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很多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种现象很普遍吗?接下来,石将带大家一探究竟。
01 “打工”现象出现有其根本原因
首先,导师能给予研究生大量的、各方面的帮助,直接影响读研,甚至不仅是读研。依靠家里的父母、外面的朋友和研究生导师。无论研究生有多优秀,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对他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生为考研付出了很多,也会珍惜考研的机会。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导师的偏好。不仅如此,研究生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往往可以求助于导师。虽然他们不能说“一日为师,一生为父”,但导师能给予研究生的帮助,真的是持久而长久的。如果读研期间和导师关系紧张,只能下班后靠自己。相反,你的导师可以通过他的人脉帮助学生就业和发展。
其次,研究生和导师对自我认同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正是因为很多研究生认为自己要抱导师的“大腿”,自己的读研之路会相对顺畅,所以尽可能的请导师。这也说明研究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正确,把自己放在了卑微和被动的一面;但是有些导师,凭借自己对研究生毕业权力的掌握,让研究生做不应该由他们做的事情,泛化自己的权利,让研究生处处对他们唯唯诺诺,实在令人痛心。
此外,研究生觉得自己卑微,导师的权利泛化。在家里压力很大的研究生中更为突出。一方面可以为导师获得一些微薄的补贴,另一方面可以赢得导师的青睐,率先获得奖学金,可以为贫困研究生减轻许多家庭负担。
研究生的学分、奖学金等也会受到导师的直接影响。
02 “打工”现象也受客观因素影响
影响这一现象的因素之一,便是专业的类别。非常依赖导师, 理工领域研究生.勤奋的工科研究生需要经常泡在实验室里。工科专业有很多项目和科目。一些有能力的导师可以拿到很多项目,甚至和外面的企业合作拿到一些商业应用项目。等你拿到了,你会给你的学生,给他们一些补贴等等。导师成为“项目老板”,学生为导师工作,这似乎形成了师生之间的“雇佣关系”。学生们经常称导师为“老板”。学生把导师当成“老板”并不罕见,这在工科专业已经“流行”多年。
在尤其是工科研究生,几乎没有这种“雇佣关系”。导师能得到的话题往往很少。即使有题目要做,研究生也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整理思路,查资料,找资料,搜文献,做计算,写论文等。一般来说不是很讨厌,没必要泡实验室,导师也没有太多机会给学生太多补贴,所以往往是一种“正常”。
人文社科类专业
在做一个项目或课题的过程中,导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存在事实上的“雇佣关系”,学生是否被“压榨”,往往受导师个人素质的影响。有些素养差的导师一边学习一边把学生当成给老师做杂务的工具,让你做与学术研究无关的杂货,这样你就不用担心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会受到影响。
影响因素之二,是导师个人的素养。
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称研究生为“兼职”,反映了部分导师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甚至工具的现实。师生关系异化为雇佣关系,“打工”现象的启示与建议
犯。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的,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界限,公私不分、学术和生活不分,是不可取的。以“老板”自居的老师容易以学生为工具,而放松培养学生成为独立专业人才的责任。学生如果认为老师是“老板”,容易把自己的训练和工作当成是给老师打工,让自己缺乏自主性。我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学生和导师工作,而不是为导师工作。针对这种师生关系畸形的现象,诗远君有一些建议:
1.应当对导师与研究生的权利义务界定进行细化,明确化。当前导师与研究生权利义务的模糊性,为师生关系的异化埋下了隐患,如果对师生双方的权责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建立导师与研究生的相处原则,能够有效地抑制师生关系的异化。
2.高校应当加强对师生关系的引导和监管。可以通过规范师生相处的行为原则,设立专门的部门将其贯彻落实,收集导师和研究生的反馈和检举,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帮助。
3.对导师能力的考核应当回应“育人”主旨。在对导师能力水平的考核上,不仅要看重导师做出的成绩,也需要注重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避免导师因过分追求课题、项目数量而损害学生的权益,要让学术回归学术、让教育回到“育人”的宗旨。
4.导师和研究生自身应当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科研的道路的确不平坦,但导师不应以公谋私,研究生也要自尊自信,不能把自己置于被动的、卑微的地位上,导师与研究生相互尊重,共度难关,才能把学术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