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注:由于华为购买的鸿蒙系统商标仍处于“驳回复审阶段”,华为发布的唯一鸿蒙系统操作系统为“鸿蒙系统”。
正式的名字,没有中文名字。_
最近几天,一些网友又因为华为的鸿蒙系统吵架了。
鉴于有些穷朋友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差评君》在这里为前一集做铺垫:
众所周知,上周二华为正式发布了操作系统鸿蒙系统2.0,名为“一生一世万物统一”。
相信很多拿着华为手机的穷朋友已经用过了。
近两年来,鸿蒙系统没有被正式推上手机,这让大家开始质疑华为的能力。此次发布后,华为用产品证明了自己。
不说别的,这套超级终端多屏协同真的很好用。
因此,这种嘈杂的事情与鸿蒙系统2.0本身的性能无关。这次让大家吵架的是华为在发布会后的做法:
几天前,华为轮值主席徐志军在内部发布了一封名为《"华为已经捐献了鸿蒙的全部基础能力"》的电子邮件。
相应地,鸿蒙系统所属的开源项目“OpenHarmony”中的代码也更新到了2.0测试版。
但是,华为的行为又被发现了:因为华为的开源“OpenHarmony”(以鸿蒙系统的名字命名)和鸿蒙系统在上周(鸿蒙系统)的发布会上发布的,
OS)不是一个东西。
最直观的例子之一是,与华为手机上的鸿蒙系统相比,这款OpenHarmony无法运行微信、QQ等安卓应用。
,界面不如发布会上的版本,滑动时看起来也不是很流畅。
只是看起来有点像蛋糕胚和成品蛋糕:一个是半成品,一个是完整的。
于是,一些小伙伴开始调侃华为,说这一波行为是“自己藏代码”、“开源,但不是完全开源”,是“没有遵守开源最初的承诺”。
有人想出阴谋论,说华为利用发布会吸引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上车,大家上车后发现代码有缺陷。这时,他们不得不跑回去,向华为索要完整的代码。
所以华为可以依靠这种肮脏的手段来稳固自己行业老大的地位。
Emmmm确实,华为捐赠的“OpenHarmony”和上周发布会上发布的“鸿蒙系统”有区别。
但最好接受你的脑洞,因为这个故事的背后远没有有些小伙伴想象的那么黑暗。。。.
是轻鸿蒙
不是残血鸿蒙
首先,这些小伙伴之间的争吵是华为打开了一个半成品,一个阉割版的鸿蒙系统。
是的,OpenHarmony和但是它俩之间的区别并不能简单的和 “ 阉割 ” 划等号。.华为捐赠的鸿蒙系统有区别
因为手机上的 HarmonyOS ,本身不是纯血的 “ 鸿蒙 ”
, OpenHarmony 才是纯血 “ 鸿蒙 ” !相信不少小伙伴应该都看过华为鸿蒙的发展史,其中提到过一个很重要的点:
“ 鸿蒙的起点是在 2016
年,它的目标是首先做成一款给物联网设备使用的系统,之后再向上扩展,最终让小到台灯、音箱、电表,大到手机、平板、电脑的设备,都可以运行鸿蒙系统 ” 。
所以华为鸿蒙的开发,其实是分两步走的:先让系统在需求简单的小硬件上跑起来,再在需求复杂的大硬件上跑起来。
这是因为,计算机的软件生态对于我国的产业企业来说,一直是个弱项。
也许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 目前我们的电脑在用微软的 Windows ,手机在用谷歌的 Android 。
不是说他俩本身有多好用,而是离了他们,其它系统用不了微信、 QQ 、支付宝,打不了游戏。
所以上来就死磕手机和平板,很容易吃力不讨好。不如先把小设备吃透,最后 “ 农村包围城市 ” ,这样机会更大。
正巧当时华为有一个名叫 LiteOS 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它起初就是设计给台灯、音箱、电表这些 “ 小设备 ” 用的, 不兼容手机平板,不兼容安卓 App
。
所以华为正好来了波顺水推舟,把这个 LiteOS 魔改了一番,变成了现在的 OpenHarmony 。
我们现在还能在 OpenHarmony 里面看到曾经 LiteOS 的影子。
但是就在三年之后的 2019 年,制裁来了。华为必须立刻拿出一个可以在手机上用的操作系统。
OpenHarmony 可以在手机上跑吗?可以,但是它里面没有微信、 QQ 、支付宝,看不了小说、追不了剧,没有大家喜欢拿来杀时间的方舟、原神。
这样的系统你用吗?反正我不用。
所以华为需要马上给手机开发一套有着丰富软件生态的手机版 “ 鸿蒙 ” ,不能让大家没软件可用。
这才有了能跑安卓 App 的 HarmonyOS —— 为了达成这点,华为在 OpenHarmony 的基础上,揉进去了一部分安卓的开放源代码( AOSP
)。
是的, 手机上的 HarmonyOS 是个混血儿,一部分代码来自华为的 OpenHarmony ,一部分代码来自谷歌的 AOSP 。
但这不代表 HarmonyOS 是换皮安卓,它只是需要在鸿蒙的基础上兼容现有的安卓 App ,好让消费者立刻上手可用。
同样的, 就因为华为手机上用的是 HarmonyOS ,也不能代表华为的 OpenHarmony 就是个残血版:
目前这个开源版本的 OpenHarmony 里已经包含华为研发鸿蒙的各种心血:总共 227
个软件仓库,其中包含了内核、硬件虚拟化、图形组件、等等让一款操作系统跑起来所需要的所有组件。
_OpenHarmony 代码仓库的一角 ▼_
差评君在文章开头贴给大家的那张截图,就是网上有开发者打包编译了这些源码之后运行得到的结果。
一个能正常运行的操作系统,怎么会是残血版?
