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关于返乡下乡的笔记,这些笔记会成为网络上的“爆款”。虽然故事千差万别,但吐槽的内容基本围绕着家乡礼俗秩序的消失、春节期间赌博的盛行、高价婚姻的沉重负担。
今年,由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博士王撰写的《我们回家究竟是为了什么?》在春节期间迅速走红。在这份返乡笔记中,他提到农村年轻人的婚姻受到农村物质的压迫和攀比的上升趋势。
2016年,江西省萍乡市CPPCC办事处副主任齐玉清在春节期间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位80后干部的回乡随笔》的文章,描述了作者春节返乡时看到的赌博和民俗风情的变化。文章还引用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一对在浙江打工的夫妻,终于攒下了4万元回家过年。回村后,两天就亏了3万元。
这些坏习惯有的在农村,如高价结婚、赌博、红白事、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一年四季都有积累,有的已经越来越严重,这可以说已经压倒了很多普通人。
面对陋习,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尧治河村曾制定了称为“最牛村规”的 《尧治河村婚丧喜事管理办法》 ,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2014年7月,经与村民广泛协商,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形成决议,出台了严格限制使用烟酒价格的措施。
《最牛村规民约》在2014年颁布之初就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专家认为,村民的私生活受到村规民约的制约,突破了底线。
尧治河村党委书记、主任孙在谈及制定村规民约的初衷时说,“这两年,铺张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我1岁的时候,我也处理葡萄酒,在12岁的时候,在48岁的时候.有50张桌子,几百张桌子,有些桌子能放7天。人情的普及越来越强,每个家庭每年送出的礼物超过2.5万份。我们只是想打破这种糟糕的氛围。”
那么,两年多过去了,这条村规民约是如何实施的呢?
2月4日,滴水岩社区村民徐念青正在为婆婆办理丧事。他递过来的香烟每包10元。餐桌上的酒是用玉米酿造的,市场上卖一斤30元。
村民王章华去年年底搬进了龙门口社区的别墅。他被邀请从6元起抽一包烟,从20元起喝一斤自制酒。他正和两个村民在自家门口的方桌旁斗地主。在三个人面前,他们每人堆了一叠一元钱的钞票。“我们小打小闹,大过年的,做了个好节目,纯粹是娱乐。”
周国庆为尧治河集团安全环保监察大队队长。他住在王章华隔壁,去年年底搬了家。没有客人被邀请。
由此可见,尧治河村在争议中实施的“最牛村规民约”取得了一定成效。
边肖认为,无论争议有多大,直治河村的“最牛村规”起码遏制了农村的一些不良现象,有不错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