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食品行业创业故事

很多年轻人对自主创业很神往,那意味着挑战、智慧、财富、价值。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食品行业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食品行业创业故事1:不当白领当农民,80后女大学生养龙虾

宝山区罗泾镇农业创业园里的小老板马兰最近心情很好:她养殖的澳洲龙虾长势喜人,大部分龙虾都养到了二三两,再过几个月,养到六七两的时候,这些龙虾就能向市场销售了。很难想象,这位在养殖园忙前忙后的小老板,竟是位毕业于名牌高校的80后女大学生。日前,宝山区罗泾镇农业创业园正式揭牌成立。马兰对自己的兰兰水产养殖园更是充满了信心。

  80后女大学生养龙虾

2006年,马兰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在宝山罗泾镇的一个村委会工作。2009年,她工作两年期满后,正好罗泾镇开办了农业创业园,提供了一个创业平台,还有不少创业优惠政策。原本就有创业想法的马兰,大胆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她从平日的观察中发现,现在人们都喜欢吃绿色食品,注重营养搭配,种植养殖业有一定的市场,无奈她从未接触过这个行业,空有想法却无从下手。幸运的是,马兰从罗泾镇开业指导专家王一瑜那里得到了帮助,王一瑜长期从事农副产品产销,对种植养殖也有丰富的经验。在他的介绍指导下,马兰决定养殖澳洲龙虾。

然而,她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今年年初刚开始创业时,因为养殖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第一批养的澳洲龙虾全被冻死了&;&;而对于这一批新的龙虾,这位80后的大学生创业者信心十足,现在有了养殖经验,还有技术保证,这批一定能养成功,实现销售!

目前马兰已经在罗泾镇农业创业园成功创办了兰兰水产养殖园,主要养殖澳洲龙虾。资金上,她招用了当地的4名失地农民作饲养员,按政策享受社保费补贴,今年农业创业园租金全免,又给马兰省下了场地成本;技术上,她聘请了华师大生物系的老师担任技术指导员;经营管理上,宝山区开业指导中心、罗泾镇社会事务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来到农业园询问她的养殖情况、创业中的困难,并给予她指导和帮助。有了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创业很安心,也有信心。马兰从容、坚定地说。

  13个创业场地各具特色

今年年初,本市出台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创业场地缺乏一直是困扰宝山区创业的大问题。宝山区通过出台实施有区域特色的创业政策、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不同类型的创业场地、深化创业指导服务等多项措施,在全市率先实现每个街镇有至少一个创业场地,12个街镇共完成13个创业场地的开发,呈现出地区特色鲜明、业态层次丰富、人群适应面广的特点。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底,宝山区累计帮助成功创业807人。

食品行业创业故事2:刘思源:90后小鲜肉掘金阿拉迪小切糕

一提到切糕,你会想到用核桃仁、葡萄干、芝麻、玉米饴等原料熬制而成的西域美食,但真正吃过的人并不多。90后襄阳小伙刘思源为了让美味平价的正宗西域小切糕成为大众小吃,奋斗了整整3年。

他和团队里同样年轻的90后小伙伴,凭借着自主研发的阿拉迪小切糕在2015年湖北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夺得了初创组冠军。

  当小鲜肉爱上小切糕

春夏是休闲食品的旺季,刘思源和小伙伴们也格外忙碌。周末时,他带着几十盒阿拉迪小切糕在武商襄城购物广场的超市里试销。穿着萌哒哒真空外套的阿拉迪小切糕让人眼前一亮,顾客没见过,更没吃过,好奇地驻足观望。

此前在襄阳,市民们见到的都是商贩用推车沿街出售的大块切糕,有需要就切下一块论斤卖。可这是一款改良后的全新产品,刘思源和小伙伴们不知道市场如何,更不知道如何定价。因此,只要有顾客驻足试销台,他们就会马上推介:这有一款正宗西域小切糕,您愿意购买尝一尝吗?

