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假期第一天怎么发朋友圈,创业第一天朋友圈发点什么

  

  何霞   

  

  第二次,三个中学生做帮手,大学生CEO经历了一次管理挑战。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眼看着暑假又要来了,问家里的大学生:“你看好什么项目吗?投资不超过500元。暑假再做一遍?”大学生问:“你有吗?推荐一个给我看看。投资回报率低于糖葫芦项目。”   

  

  大学生寒假创业行动“糖葫芦计划”,是一次成功的家庭创业合作,有投资回报。嗯,虽然总共赚了不到1000块钱,但是从数据上看,回报率还可以,200%的回报率。项目的复盘会,往往是在茶余饭后举行,已经成为家庭聚会上人人都能参与的话题,因为大家真的参与了。   

  

  该项目的提出纯属偶然。奶奶家旁边的大河,冬天成了天然的溜冰场。周末的冰上,大人小孩都挤,好热闹。大学生不经意间说:“有冰车,没有糖葫芦。这样的配置还不完善!”开始项目讨论。是的,滑完冰咬脆脆的冰糖葫芦是标配。他一番话后,我们鼓励他实践这一行,不挣钱就得自己吃饭。大学生总结一下——制作可以在网上做,材料可以在网上或网下购买,技术工人和有现成人力的妈妈也可以分包给同假期的小表妹。好,就这么定了。操。   

  

  为了这第一次创业,大学生们背井离乡,去周边的超市、大棚市场、早市调查最重要的原料山楂的价格。发现超市和市场卖的8块山楂太大,还不如早市10元2斤的水果大小合适。通常,他对“一公斤”一点概念都没有。现在他统计一斤山楂的数量,计算一串五六的价格定位。结果我跟奶奶说,奶奶从村里商店买的10元4斤是一样的。城乡和市场的价格差,清晰地呈现在他这个不知道柴米油盐价格的人面前。项目没大没小,一分钱一分货是初步经验。   

  

  毕竟看视频学制作是纸上谈兵。近距离观察和品尝冰糖葫芦,也算是观察和学习。那段时间,每个家庭成员都掌握了自己家附近冰糖葫芦摊位的位置、价格和品种。三个中学生和一个大学生一边品尝摊主做的产品,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所谓“偷师学艺”。当我不得不回家时,我会立即将我的偷窥经历传达给小组。期待着,期待着,同学们都在等着放假去实训摊。   

  

  第一次,我和大学生忙活了两个小时,完成了去核和串的过程。三十束山楂整齐明亮地摆放在篮子里,就等着挂上鲜艳的糖衣,完成华丽的转身。大学生开始煮糖,糖化成糖水,晶莹剔透,起泡。焦急之下,我们牢记视频中的提醒“糖是无法生存的”,没有尝试糖。我们拿着勺子,开始往山楂串上倒糖液。准备好的冰糖葫芦拿到冷院子里速冻,想着吃完午饭可以去河堤卖。然而,等待我们的不是脆脆的冰糖葫芦,而是冰冻一小时后的糖水或糖浆。第一次,糖葫芦的原料最终变成了几大瓶山楂罐头。   

  

  大学生自嘲“不失败能叫创业吗?”再来。换锅后,温度没控制好,又翻炒了。很快糖就变成了沙子,但“滚雪球”的原理却意外地得到了。第二锅,刚好窗口期只有3串成功蘸。饭后,话题围绕着“有什么问题”。爸爸说这个锅不好,所以他不得不赞助一个专门的糖葫芦锅。大学生停下来说,你这样投资就上去了,问题应该是技术。翻出视频,开始琢磨每一个细节。奶奶是p   

  

  大学生第一次是这样出现的:拿着一个泡沫盒子,盒子上立着几排糖葫芦,正面醒目的付款码。什么时候摆摊,大学生们都算过,早上气温低,人少的时候,下午两三点钟摆摊最合适。没有,冰糖葫芦一出现,就有人示意他顺利打开。原来河堤上有个竞争对手,骑三轮车的大爷也卖“冰糖葫芦”。大学生和大叔的比较优势是可以给他送货。两个小时后,销售一空,大学生高兴地说,没想到会卖得这么好。最重要的是市场给了他最直接的用户反馈,比如品类需求的增加,流程改进的要求。第一次,自信是最大的收获。   

  

  第二次,三个中学生做帮手,大学生CEO经历了一次管理挑战。要把三个业余爱好者培养成掌握无核化技术的“工人”,一顿严肃的训斥还不如几个糖葫芦的诱惑。CEO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赢得了一些“工人”的敬佩。上海滩CEO意外发现了孩子的神奇作用——当卖家可以省去大人的讨价还价,获得额外的宽容。在销售提成的计算中,他意识到除了材料成本之外,还有人工成本的存在。三个中学生珍惜打工挣来的收入,而自己却以此为荣,失去了新鲜感,收获了一份冰面上巡逻推销的辛苦知识。   

  

  糖葫芦项目一直持续到冰变成冰。熟能生巧,大学生对父亲说,我现在用什么锅都能做出漂亮的糖葫芦,你的锅钱也省了。爸爸说,万一哪天生活费紧张了,糖葫芦可以救急,你有本事就在身边。大学生考虑周到:回国留学尽量做点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