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液中蛋白质(多为小分子量蛋白质)含量很少,每日排泄量不足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阴性。当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时,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来检测,这就是所谓的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称为大量蛋白尿。
正常人尿中蛋白质常规定性试验为阴性,定量试验为0 ~ 80 mg/l,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是多种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的治疗原则必须是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控制蛋白尿。
蛋白尿的病因有哪些?
1.肾脏及尿路疾病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IgA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各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损伤、肾淀粉样变等。
尿路感染;
急慢性间质性肾炎。
点击「链接」进行尿路感染患病风险自测评估2.血液系统疾病
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等。3.遗传性疾病
阿尔波特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等。
出现蛋白尿,应该做哪些进一步的检查
一、体检1.通过目测可以知道是否有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皮疹、蝴蝶红斑和关节畸形等。
2.触诊,可以知道面部和下肢、肝脾是否有水肿,
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9875868" qid="6527573790359033095" mention-index="0">腹部包块及淋巴结肿大。3.叩诊,叩诊可以发现肾区叩击痛,有助于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尿常规检查是筛选蛋白尿的必查项目。尿沉渣检查可了解有无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尿沉渣检查对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血常规,可判断有无感染,了解血液系统是否有损伤,有助于寻找蛋白尿病因。
3.血生化检查,血生化检查包括血浆蛋白含量测定、血糖测定、血脂测定等,可以了解有无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4.自身抗体测定,自身抗体测定可以为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依据。
5.肝功能,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测定、谷草转氨酶测定等,可以了解患者肝脏功能有无异常,帮助排查有关疾病。
6.肾功能,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等,可以了解肾功能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B超是重要的筛查方法,主要观察肾脏大小及结构,有助于肾脏疾病的鉴别诊断。
2.CT,CT可显示肾脏大小、轮廓、结石、肾积水、肾实质病变及肾实质剩余情况,为肿瘤诊断提供直接依据。增强造影可了解肾脏功能,对于急性肾损伤诊断有重要意义。
3.静脉肾盂造影,泌尿系统常用的检査方法,可以良好地显示肾盂、输尿管、膀胱的形态,对诊断肾盂积水及积水的原因,泌尿系统结石、囊肿、畸形和尿路上皮肿瘤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肾脏组织病理检查是明确蛋白尿的诊断金标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0.5克的患者,一般建议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