顾客们肯定地回复后,让已为阿拉迪小切糕奋斗了整整3年的刘思源极为高兴。

试吃之后,许多顾客直接付钱买走切糕。顾客给出的心理价位在30元至50元/盒,而我们预售价是39.8元一盒。刘思源对市场的判断相当敏锐。

  作为一枚小鲜肉,怎么会爱上女孩子喜欢的甜点切糕?

切糕王子新闻激发灵感

2012年,一则新闻吸引了正上大学的刘思源的眼球,长沙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勤工俭学,在互联网上卖切糕,生意非常红火,被网友称为切糕王子,一下子成了明星。不过,刘思源的关注点是也能做成大生意的切糕。

事实上,刘思源并非突发奇想,他在大学里就是个创业达人,开了好几个小公司,头脑灵活,嗅觉敏锐。从切糕王子的创业故事中,他嗅到了商机,我联系上了长沙切糕王子,谈到我也想做切糕的想法。他建议我去西部走走,看看正宗的切糕。

于是,2013年刘思源趁寒暑假去了西部大城市两趟,找到当地制作切糕的老艺人,走进家庭作坊看制作过程。此外,他也找到当地知名的切糕专卖店,现场观看制作工艺。

  改良西域美食大赛夺冠

在考察市场的过程中,刘思源一直在思索:作为西域传统美食,切糕很受当地人欢迎,但为何没能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通过不断试吃和了解切糕制作工艺,他最终确定了把切糕改小、切薄,做成小包装;提高果仁含量,降低糖分的比例的改良思路。确定创业方向后,刘思源和4名与自己同龄的90后开始了追梦之旅,他们成立了湖北襄阳阿拉迪食品科技开发公司,五位合伙人之前都曾创办过公司,也都是资深吃货。

历经3年的研发,每块10克左右的真空小包装、干净卫生、更适合大众消费的阿拉迪小切糕在今年新鲜出炉。据悉,小切糕一出生,就吸引了40多位全国各地的微商代理加盟。加上苏宁网店和淘宝网店,我们的重点销售渠道已经就位。刘思源这样介绍。

不过,刘思源的野心很大,未来,我希望切糕能像大白兔奶糖一样成为消费者的手边零食,让所有人尝到正宗的西域风味美食。

事实上,阿拉迪小切糕正式面世前,就凭借着出色的创意和产品的口感获得评委的青睐,战胜了200多个对手,拿下了2015年湖北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大赛初创组第一名。

食品行业创业故事3:小蹄大作李功福:烤猪蹄也可以做到估值一亿

卖烤猪蹄算是我的副业。我的本职工作是中科院电子所助理研究员,主要做军工方面的研制,侦查雷达、侦察卫星、无人机都是我们的涉猎范围。不过很快我会全职出来卖烤猪蹄。现在我觉得,烤猪蹄这门生意可以做到更大,就差一个平台、一个店,把我的想法和所有的精力都押上,让它爆发。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五道口附近寻找合适的第二家店面,但一店难求。

因为家庭因素,我很早就开始自己赚钱。小时候,妈妈用荷叶把吃剩的猪蹄包起来,类似叫化鸡那样做,味道很好,我一直记得。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读研期间,我发现烧烤很受欢迎,女生又特别喜欢猪蹄,但市面上的工艺不是煮就是卤,没人用烤的。当时学校后门也有一个卖烤猪蹄的,做法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但销量很好。那时我想,没准按照我的方法来做更有市场。

腌制、卤、是烤前的必备步骤,否则生猪蹄很难入味。为了学习这门技巧,我去烧烤店、卤肉店打杂,洗碗、扫地,看他们配料。每天偷学一点,晚上借同学家的房子再自己调试。导师和同学都是我的试验用户。经过一百多次反复试验,口感慢慢定型,大家都说我可以去外边摆摊了,导师也很支持,给我4000块启动资金。那段时间我一个人做,每天早上骑摩托车两小时到市场进货,100斤猪蹄全靠我自己处理,给猪蹄破壳之后再除毛。