鸿蒙最核心的灵魂
华为没有私藏
当然了,可能也有小伙伴会说了,华为开放的 OpenHarmony 的确是完整的不假,但它应该把手机上能运行安卓 App 的 HarmonyOS
也公开出来,这样才符合规矩。
emmmm ,其实不是。
因为差评君前面也跟大家提过了,手机上看到的 HarmonyOS 本身是个混血儿,一边是 OpenHarmony ,一边是谷歌的 AOSP 。
爸爸是开源的,妈妈也是开源的,那孩子就一定需要开源吗?
未必。
因为不论是 OpenHarmony ,还是谷歌的 AOSP ,它们本身都使用了一个名叫 Apache 的开源许可协议。
这个协议最大的特点, 就是不强求厂商公开自己二次修改的代码,允许厂商保留一些商业利益。
所以从法理上讲,华为没必要公开 HarmonyOS 的源代码。
而且换个角度来说, 其他厂商也不需要华为 HarmonyOS 的源码。
因为鸿蒙最为灵魂的代码,已经在开源的 OpenHarmony 中了。
看过上周发布会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华为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 “ 鸿蒙 ” 这一套万物互联、跨设备流转的能力。
而这一套多设备之间无缝连接效果的实现, 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华为自研的分布式架构以及 “ 软总线协议 ” 。
换句话说,只要掌握了这一套架构和协议,知道了它们是怎么设计的,那么谁都可以做出很流畅的跨设备互联体验。
而这部分的代码,就静静地躺在 OpenHarmony 的代码仓库里,谁都可以访问。
拿到了这部分代码之后,小米可以把这个技术魔改到自家的智能家居生态上, OPPO 也可以, vivo 也可以。
至于手机端,说的跟谁没个自家的魔改版安卓似的?假如他们想,那么把 OpenHarmony 和自家的 MIUI 、 ColorOS 、 Origin OS
揉一揉,一个第三方 “ 鸿蒙 ” 也就出现了。
鸿蒙开源没有阴谋论
但也并非没有商业考量
所以。。。华为做了一个别人没有的技术,但又把它无偿开源了。
它就这么无私,什么也不图?
其实到这一步为止,华为的意图就已经很明显了。
因为华为不是以 “ 华为 ” 的身份开源的 OpenHarmony ,而是拉上了博泰、京东、润和、亿咖通、中科院软件所、中软国际六家单位,组建了一个名叫 “
开放原子基金会 ” 的开源组织。
然后以这个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名义,发布了 OpenHarmony 的代码。
换句话说, OpenHarmony 从华为的东西,变成了华为和这六家单位共同捣鼓出来的项目。
而这六家单位里, 两家是做物联网的,两家是做车联网的, 一家是 IT 外包,另外一家是科研院所。
并且这个基金会目前还成功拉来了 BAT 、浪潮、 360 等企业过来站台。
我猜测, 华为想做的其实是把 OpenHarmony 尽全力在物联网侧推广出去。
因为假如使用 OpenHarmony 的物联网设备足够多, 软总线技术就会成为物联网设备之间通讯的既定标准。
这样的话就算并非所有厂商一开始都有意把自家的智能设备接入到华为的智能平台当中,但假如以后谈妥了合作,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对接。
就好比当年的 CS 1.6 ,游戏都是一样的游戏,改一个服务器地址就能连接到不同的平台中去。
所以为了做到这个效果,华为更不可能在 OpenHarmony 的代码里埋毒,反而更应该尽力把代码维护好,吸引其他厂商来用。
这样才能让华为万物互联的生态越铺越广,像微软和苹果做 App 生态那样把智能设备的物联网生态做起来。
这个结局可能和有些小伙伴想的不太一样,华为并没有藏拙,也没必要藏拙。
因为因此换来的,可能是五年或者十年之后,所有智能设备都在使用同一套通讯标准,而这个标准是华为做起来的。
等到那时,华为今天抛下的种子,才算是彻底开花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