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着力优化新兴行业项目产业发展环境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在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框架下,进一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出台了《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广州市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若干意见》《广州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系统推进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集群加快发展。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构建起上游技术研发、临床试验,中游转化中试、生产制造,下游上市应用、流通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形成了“关键基础零部件-整机及成套装备-系统集成应用-公共支撑服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2019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1%)2.4个百分点。

  深化政产学研融合,加强行业交流合作

组建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全国创新生物医药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广州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等一批行业组织,开展行业交流,促进政产学研合作。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首届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峰会等大型行业活动,吸引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参加。建立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医院+企业”对接机制,定期举行市领导参加的“院长、所长、董事长”全产业链对接活动,结合各方需求修订完善《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提升政策协同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实施重大项目“攻城拔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专项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成功获批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综合类北斗产业示范园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2019年全市14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189亿元,覆盖研发、检测、产业化等全产业链。先后建设了GE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生物产业园、国内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西门子集团全球首家变压器数字工厂等大批高质量产业项目。全国首批5G商用试点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19年建成5G基站个(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再生医学与健康、海洋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省实验室建设全面启动,获批建设全国在新材料领域首个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华南第一家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全省首个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全省首个印刷及柔性显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广州入选《自然》杂志全球科研城市50强第25位,在入选的中国城市中排第5位。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广州斩获26个奖项,占全省的52%,牵头完成9项,占全省的90%。广州企业在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勇夺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2个全国行业总决赛一等奖。

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制定《广州市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行动方案》《广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着力推动“四减一优”(减流程、减成本、减材料、减时间、优服务),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再提速”。全面实施“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全国首推政务服务“秒批”清单、实现工商登记“领跑全国”,工程审批“高速公路”。外商投资企业备案缩短至1个工作日。企业获得电力便利度国际领先。发行全国首支纯专利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率先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2019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调查报告》,广州营商环境综合评分在全国主要城市名列第一。广州开发区获得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成为世界3家、中国唯一获奖地区。

  完善引才聚才机制,增强人才吸引力

出台了《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奖励创业、创新领军团队和人才。建立人才绿卡制度,给予暂无落户意向的非广州户籍产业领军人才市民待遇。印发高层次人才认定、服务保障、培养资助方案,在住房保障、医疗服务、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培养资助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保障。出台海外人才创业“红棉计划”,每年引进并扶持海外人才来穗创业,在项目资助、融资渠道、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支持。

优化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融资环境

印发实施《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规定的通知》《广州市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广州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完善多样化地方政府增信体系、推进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试点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等方式,多措并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信贷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税务、工商、海关、环保、招投标等领域率先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动广州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征信查询微信预约、银行网点自助查询、查询缴费移动支付等服务。通过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凭条,缩减信贷审批发放时间。健全地方政府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偿和保费补贴,为科技企业、小微企业、农业企业等提供保险增信支持。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协调推进全市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工作,扩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范围和减免力度,在进一步降低出入境证照类收费等3项收费标准基础上,将3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对象扩大至所有企业。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和用气等生产要素成本,预计每年分别节约工商业用电、用气成本约22.3亿元、2.75亿元;加大口岸收费降费力度,取消代理报检服务收费项目,将货物整合申报的政策红利传导到广大进口企业。

加强穗港澳规则衔接,推动区域创新合作

开展与港澳规则衔接系列调研研究,先后推出两批与港澳规则对接任务分解清单(共72项),制定穗港、穗澳合作事项清单(第一批),推动率先出台支持港澳机构独立办展工作措施等一批引领性改革,积极协调争取试点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的医疗仪器等一批政策诉求,试点引入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协调推进广药集团在澳门设立国际总部并在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产业化基地。

实现科技计划面向港澳开放,大湾区内地城市首笔财政科研资金跨境拨付香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香港分部启动建设。与港澳高校、医院、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建国际健康产业城,与澳门大学签订穗澳科技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批龙头企业与港澳开展合作。

据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介绍,下一步,广州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充分用好政策红利,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政策,并结合广州市实际加快推动落实。编制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瞄准技术创新发展趋势,部署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加快培育形成新动能。

二是加快建设创新平台。积极争取支持新建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快推动国家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组建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构建多层级产业创新平台。

三是推动制造业“建链、补链、强链”。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全产业链。推动广州市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力度。推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出台全产业链推进方案。

四是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中日生物医药合作产业园区、北斗产业园、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等重大项目建设,辐射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广州市“城市大脑”建设工作,以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典型应用示范为切入点,加强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应用融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