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期规划在“蛰伏”一年多后审慎出台,无疑为“持续升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添“一把火”。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关注,并获得了政策层面的强力助推,但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严峻国际环境下,尚处于培育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究竟如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否突破了传统产业的模式和窠臼?面对产业布局同质化、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在哪里?半月谈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迎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春天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在国际金融危机未见好转、国内市场需求不振、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毫无疑问对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是稳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很大不同,有其独有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比如,相对于传统产业,其发展程度不够成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技术更新换代快,存在较高的风险,如果一味追求发展规模或速度,很容易陷入“技术陷阱”,即庞大的产能都是建立在逐渐淘汰的技术上,投资越多,损失越大。那么,发展的路径是什么?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决策层的冷静和审慎,主要是针对近年来新兴产业在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更强调新兴产业发展的“健康”而非规模或速度。
作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近两年在国家和地方经济部署中,“出镜率”非常高。虽然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但同质化发展苗头已经有所显现,而这极易引发价格战、地方保护主义乃至市场的人为分割等恶性竞争行为,导致有限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和利用。
从战略全局来看,新兴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必须实现各方力量的有效互补,形成一定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应,才能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因此新兴产业的发展绝不能一味依赖政府力量,搞低水平重复布局。
各地政府应改变以往过度关注规模扩张的做法,转而更加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完善,帮助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克服市场化瓶颈,搭建共性技术的公共供给平台。毕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市场的充分竞争性行业,理应属于市场驱动而非政策拉动型领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亟需的还是良性市场秩序下的市场竞争自由。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抓手是技术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驱动,技术进步对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比“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可以看出创新不足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
谈及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各界热衷的话题是其未来的美好前景,而对其研究基础薄弱的事实则相对忽视。事实是,目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建设投资增长较快,研发投入不足,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许多行业仍处于低端制造层面。显然,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仅依靠要素投入和政策引导得以解决。
“企业是创新主体”的理念应该进一步强化,进而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行业发展的论证阶段,也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的话语权,多倾听企业的呼声和要求;此外,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也应被视为重要的创新源泉。只有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来,基础研究的整体实力才可能稳步增强,研发成果的产业化过程才能加速。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落脚点是培育拓展下游市场。
市场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再好的技术都只有通过市场检验、获得市场认可,才能最终为整个产业壮大带来强劲的动力。我国绿色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仅节能环保领域全国每年就有上万亿元的需求,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能够为相关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但市场潜力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现实需求。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很多行业都面临市场化瓶颈。与出台产业规划相比,利用相关政策刺激下游的市场需求,可能是更加有效的手段,通过需求拉动产业发展,从而将竞争和行业格局交由市场去解决。如果某些领域的技术瓶颈得以突破,但下游产品市场却未打开,技术的应用和效果也无法得到体现。某些地方政府封锁本地市场的行为,实际上是削弱了我们自身的优势。
我们要谨记经济发展规律,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看待,切忌短期行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产业发展方式的变革,更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变革。因此我们既要坚持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心,更要有耐心,政策要保持连续性,不能猛踩油门、猛踩刹车、猛转方向。
新兴产业“起跑”发力
5月30日,市场翘首期盼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最终审议通过。该规划在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产业的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在近两年时间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正朝着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突破点的方向“起跑”发力。
产业发展获得强力政策牵引
国家近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码,不断出台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引。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新兴产业发展地方规划,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加快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地方政府纷纷成立由省市领导亲自挂帅、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这种领导架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了进一步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所采取的措施,中央有关部委组织编制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7个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物联网、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一系列细分领域的专项规划,形成系统的规划体系,明确了国家的宏观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日益清晰。
对于规划的出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强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道路。
实际上,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并不高,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而按照计划,到2015年这一比重需要达到8%。如果“十二五”期间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届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实现4.5万亿元左右的产值,每年增幅超过30%。
要素投入推动产业加速前进
出台规划的同时,国家在多方面实施了力度较大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
2011年,中央财政开始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力求通过需求激励、商业模式创新等综合扶持方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24个省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
为了加快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力储备,我国还在高校增设了25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为了尽快转化科技成果,股权激励、个税改革等试点政策正逐步展开,截至2011年10月底,中关村已有481家企业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35家企业享受股权激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政策。
国家还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可按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税收减免。
《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则旨在强调促进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小微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金融监管政策。
