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哪款最好,智能扫地机器人项目计划书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款超强扫地机器人。这个扫地机器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解放双手的武器,是孝敬父母、讨好婆婆的神器。这是科沃斯的第三代扫地机器人:DEEBOT。   

  

  X1 OMNI!   

  

  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下科普下的一代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功能单一的不太智能的扫地机器人。这类扫地机器人一般只具备扫地和吸吮的功能,有些车型不够智能,碰壁,路线规划不够高效。目前,他们已经基本被淘汰。第二代智能扫拖机器人,到了第二代,扫拖机器人的实用性大大增加,不仅能扫还能拖,具有快速建图和智能规划。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扫地拖地机器人都是这样的产品;到了第三代,就牛逼了。它不仅可以快速建图、智能规划、扫拖,还能自动清扫集尘、语音控制,可以说真正解放了双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Cobos DEEBOT   

  

  X1 OMNI就是这样的神器。   

  

  #拆包   

  

  因为基站,产品包装很大,重量也很足。在这里,我要感谢快递员把我的货物送到我家门口。   

  

     

  

  包装需要从上面打开。打开后,可以看到产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看得见的基站,另一部分是独立包装的主机和各种配件。   

  

     

  

  X1 OMNI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站,负责充电、吸尘、清洁拖把等。另一部分是主要劳动力,扫地机器人。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基站。   

  

  不得不说这款扫地机器人的基站真的够大的,尺寸430*448*578mm。与旁边的4.6升饮用水相比,你可以看到这个基站有多大。   

  

     

  

  该基站主要分为三个模块,下部主机仓、中部集尘仓和上部水箱仓。   

  

  下主机仓库负责在主机.向主机,清洁拖把和清洁集尘盒收费   

  

     

  

  中间的集尘仓里有一个集尘袋。每次清洗时返回基站补水或清洗机器后返回基站,都会自动将主机尘盒中的灰尘和毛发吸入尘仓中的尘袋中。   

  

     

  

  请注意,这些防尘袋都是消耗品,每个都可以使用一个月左右。当里面的灰尘和毛发差不多满时,机器会提示更换。   

  

     

  

  可以看出,这个集尘袋的结构并不是为了重复使用而设计的。牛皮纸袋的口是打不开的,除了一个圆口,没有其他开口。当然,这个设计也可以理解。毕竟如果再设计一个开口,密封效果可能不好,可能会导致灰尘扩散到机器内部,造成零件损坏,所以做成耗材。根据我的实际使用情况,这个防尘袋相当耐用。估计以我扫的频率,不用每个月都换。懒惰也有好处。   

  

     

  

  顶盖敞开,无卡扣,内部有两个水箱和附属储物盒。   

  

     

  

  左边的水箱是污水箱,右边的水箱是清水箱。使用时,只需将右侧的水箱注满水即可。当扫地机器人工作时,它会   

动加水,工作结束后会自动清洗,污水自动抽入污水箱,到时候只需要将污水倒掉就可以了。

  

  

这是附件盒里的附件,包括一个清理主机仓的刷子、一瓶地板清洁液、两个拖布头。如果能再赠送一个集尘袋就更好了。

  

  

基站背面从上到下依次是提手、铭牌、银离子除菌模块、电源线接口和绕线部件。

  

  

下面来看 主机主机单独放置在盒子内,大盒套小盒。

  

  

掀开它的盖子来,看到两个大眼睛,不是,看到的是配件,包括两块拖布,两个边刷和电源线。

  

  

扫地机器人的主机就在下边,将它们全部取出来,排排坐,可以看到所有配件。

  

  

下图就是把边刷和拖地模块装上之后的样子,边刷是卡扣式的,安装的时候会有“咔哒”的声音,拖地模块是磁吸的,拆卸比较方便,在机器人的边缘位置有数个感应器。

  

  

下图是打开主机上盖板的样子(盖板是磁吸的),红色的是开关,开关左边是WiFi指示灯,右边是集尘盒,银色圆圈为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左边是工作键(不是电源开关哦)。

  

  

机器前侧从左至右分别是工作指示灯、TrueDetect

  

3D结构光传感器、AIVI视觉识别传感器,这两个传感器加上激光雷达组成了主机的传感系统,为快速建图、智能规划避障提供了支持。

  

  

# 使用体验

  

在使用前需要先下载官方App:Ecovacs Home,绑定机器后才能开始工作,具体绑定过程不再展示了,提示一点,只支持2.4GWiFi网络。

  

  

因为第一次使用建议先快速建图,快速建图不需要安装拖地模块,在只安装了边刷的情况下在App端操作快速建图。下图就是第一次快速建立的平面图,因为首次建图不是为了清扫,所以扫地机器人并没有走遍每个角落,建图速度还是挺快的,基本把房子绕了一圈,图就建好了。

