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的表达形式和内容日益广泛,各种平台上呈现了许多生活场景和专业场景,一些大中小学教师也成为活跃的短视频用户,记录班级学习或呈现个人工作生活。
在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究院德育系德育研究员马琰看来,合理使用短视频这种学生喜欢的新形式,不仅有助于拉近师生关系,也是进行德育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有力工具。
马琰的许多教师朋友使用Tik Tok和其他应用程序记录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虽然学生很少创作,但短视频短而快,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因此,他们通常通过短视频学习和放松。
在媒体渠道畅通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媒体渠道,服务于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马琰看到一些老师对学生的热心举动拍照,为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视频等等,还在班会上播放这些学生的正能量举动。“这是在实践中开展的一次丰富多彩的同伴教育,使德育脱离了理性灌输,效果特别好。”
马琰还通过短视频见证了一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一个老师毕业的时候,会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做一个记录,在课堂上播放,和学生一起流泪。这种精神上的冲击非常震撼,也向学生表明了老师的意图。"
教育需要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有的老师通过短视频平台做了很好的示范,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班级集体教育、个别教育、活跃班级活动。“如果学生有Tik Tok,鼓励老师注意。通过这几分钟的Tik Tok,可以触摸到孩子当时的心情和他的爱好是什么。这是为了充分了解孩子,甚至找出他内心的密码。”
“目前,很多80后、90后教师都是在素质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精通各种琴棋书画,使用新媒体得心应手。他们在Tik Tok等平台上展示自己,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仅仅是教数学公式、考诗歌朗诵的长辈,更是自己的朋友和知音,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马琰认为,这是一种无声的素质教育。“我在课堂上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是用行动告诉学生,不仅要合理安排时间,还要尝试丰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