为了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都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了重点部署,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全国共有99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涵盖了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加快智能制造装备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划拨资金9.75亿元,对基于机器人的汽车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高效织造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及智能物流系统、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装置智能控制系统、天然气长输管线智能增压站场、垃圾精选系统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进行了重点支持。
市场培育和新兴产品应用进入实质性阶段
为培育市场,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国家各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节能惠民、十城万盏、十城千辆、金太阳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广节能空调3000多万台、节能汽车360万辆、高效节能电机400多万千瓦、节能灯1.6亿只、160万盏以上LED灯,试点运行各类电动汽车1.4万辆。
2011年全国共批准发布了90余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家标准。电动汽车、三网融合、物联网和半导体照明等标准已进入标准化试点阶段。
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方面,第一批12个地区(城市)的融合试点已经展开,试点地区的IPTV(交互试网络电视)商用业务用户达到350万户,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宽带接入用户超过100万户,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也已启动。
在环保领域,天津、河北等10省市已启动国家排污权交易试点,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启动了碳排放交易试点。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则正在走一条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我国已具备核电领域六大核心设备制造能力,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国产化率100%,掌控了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最高端和全产业链,并形成世界级的制造基地。
谈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发展现状,专家表示,由于资金投入量大、市场认知度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比较理想。从通信业来说,基于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商的崛起,中国在通信技术设备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电子信息产业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千万亿次大规模计算机系统、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都迈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临界“起跳”羁绊何在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顺利,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盲目横向低水平建设等共性问题,产能过剩等传统产业罹患的痼疾也开始在部分新兴产业出现。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强统筹规划,注重核心技术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护航和创业环境,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帮助新兴产业实现从“助跑”到“起跳”的飞跃。
核心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关键是核心技术的竞争。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且有少量核心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上来看,组装加工能力强而技术集成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特别是需要创新智慧解决的核心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相差较远,可以用“硬件很硬、软件很软”来概括。
记者采访了解到,海洋工程装备等六大产业位于“中国制造”金字塔的顶端,也承载着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任。但截至目前,我国在这些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目前,世界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领域基本形成了“欧美设计及关键配套+亚洲总装制造”的整体格局,与美国、挪威等少数海工装备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核心设计依赖国外,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70%以上配套设备需要进口。
电动汽车产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记者了解到,虽然国家新能源汽车科研已开展10余年,但国内多数企业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基础仍较差,投入严重不足,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整车的需要,仍然依赖进口,新的产业链尚未形成。
对此,专家建议,应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前沿性和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力度,前瞻部署重点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强化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布局,增强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但与传统产业相比,这种差距要小得多,所以只要企业现在就开始潜心于技术创新,仍可能成为行业引领者。
产业低水平横向发展企业实力不足
目前,我国新兴产业普遍缺乏具备全产业链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领军企业。2011年我国电子制造企业入选世界品牌500强的企业有4家,分别为联想、海尔、华为、浪潮,而美国仅前20名中就有苹果、IBM、英特尔、惠普、思科等5家企业。由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我国在国际竞争规则制定中少有话语权和主导权,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全球首屈一指的产能,却仍难以形成产业综合优势和国家整体优势。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起点高、关注度大,符合政策方向、受国家扶持力度强,新兴产业一哄而上盲目投资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许多地方竞相进军物联网行业。在云计算领域,更是呈现出大肆“圈地”、斥巨资建设数据中心的局面。光伏产业亦是如此。
“一窝蜂”式的发展方式导致新兴产业的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在国际上参与竞争的能力不强。另外,由于部分新兴产业步入产能过剩的行业困局,企业间还出现了不必要的内耗,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僧多粥少的局面令不少企业被迫“出局”。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国内整个光伏行业的利润率已经从2007年的139%下滑到20%。在500多家光伏企业中,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在20%~30%,基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光伏行业和LED行业的困局还不完全是结论性的,只是行业发展和企业竞争的一个阶段而已,此次优胜劣汰中胜出的企业在以后的竞争中会更加强大。不过,由于没有改变规模竞争和成本竞争的思路,简单依靠规模取胜,因而忽视了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没有走出差异化的道路。目前我国新兴产业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都闷起头来自己干”,只是横向发展,重复建设。而外国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多强调纵向发展,通过分工合作和创新,来实现产业发展的升级。
外部环境承压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以太阳能产业为例,全球有46个国家将其作为未来新兴产业的支柱。在严峻的国际大环境下,同质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知识产权、低碳环保、产品安全为代表的技术性贸易限制措施被广泛使用,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压力重重。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高端产业的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屏障,制约我国新兴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和转移。
继2009年对我国新能源领域政策实施“301”调查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又于去年10月发起对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双反”调查,12月初裁定我对美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美国海关知识产权查处的最大目标国,涉案数占其总数的70%以上,涉及领域包括消费产品、药品、电子产品、光媒产品等多个领域。
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上的先发优势,纷纷抢滩中国市场。2011年11月,沃尔沃汽车公司和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分别在上海和广州启动了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和验证实验项目。此前,宝马迷你电动汽车已在北京和深圳启动实路测试。业内专家认为,跨国公司电动汽车纷纷试水中国市场,是为了了解中国路况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实际需求,从而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最终目的是抢占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记者张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