  

  

为了避免机器过小台阶或凸起会卡住,我画了几道虚拟墙。

  

  

建好图之后就可以开始第一次清扫了,想想还有些激动嘞。安装上拖地模块,将机器放回基站,按一下主机上的启动键就可以一键启动了,也可以通过语音“OK

  

YIKO,开始扫地”来控制,当然也可以通过App来控制。

  

下面!重头戏来了!为什么我说这一台机器就能顶三台,这款扫地机器人不但可以扫地、可以吸尘、可以拖地,关键是,注好水点一下开始工作就不用管了,它自己会根据建好的图规划路线,去扫地、吸尘、拖地,工作到中途会根据设定的时间,按时回基站清洗拖布,之后继续工作!这也太省心了吧!这不等于一个扫地机、一个吸尘器、一个拖把?

  

下图是它工作到一半的时候回基站补水时拍的照片,怎么说呢,就是省心。

  

  

除了全程不用介入外,以前的扫地机器人还有一些痛点,比如钻到犄角旮旯出不来了、过线的时候被缠住了、过窄小的地方过不去了等,遇到这些情况都需要人工去救它一命。

  

为了测试这款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能力,我特地找了几个复杂的环境让它去扫地,分别是:桌子底下的桌子腿、凳子腿、小板凳,看他会不会被困住。

  

  

塔式风扇和电线,看它会不会被缠住。

  

  

沙发和茶几间的间隙,看它会不会迷路。

  

  

实测,这些关卡对于这款扫地机器人来说,都是小儿科,能进能出,轻轻松松。这是啥,这是真省心啊!

  

  

  

你以为这就完了?No、No、No,为了测试它的避障能力,我又特地给它设置了一个迷阵,拿出了我宝贵的运动鞋两双,并随意扔在了扫地机的必经之路上,看看它能不能完成清扫任务。

  

  

下面是扫地机器人在工作时的表现,因为传感器布置的原因(侧面和背面没有设置传感器),在开始的时候和右上角的一只鞋子出现了轻微剐蹭,但问题不大,之后又跟左中的红色鞋子剐蹭了一下,问题也不大,但最后跟左下红色的鞋子出现了重大“交通事故”,左下的红色鞋子被“撞”的出现了180°的翻转,在避障这项测试中,我给X1

  

OMNI打90分,因为事实上扫地机器人是完成了清扫的任务,且鞋子较轻,如果是桌子腿这种撞不动的,会在撞上后绕开。

  

  

测完了避障能力,再来测测拖地能力,为了增加难度,我用上了秘密武器:老抽,大家应该都知道老抽这个上色神器,只需几滴就能让红烧肉的色泽变得特别诱人。

  

  

用老抽在地砖上随意画个抽象画,风干之后让扫地机来清理,看看最后效果如何,能不能把干了的老抽给拖干净。

  

  

下图就是拖地的过程,因为老抽的实力太强,所以我给扫地机器人设置了清理两次的任务(纵向一次,横向一次),从动图中可以看到在第一次清理之后,还留下了些许的印记,但第二次清理后,基本上可以说是清理干净了,这拖地的能力应付家庭日常清洁,一点问题没有。但要注意不要清理太大块的污浊地面,毕竟拖布比较小,清理的污浊地面面积太大的话后期拖布脏了可是会把本来不脏的地面反而给弄脏的。

  

  

当清扫任务结束之后,扫地机器人主机会自动返回基站,然后进行集尘、清洗拖布的任务,清洗完成后还会热风风干拖布。全部工作完成后会提示清理污水桶,完整的工作一次下来,污水只有下图这么多感觉不用每次都倒,扫个三次五次的再倒也可以。

  

  

再给大家看看自动清洗后的拖布,感觉还行哈,毕竟是用清水洗的,在没有使用清洁剂的情况下能洗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

  

  

不过为了做对比,我特地拆下来一边的拖布,手动用洗衣液洗了一下,再放到一起对比,嗯……这个自动清洗还有待加强。大家可以在清水箱里滴入清洁液,用完了的话可以试试洗衣液之类的,洗抹布应该效果会更好。

  

  

再来看看集尘袋,我是攒了好几天没扫地拖地,加上床底下得有一个多月没清理的情况下,一次扫拖下来,集中到集尘袋里的垃圾量,让我比较惊喜的是,之前地上的一长条碎纸巾也被清理进了集尘袋,这清理能力真是杠杠的!经过了解才知道,这扫地机别看个头小,最高吸力足足有5000Pa!真厉害。(照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你说这么好的一款集扫、吸、拖、清洁于一体的扫地机,你送给你丈母娘,她不得笑开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