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上海加快培育上海有哪些新兴行业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上海加快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第一财经网

原标题:全面实施三大产业“上海方案”,上海加快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胥会云葛中华

大力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

2020年,上海将全面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并大力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正在举行的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应勇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化落实投资促进政策,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推动汽车、精品钢材、精细化工等产业提质升级,大力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

目前,上海已先后制定了打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的实施方案。2019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700亿元,约占全国的22%;1116家人工智能重点企业,预计产值超过1400亿元;生物医药制造业产业规模预计超过1250亿元。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

1月7日晚间,华领医药()宣布两项Ⅰ期临床研究和取得阶段性成功结果。华领医药CEO陈力博士表示,和的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华领医药以为基石药物,联合现有治疗手段实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的临床开发理念,将有效遏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成立于2011年的华领医药,起步于开发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原创新药“葡萄糖激酶激动剂”(),该药目前处于3期临床研究阶段,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已经宣布成功达到主要疗效终点。

2019年12月3日,华领医药全球管理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上海张江。在接受采访时,陈力表示,dorzagliatin计划在2021年上市,未来将在这款新药基础上开发出10个新产品。而升级总部后的华领医药,将在市场、新产品、新疾病领域三个维度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浦东新区副区长管小军当天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截至2019年11月,张江已有8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占全国近20%。近年来,张江每年都有近50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的一类新药超过200个。

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海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产业集聚度最高、综合竞争能力最强的地区。2019年,上海聚焦核心技术攻关,14nm工艺、7nm刻蚀机、3.0GHzCPU取得重大突破;华力二期、中芯南方相继量产。

而在2020年,作为国家重大集成电路项目,总投资359亿元的上海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项目预计正式投产。作为集成电路集聚的重点区域之一,浦东也提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在2019年预计1270亿元的基础上,力争达到1500亿元。

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品牌效应,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最领先地区之一。截至2019年6月底,上海拥有人工智能企业数居全国第二,占全国20.3%,居世界第四。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1116家,其中183家规上企业2018年总规模达到1339.78亿元。

高端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2019年,上海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为引领,通过落实三大产业“上海方案”,逐步打造硬核科技、数字赋能、健康时尚、绿色生态四大高端产业集群,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而带动上海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同时,上海的工业投资在三大产业,以及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重大项目带动下,增速达到11.3%,也实现了连续21个月的两位数增长。

而在2020年,为进一步推进三大产业发展,大力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上海在财政资金上也予以了倾斜。

受2019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翘尾等因素影响,2020年上海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7165亿元,与2019年基本持平。2020年上海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80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但是,上海市2020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更加突出重点,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支出力度,优先保障重点任务的支出需求,确保把钱花在刀刃上。

“结构调整”的主要体现之一,就是结合全面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投入力度,对拥有核心技术、用户流量、商业模式的重点企业,对工业强基、工业互联网、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产品以及人工智能等核心关键领域,实施精准支持、连续支持、滚动支持。

同时,聚焦知名品牌、龙头企业,支持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迭代、产品更新换代;聚焦重点区域,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资本、资源和创新要素进一步向“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整体转型重点区域集聚,推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促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如何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如何全面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如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曾凡一则表示,要强化原始创新。

曾凡一表示,原始创新的科学家往往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受视野范围、专业能力、产业状态等方面的制约,在初期往往难以被人理解和接受。因此,建议上海就原始创新的项目立项,成立专门的原创专家委员会,聘请有前瞻眼光的顶尖战略科学家、产业技术专家、成果转化专家等作为专家组成员,对原创项目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判断;同时设立原创研究开发前沿基金,专门针对原始创新进行研发立项资助。真正在原创策源能力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主任任进表示,在全世界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临床研究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限速环节。她建议,尽快筹建早期临床研究药物制备实验室工场。

任进表示,新药的临床研究通常可分为I、II、III、IV期,并可据此分为探索性的早期临床研究(I+II)、验证性的III期、以及上市后再研究的IV期临床研究。我国目前对临床研究用药物的要求是应在符合GMP条件的场地生产。但因尚无质量管理规范和相应的场所,因此目前的早期临床研究用药不得不到工业级别的GMP场地制备,大大提高了新药研发的综合成本,并使在我国开展新药的临床生物药剂研究成为奢望。

上海市人大代表、民建长宁区委主委方雷表示,近年来,上海市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示范场景和商业化应用“试验田”,积极推动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安防等建设,形成了良好产业生态链。但是,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还存在着从应用试点向商业化推广的瓶颈。

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平均规模和产值还偏小,占上海全市税收比例不够高;二是业务覆盖范围主要以本市为主,覆盖全国或国际化业务的企业不多;三是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从上海本土孕育的人工智能品牌企业知名度较低。

因此,方雷建议称,结合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制定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商业化路线图。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朱柯丁则认为,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一方面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突破制造业发展瓶颈,打造一批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国际高端智能制造中心。同时也要改变过去“抓大放小”的理念,支持发展一批本土中小企业特别是“独角兽”企业,打造具有“上海品牌”的中小企业集群。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毛辰说,发挥国资在关键核心领域的主导功能,依托民用航空等领域的国家级项目和资源,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延伸。同时也要设立一批财政资金、国有资本参与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重点产业和企业发展。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则表示,建议加大政府引导基金、科创母基金投入力度,将国有资本、商业保险资金等引入政府引导基金、科创母基金。通过引导基金、母基金优化投资环境,吸引直投基金落户上海。同时,进一步改进科创母基金、子基金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作用,优化投资项目的选择。

上海市人大代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杰建议说,要抓住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改革机遇,让国内更多优质、高成长、高新技术的科创企业有机会进入资本市场,加速新经济产业崛起。同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高端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依托资本市场,兼顾内生发展和外部并购,护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海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创新链。

责任编辑:刘德宾SN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