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巡是每个皇帝都喜欢做的事,要说到其中最受欢迎的地点,山东肯定是其中之一。不仅因为泰山坐落在齐鲁大地上,更因为这里是有名的孔孟之乡,不少君王都尊崇儒家学说,所以要来这里拜谒孔庙,康熙就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康熙一生多次途经孔子故乡曲阜,顺治时期曾把孔子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康熙路过曲阜时理所应当要来祭奠一下。
有一次康熙路过曲阜,按照惯例来到孔庙准备拜一拜孔圣人,一般来说这种祭奠也就是走走过场,众人心中也都是明镜,所以大家也就按照往常一样准备。然而康熙这回却让众人大吃一惊,只见他对着孔子的圣像又拜又叩,行起了三拜九叩大礼。这一下可吓坏了大家,因为康熙贵为一国之君,只有别人给他下跪的道理,他向别人行这么大的礼还是头一回。眼看天子下跪可不是小事,万一康熙事后反悔,当时在场的人都要受牵连。
不过随后康熙的行为让大家的心放了下来,因为他行完礼之后就开始诵读祭文,原来刚才的大礼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尊敬。读完祭文之后康熙又来到孔林,看样子似乎又要在孔子的墓前祭拜一下。众臣子一时间也不知道皇帝抽的什么风,怎么突然对孔子这么尊敬了,对圣像尊重也就算了,还要对墓碑行礼。殊不知康熙这是看准了儒家文化对江山的影响,因为当时虽然是满清统治,但国家主体还是汉人,而汉人向来都推崇儒家文化。康熙这么做也是为了笼人心和方便统治。
然而当康熙准备在孔子墓前行礼时突然又开始踌躇起来,这时祭拜的礼乐都响起来了,他却尴尬地一动不动,这一下后面的人又愣了,心想皇上这又是怎么了?可是大家敢想又不敢问,生怕说错什么触怒了龙颜。就在这时一个大臣终于看破了康熙所想,他和管事商量了一下,让他借故把康熙引到一边。自己则向宫女借了一条黄布蒙在了墓碑上,恰好盖住了一个字。当皇上回来的时候,看见墓碑上的字二话不说立刻下跪行礼,这让周围的官员跟迷惑了,在皇上忙活完之后,他们纷纷去询问那位盖布的大臣。
这个大臣也不藏拙,直接说出了原因:康熙本意就是来祭拜孔子墓,但他看到墓碑上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而自己是皇帝,岂有给王下跪的道理?于是这位大臣才急中生智,用一块布盖住了后面的王字,改成了先师。这下正好符合康熙跪师不跪王的想法,所以康熙回来之后才会二话不说直接下跪!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所以现在孔子墓上的王字才会被墙挡住,成了大成至圣文宣干,就是因为帝王跪师不跪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