价过亿,心里不平衡,我们的国家未来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吗?
2.整篇文章也描述了胡玮炜在摩比克创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很多投行名人的帮助,但很少提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年轻创业者很容易认为创业主要是财务炒作,而不是安心做好产品,都是讲故事,尽快拿到钱才是捷径。不知道有多少有点创业梦的人被这样片面的创业激励文章伤害过。他们在模式还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就积极投入实施,期望靠一个漂亮的商业计划获得一大笔钱,烧尽投资人的钱,烧尽自己和团队的精力和信心。如果企业家用这种方法,我不知道创业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为了让中国的每个行业更有活力,更好地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政府近年来鼓励创业。在这里,我也分享一些关于创业和创新的看法。
我认为创业需要创新,创新不一定需要创业。
首先,创业要创新。因为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存在,中国很难做出大规模的平台产品,甚至很难做一个能够长久生存的移动客户端。中国市场已经从网吧模式发展到大规模服务器模式。不指望颠覆这两个超级服务器,而是在服务器上做一个即插即用的u盘,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由于我们进入了更专业、更细分的领域竞争,创新变得更加重要,而有见地的创新往往是创业公司成败的关键。即使她是像胡玮炜一样幸运的企业家,也应该从CES后“极客车”的创新理念出发,否则她无法打开成功之门。随着创业公司的增多,我看到更多的成功案例来自基于消费者使用洞察的创新产品,但遗憾的是,在广告行业,我看到创业公司在资本上更多的是一体化运作,很少看到好的产品或工具,或者新的广告传播模式。前一阶段,接触深圳兔秀创始人让我眼前一亮。这位年轻的创始人虽然不是广告行业出身,但他生产了一款我认为未来可能会通过产品设计和迭代改变整个行业的产品。短短一年时间,兔秀的用户发展迅速,让我深刻认识到创业过程中创新的重要性。
其次,创新不一定需要创业。这个社会不会到处都是创业企业,因为创业企业虽然活跃,但由于结构不稳定,很难长期支撑一个领域的发展。因此,创业公司与现有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公司的结合,在我看来是一种良性的资源交流和共享模式。以李川的发展为例,我们拥有大量的行业优质客户,具有挑战性的内部管理考核体系和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我
们的缺点是,在新业务模式的发展上不够灵活快速,在人员的评估和奖惩机制上比较老套。于是,传立就开始打开自己的资源平台,广泛的跟外部公司合作,这样在给创业公司带来生意机会的同时,给自己带来了产品创新的活力。例如,传立在北京、杭州、广州、上海等城市都有一些电商的合作伙伴,这些电商供应商了解中国市场,建立了创新的服务方式,电商工具等等,这些都很好的为传立带来了好的模式,同时传立的客户也给这些供应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样的事情传立也正在social、科技营销等方向上推进。这就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公司跟创业公司互惠合作的好处。因此,如果你愿意在大平台上做好创新这件事情,那就要积极的表达和实施自己的想法,对于能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益处的员工,自然老板也会给到合适的收益。
前一阶段,我有一个很看好的年轻人跳槽去了互联网产业公司。因为我一直知道他心中有一个创业梦想,于是鼓励其尽早创业。虽然说创业不分早晚,但是,在舒适的大平台上待的越久,越难下定决心去创业,对外面复杂环境的适应力也越差。我认为创业更多是一种实践和锻炼,而不是挂在嘴上的几个idea。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是从跌倒中学习和成长的,所谓去一个离创业感觉更近一点的公司,就对自己未来创业决心有帮助,那是一个美好的想象而已。
如果,心中一直有一个创业梦,那就赶紧付出与行动吧。否则,就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做好创新的工作。如果两者都不选择,那就不要羡慕这些创业者或者创新者所得到的回报,因为你无法想象他们付出了多少!
传立媒体 MPOWER首席运营官
《中国广告》特约撰稿人 周斌K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