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猫咖创业计划书10000字,猫狗咖创业计划书

    

  

  “核心提示”   

  

  Z世代愿意花钱养宠物,但是猫和狗满足不了这个年轻人的野心。各种神奇动物的不同宠物馆,显然能唤起年轻人的新鲜感。在城市的某个角落,被各种各样的宠物包围着,你可以逗猪、赶鸭子、摸浣熊、摆一盘蛇.那么,开一个专门的宠物馆是不是一个好生意呢?   

  

   狗满足不了这个年轻人的野心。   

  

  去三里屯的商场地下室,等一只山羊发出猪叫声;在上海的胡同里,有一张黑王蛇和斑帆蜥的美图。去办公楼不显眼的角落,在浣熊、香猪和龙猫的簇拥下喝下午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Z世代“提琴手”的新体验。   

  

  与逐渐为大众所熟知的猫咖啡和狗咖啡相比,各种神奇动物的异国宠物馆显然能唤起年轻人的新鲜感。《2019宠物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近年来,根据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宠物产品消费偏好,“80后”偏爱水上运动,“80后”偏爱海洋物种,“90后”爱猫,“90后”偏爱小众动物。   

  

  除了猫狗,年轻人还想扇鸭子、猪、浣熊、蛇、猫头鹰。   

  

  和猫咖的经营模式一样,异宠馆也往往通过动物来招揽顾客,售卖门票,再靠餐食、喂养等增值服务获利,大部分门店还会将售卖店内动物作为一项长期业务。  

  

  为年轻人新潮流而生的异宠馆有多有活力?   

  

  # 1.Z世代愿意花钱买宠物。   

  

  不同的宠物馆可以成为商机,因为他们遇到了一群最愿意花钱买宠物的年轻人。   

  

  从韩国留学回来后,陈乐和她的朋友联合三只浣熊、龙猫、香猪、兔子等动物开了一家彪马浣熊咖啡馆。她介绍自己的店是北京第一家以浣熊为主题的咖啡馆。她想到这个创业想法,是因为韩国有很多这样的浣熊咖啡馆。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她曾经看到很多中国人专门为了浣熊去韩国。   

  

  在一家异宠馆的门票通常在70元-90元之间的北京   

  

  顾客购票后的“入场时间”大多限制在45分钟至1小时。如果他们想继续超期限纵容顾客,就要花70-90元再买票。   

  

  三里屯一家以可达鸭为主的宠物店的工作人员告诉宝边,这家店的客户群主要是大学生、夫妻、白领和家长孩子。宠物价格分为成人和16岁以下儿童两类,成人89元/45分钟,儿童69元/45分钟。考虑到管理安全和客户体验,员工会限制同时入场的人数。如果都是成年人,场馆内的顾客人数会少于15人;如果场馆内有儿童,顾客人数将限制在10 -12人。     

    

  小动物/豹子在北京的另一家宠物店换装   
  

  周末、寒暑假或节假日,这个宠物屋的客流量几乎都在100人以上。来店里的顾客需要提前一两天打电话预约,保证店员的空闲时间。只有在工作日才会建议顾客直接去商店。   

  

  宠物正在成为“Z世代”的一种精神消费。  

  

  尤其是在生活压力大的一线城市,可爱亲人的宠物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缓解孤独和压力的选择。《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北京、上海、Xi、成都成为宠物消费排名前四的城市,2019年上海宠物消费规模达到197亿元。同时,一线城市的宠物主更年轻,95后宠物主占比50.1%。   

  

  对于那些需要宠物陪伴,但因资金或时间成本而无法在家满足养宠物欲望的年轻人来说,偶尔去一趟宠物屋,享受几十种不同宠物的人潮,搂抱这只,再抱那只,短暂地丢掉宠物世界里的烦恼,感受生活的各种乐趣,是一种愉悦的消费。   

  

  喜欢刺激的年轻人也在异宠馆里寻找着“猎奇”的快感。  

  

