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团队的分工,雷军初期创业团队

初创企业几乎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找不到合适的合伙人,找到合适的又留不住。对此,雷军分享了自己在小米初期如何解决“找人”和“留人”的难题。

 

一、创业初期如何找人?

当第一部安卓手机出现时,我强烈地感觉到安卓可以重现PC打败Mac的场景。所以我决定做一部手机。虽然之前没有从事过五金行业,但我不想错过未来十年中国的机会。

四十多岁,我又一次回到了创业的道路上。2010年4月6日,在银谷大厦807室,14个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小米踏上了征程。

但是,就像一个长期在手机行业外观望的人,当他真正踏入这条河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完全融入过去的辉煌,仍然会遇到很多创业者无法克服的“痛苦”。

第一个是找人。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很难找到优秀的人。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方法:

小米在一、花足够的时间找人,至少 70%;,二、把现有的产品和业务做好,展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筑巢引凤!,成立初期规模较小,甚至没有产品。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如何获得对方的信任?所以前六个月,我80%的时间都在找人。虽然我是一个连环创业者,但是我从来没有玩过硬件,最难做的就是做一个优秀的硬件工程师。

我的做法其实挺“笨”的,就是用坚韧。我在excel里列了一长串,然后一个一个讲。我有一个观点,要用最优秀的人,在核心人才上,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去寻找。这些优秀的人大多都有所成就,你得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为什么要放弃现在的一切,和你一起做一些看似“疯狂”的事情?

那时候,我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人。我告诉每个人我是谁,我做了什么,我想找到谁。你能给我一个见面谈谈的机会吗?

因此,失败率非常高。每天都迫不及待地聊到晚上一两点,却还是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这是一种很大的煎熬。但我相信事情是人为的,企业家招不到人才,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

为了找到一个非常资深优秀的硬件工程师,我接连打了90多个电话。为了说服他加入小米,我们几个合作伙伴轮流和他沟通了12个小时。

当时,他没有创业的决心。他从来不相信小米模式能盈利。后来我开玩笑问他:“你觉得你钱多还是我钱多?”他说,你当然有更多的钱,所以我对他说:“那意味着我会比你赚更多的钱。我们之间最好分工合作。你负责产品,我负责赚钱。”最后他“印象深刻”。

为了找到硬件负责人,我们几个合作伙伴和应聘者谈了两个月,进展非常缓慢。也有人找“经纪人”跟我们谈判,不仅要求更高的选择权,还提供比现在大公司更好的利益。有一次我们聊到凌晨,我们都快崩溃了。

中间有一个比较理想的人选,每周讲5次,平均每次10个小时,来回讲3个月,一共17、8次。最后一刻,这个人“不在乎”股票,但我失望了,发现他没有创业精神,不是我想要的那种人。

我找人有两个要素:

一、要最专业。小米的合伙人都是各管各的,可以保证整个决策非常快。我想把我的生意托付给你,你应该能取得真正的成就。二、要最合适。主要意味着要有创业的心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极度热爱,有共同的愿景,这样才会有强大的动力。

nt-size:15px;">三个月的时间里,我见了超过 100 位做硬件的人选,终于找到了负责硬件的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博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本来打算谈两个小时,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但一见如故,一直谈到了晚上12点。


后来,他告诉我,愿意加入小米的最后一锤子推力,是我跟他说,必要的时候,我可以去站柜台卖手机。所以,创始人到底有多想做成一件事情,在聊的过程中对方也在判断。


如果你没有我那么多名单可以聊,你可以先问问自己,你最希望自己的合伙人是哪个公司的人,然后就去那个公司楼下咖啡厅等着,看到人就拉进来聊,总能找到你想要的人。我以前还用到过一个“笨办法”,到处请教“你认为谁最棒”,问了一圈下来,就有名单了。


找人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是不顺的。但不能因为怕浪费时间,就不竭尽所能去找。我每天都要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招募人才,前 100 名员工每名员工入职我都是亲自见面并沟通的。这样招进来的人,都是真正干活的人,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非常有热情,会有一种真刀实枪的行动和执行。


二、如何留住核心人才?

1、打造利益共同体

有竞争力的报酬并不等于重金、高薪,我定了一套组合方案。邀请任何人加入的时候会给三个选择条件,他们可以随便选择:


  • 第一,你可以选择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
  • 第二,你可以选择2/3的报酬,然后拿一部分股票;
  • 第三,你可以选择1/3的报酬,然后拿更多的股票。

实际情况是:有10%的人选择了第一和第三种工资形式,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种,小米工资“2/3的报酬”也是不低的数字,足够员工照顾生活,因为他们持有股票,非常乐意与创业公司一起奋斗,共同成长,战斗力也会很足。


而小米初期的员工,每个都投了钱,大家是真正破釜沉舟地愿意去参与创业。所以当时我每天都“战战兢兢”,因为每个员工都可以到办公室去问“雷总我们公司办的怎么样了?”但也因为这样,大家花自己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会轻松把钱打水漂。 


2、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努力去营造一个中高端人才的环境,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创业公司都清楚人才重要,所以很重视内部培训和提升,但是往往做不好。


我觉得主要问题是没有设置专项的培训费。没有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部不会当成专门的事情来做,也没有办法引进好的讲师和好的课程。落实培训工作,必须有专门的预算和专人负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企业有绵绵不断的执行力、创造力。

3、用人,要懂得包容

大多创业者找到人以后,会有一个新问题出现。企业在发展,你追求的目标比你现在的能力总是要高一些,你会发现,很多岗位的人都不合适,同时又付不起很高的价钱来请人,只好小马拉大车。


我本人最开始是做技术的,转换成管理者的过程之中,我自己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学会宽容。在你的眼光看来,你要容忍下属现在的能力和他身上一些不完美的东西,然后告诉他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再通过学习和培训帮助他提升能力。


在创业型的企业里面,找问题实在是太容易了。那么反过来呢?是不是能够一眼就看到这个小企业身上,或者这个人身上的优点?小马能够拉大车,我觉得核心就是宽容,要拿放大镜看他的优点。


光看到这个人有学习能力还不够,关键还得给他足够的培训和方向指导,一步一步让他提升能力去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