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广州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正式发布。《规划》聚焦当前广州市青年成长发展迫切需求和关注的核心问题,涵盖了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与创业、文化、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青年权益保护与违法犯罪预防、青年交流与开放合作、青年发展政策与社会保障等10个领域,共提出39条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其中不少特色举措体现了广州特色。
一、青年思想道德
1.深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行动计划”,到2025年专职思政课教师师生比达到1︰350。
2.设立中学团校,深化团队衔接和推优入党工作,培育大中学校思想建设类学生社团。
3.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培养不少于1万人。
二、青年教育
1.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以上。
2.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实施中小学每周1课时团队活动课、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三、青年健康
1.培养青年学生运动习惯,保证学生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基本实现在校大中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
2.建设更多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和场所,至2025年,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率达到95%以上,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43平方米。
3.建成约300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注册青少年运动员数达3万人。
四、青年婚恋
1.常态化开展青年婚恋交友活动,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群体婚恋服务。
2.实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程”,抵制代孕行为,建设广州孕产妇关爱中心,鼓励、促进母乳喂养等。
3.抓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实施,动员符合条件的青年参与免费婚前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重点病种筛查诊断项目。
五、青年就业和创新创业
1.大力建设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青创汇”广州青年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园区等阵地,推动建设100个青年众创空间、20个青年创新人才工作站。
2.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型微型企业和城乡基层就业。
六、青年文化
1.发挥广州艺术节(戏剧节)、羊城国际粤剧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等节展会的引导带动作用,鼓励青年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广味文艺精品。
2.加强广州市文艺精品创作经费对青年题材重点选题项目的支持。
3.鼓励学校开展广府文化教育活动。
4.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粤剧、广东音乐、“三雕一彩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工艺振兴和民间工艺传承等工作。
七、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
1.广泛动员组织全市青年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践,推动新的时代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2.引导青年党团员普遍成为注册志愿者,力争到2025年实现实名注册青年志愿者总数突破220万人,人年均志愿服务时数不低于10小时。
3.促进在穗就学就业少数民族青年、来穗务工青年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入,增进不同群体交流融合。
八、青年权益保护与违法犯罪预防
1.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建设广州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支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法律服务机构等依法为未成年人提供开展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禁毒宣教、困难救助、就业创业咨询等服务,实现年均社会服务人次达5万。
2.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青年之家”“青年地带”服务阵地建设,至2025年实现每10万广州青少年配备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数不少于35人。
九、青年交流与开放合作
1.为青年人才提供创业、就业和实习等机会,落实“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澳门暑期实习计划”,每年提供不少于2000个实习岗位。
2.开展“羊城邀约”港澳青年就业招聘计划,每年筛选不少于3000个工作岗位。
3.推荐青年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组织青年积极参与“中俄青年创业孵化器”广州交流项目、“亚太青年领导力与创新创业论坛”、“世界技能大赛”等各类国际项目、论坛和赛事。
十、青年发展政策与社会保障
1.建立健全流浪未成年人发现报告及受理救助机制,对发现的流浪未成年人实现100%受理。
2.成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市、区、街道(镇)实体化服务机构全覆盖,完善退役青年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3.支持残疾青年群体逐步融入普通教育,落实残疾青年入学保障及资助政策。完善残疾青年就业培训机制,鼓励残疾青年就业创业。
4.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新就业青年、外来务工青年等群体提供人才公寓、公租房、住房补贴等各种支持保障措施,缓解青年群体的阶段性居住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