  95后出生的年轻人性格更为多元,更喜欢“早期采纳者”。在不同的宠物咖啡馆,最受欢迎的招牌往往是日常生活中最难看到的动物。金银花、彩色蜥蜴和蛇、河马、羊驼、旱獭、龙猫等。远在澳大利亚的宠物都变成了小宠物,在咖啡馆里很容易被摸到。   

  

  年轻人正在把异宠馆变成“摸得到的动物园”。  

  

  在上海一家攀岩咖啡馆的App评论区,一位顾客激动地写道:“我第一次在这里看到蛇,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几乎一半的顾客都分享着手上有蛇的冰冷感觉。“角蛙小时候感觉像水球”,“蜥蜴感觉像橡胶一样又软又滑”。   

      
  

  年轻人的新鲜感不仅限于宠物。以蜥蜴、蛇、乌龟等爬行动物为特色的日本咖啡馆。以“特殊bug菜单”和它的店铺而闻名   

内售卖的甜品上会有巧克力味的炸蜘蛛或是不同口味的炸蛆、炸蟑螂,有许多中国年轻人专门去这家咖啡馆进行体验,并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打卡视频。

  

# 2、让异宠们“接客”并不简单

  

不过, 开一家异宠馆比猫咖更加费劲。

  

看起来都是装修一家店面,养一些宠物放进店里吸引客人的相同套路,异宠馆面临的挑战却比猫咖要来得多。

  

对猫咖来说,猫的揽客往往只是盈利的开始。

  

通过猫吸引客人卖出门票只是猫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可爱的猫主子还能带来店内其他销售环节,售卖饮料和甜品,出售喂猫的小零食棒、猫罐头,除此之外,猫咖还会附带着猫咪用品如猫粮、猫砂等销售,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往往是向客人出售猫咪,一只十个月大的布偶猫,绝育后的价格可以卖到两万五千元。

  

摆在异宠咖啡馆面前的选择则相对单一,豹变询问了三家不同的异宠馆,其收入均以门票为主

  

由于异宠咖啡馆通常聚集了许多不同物种的宠物, 售卖宠物零食和用品的难度大大增加。

  

而在日常生活中,考虑将异宠作为家养宠物饲养的人并不多,尽管许多商家直接在店铺的美图、大众点评界面标示出了店内宠物的售卖价格,

  

能卖出的异宠仍然是少数。

  

  

异宠馆的管理和员工成本也比猫咖更高。

  

首当其冲的就是卫生问题。豹变观察上述三里屯可达鸭宠物店时发现,由于不同动物习性不同, 员工饲养宠物的难度也直线上升

  

。猫咖里的猫能够通过训练完成粪便的定点排泄,而鸭子作为直肠动物,排便就显得随心所欲,工作人员既要跟着持续排便的可达鸭,又要迅速处理另一边同时排便的香猪,经常顾此失彼。而不同动物对彼此粪便忍不住的“下嘴”又让工作人员陷入不断阻止驱赶的无奈中。

  

一家不到一百平的店铺,开在北京西单商场高层的房租大约为5万元/月,加上员工费和动物的开支成本,店铺老板对豹变统计, 一家店的月经营成本约为10万元。

  

店铺的门票售价为89元/人,工作日的客流量通常在20人左右,到了周末则变成100人左右,粗略计算可知每月的门票收入为11万上下,店铺每月通过门票获得近一万的盈利。

  

猫咖生意里,很少有回头客,来撸猫的客人往往喜欢体验不同的猫咪。同款的“喜新厌旧”也常在异宠馆的顾客身上发生。

  

大多数的异宠馆在开业初能够迅速收回成本,但在之后将进入一段老客流失、新客缺乏的疲软期,

  

对于主要依靠门票收入的异宠馆来说,无法在这个时期内找到新的揽客方式或盈利点,就意味着盈利缺乏后劲。

  

大多数异宠馆的店主都选择亲自参与所有宠物从小到大的养成,培养宠物对主人产生亲近。这样的方式能够让长大后“接客”的宠物性格更加亲人,也让店主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客人与宠物完成亲密互动。

  

国内现有的异宠馆里,大多是这样围绕店主的个体生意, 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能不能脱离个人生成独立的动物“接客”培养体系,是异宠馆实现连锁化、规模化的前提。