我们学校在成都也算有名气,一个成电的研究生在校门口摆地摊,没少遭到质疑,多少双眼睛看着。常听到很多家长在我面前议论:我的小孩就在里面上学,他现在摆地摊,我的孩子以后怎么办?那时我每天推餐车在校门口卖货,还要常常躲城管。被城管追过几次后,我也在想要不要放弃。但既然已经出来了,钱又是老师给的,我还没做成就回去怎么交代。

后来机缘巧合,我结识了一名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他建议我到上海创业,并以他的名义申请代理基金。这一下子申请了10万,等资金到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因为钱不多,我们当时在松江租了一个最偏僻的店铺。以前我一直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看来是错的。

我和他说,我们去赌一把,把店面搬到路边试试。结果搬出去没几天,销量就直线上涨,不到一个星期卖出1000多只猪蹄。大家慢慢口耳相传,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后来拍客发现了我们,把我们的视频上传到优酷,叫放弃白领身份去路边卖烤猪蹄,一天的点击量突破40多万。

接着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也找过来,那段时间每天都在应付这些东西。上海人对吃很挑剔,这一方面促使我们精进工艺,一方面为我们奠定了口碑。但2013年春天,上海出现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和禽流感,人人谈猪色变,我们的生意没法做了。6月我答辩结束,工作敲定在中科院,就离开上海来到北京。

到中科院大概是我最保守的选择,如果签到西安、武汉,我可能会去搞卫星和核潜艇,待遇也比北京好。尽管来北京什么都没有,但还是觉得自己可以闯一闯。入职中科院后,我白天上班,下班就继续忙活自己这摊生意。

和以往一样,我们的猪蹄都是加工好的半成品再去烧烤,我现在考虑尽量不要依靠厨师,尽可能和厨师剥离关系。只是现在我们的供应链还不完善,单一店面可以,一旦开始规模复制,就要考虑中央厨房或加工、代工厂,这些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能力。

这几年,我总共卖出了30万只猪蹄。如果想赚快钱,也许早就开始就做加盟了,之所以没走这一步,是因为我想做长久一点。营销和宣传手段的运用也一样,如果不是基于产品本身,做宣传会死得很快,相当于空中架楼。不管怎么宣传,最终还要回归到产品本身。过度营销的模式也只有在北京会成功,因为这有数以百万计的流动人口,不用考虑二次购买就能盈利,但并不适用其它城市。

我们五道口店面大概三平米,只有三名服务员。之前还有小蹄大作的牌子,但城管觉得我们这个招牌不合格,拆掉了。我也想知道没有招牌的情况下会对我们营业有多大影响,结果发现大家照样排队。我们团购量很大,在大众点评是五星店铺,海淀区排名第一。

最高峰时,我们每天能卖500只猪蹄。不过我仍想把生意做大一点,这个时代已经不能用传统思维做生意了,现在讲究单点突破。阿里巴巴、腾讯都是靠一款产品打品牌,后面做大、做出名气,什么都能尝试。一面玻璃一个拳头打下去,可能不会破,但单点打过去很容易突破,我们也想靠烤猪蹄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有了个人知名度后,再把我的企业文化给推出去,立一杆旗,吸引有想法的人过来。

之前我担心别人抄袭,但现在我的思路已经完全不同了。顾客花13块钱来我这里,他想象中的猪蹄应该是怎样的,我大概可以猜到,不外乎是干净、味道好。之后我想做的事情是顾客花了13块钱之后,不仅买到意想之中的东西,还有更多他想不到的,这可能是产品背后的故事或是店里的装修风格。我卖的不仅仅是烤猪蹄。未来我们要抓住大学生这一块市场,以后我宣传或表达的,一定是能正面影响大学生灵魂的东西。

烤猪蹄是个没有壁垒的生意,竞争对手的加入,让我不得不加快融资和转型的速度。我们有了竞争压力,每天下班的时间推迟了个把小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做其他产品的技术储备,只差一个好团队。最近也有投资人找到我,但他们都更看重团队,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搭建。下半年我挖来一位老同学和我一起创业,他曾是杭州九阳豆浆机的区域经理。毕竟小吃生命周期有限,受众群体也是有限,我希望加快步伐,在大浪淘沙前做出自己的品牌,然后转型到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