  

“像猫咖、宠物馆这样的项目,往往面向喜欢特定动物的客群,更适合有点情怀的创业者,而不是一个利于复制的项目。”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对豹变表示,“扩张都是需要标准化的,但这样一个创业者和客群都特别讲究调性的行业,其实不太适合赚钱。”

  

# 3、如何揽客?

  

流量,成为异宠馆的必争之地。

  

作为一个新兴的小众行业,异宠馆仍处在需要不断吸引关注的时期, 营销费用几乎能列入每一家异宠馆的主要支出项。

  

豹变向大众点评工作人员询问后得知,在北京地区,咖啡店商家与大众点评合作推广需要以年费+费率的形式付费,年费最低为3600元,而餐饮团购商家还需要将售卖券码收入的5%-10%以服务费的形式上交大众点评。

  

推荐位的收费则更加昂贵,购买推荐位的商家首先需要进行5000-8000元的首充,大众点评向商家收取点击费。点击费的收费并不统一,一元一次起步,商家出价越高,广告位越靠前。

  

浣熊咖啡店的店主告诉豹变,为了开通大众点评的推广业务,她就付了八千多的年费,随后每次的推广费都需要单独计费,2019年开店初期,她的店铺在大众点评做了近一年的推广,每一天的推广费接近300元。

  

除此之外, 直播、短视频、微博、小红书等成为异宠咖啡馆营销的另一方阵地

  

。联系短视频平台的网红拍摄“探店视频”,在小红书投放“种草攻略”,或是请微博的宠物博主发一条图文广告,都逐渐成为异宠馆重要的引流渠道。

  

《2020快手宠物生态报告》显示,报告年里,快手宠物短视频单日最高播放量达7亿,快手宠物观众数量超一亿,而快手的活跃宠物作者数量达7.5万,80后、90后宠物作者占比达80%。

  

看起来流量池正在向宠物打开,但商家要付出的代价也并不便宜。

  

  

以小红书为例,若想要向其中的网红宠物博主投放一条文字宣传,头部的博主报价为三万元一篇,中部的为7000元一篇,并且传播效果不能得到保证。2019年,有媒体报道,抖音宠物大V“会说话的刘二豆”每条视频报价高达52万。

  

“我们的营销是断断续续的,它不是每个月必要的成本。有时候我觉得最近生意不太好,可能会做一波营销,但也花不了太多钱,大概也就1万块钱一次,不会在一波营销里花太多钱。”一位异宠馆的店主告诉小编,部分商家必须在高额的营销成本面前保持冷静。

  

店铺的生意遇冷后,陈乐减少了营销开支,她不看好向社交平台宠物大V投放广告的性价比,“这些流量在全国各地,看起来点击量很高, 但很难转化到我们的店铺。

  

”除了大众点评的上架年费,她仅保存了自己在抖音平台8000个粉丝的账号运营。

  

非精准的广告投放可能会带来反效果,陈乐不愿给他人做嫁衣。

  

异宠馆的市场目前仍停留在消费者对“概念”的尝新,缺乏对品牌的关注,许多店铺的特色也尚未形成,一些商家吃力地投放了广告,消费者却只关注了“异宠馆”的新概念,“去哪家都行”。

  

没有门槛,容易被复制成为异宠馆创业者的一大问题。

  

三里屯的可达鸭宠物店老板秦立对豹变透露,店铺经历了刚开业一段时间的红火生意,基本每天都能有100人左右的客流,但在北京出现第二家、第三家可达鸭主题馆后,生意很快受到了影响,现在变成了周末才有100人左右,工作日只有20-30人。

  

  

个体经营为主的异宠馆,很难复制一些行业砸钱营销的冲动玩法。回归“小而美”的探索,思考更具特色和美感的店铺装修设计,丰富动物的种类,提升员工态度,改善客户的到店体验,确保顾客能够亲密接触到店内的每一只动物、保障店内卫生环境等,

  

建立起自己的壁垒,才是异宠馆安身立命的根本。

  

比起遥远的规模化壮大,在这个行业里,要先学会让各自的有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