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台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整合复用,服务复用后的终极价值是“降本增效”。那么,企业是否有必要搭建施工合同中间平台呢?如果构造契约是中级的,那么哪些契约函数可以重用?如何规划合约平台的建设?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的理解。
00-1010众所周知,企业中台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规划建设中台的业务是否快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相对的,每个企业对fast的支撑能力不同;第二,不是简单的建一个单一的信息系统,需要有经验有能力的团队,交付周期和成本都比较高。第三,能否发挥社会数据价值,取决于企业现阶段是否具备数据治理各方面的条件。
以上问题也是合同中台建设需要考虑的。此外,合同中台的建设可能还需要考虑合同管理结合业务深度的要求以及周边系统的建设。如果合同管理需求没有深入到业务中,只是合同台账层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或者相对独立,与业务系统交互少,构建一个市场上说的合同管理系统就够了,不需要被供应商绑架跟风(或者只是说说)。
综合考虑,能够建设合同中台是大企业的业务,而且业务变化快,企业目前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应该具备建设中台的条件或者有建设其他业务中台的成功经验。
一、有没有必要建设合同中台?
这需要真正了解企业信息规划与合同管理系统的定位和边界。企业信息化或者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肯定是层级化、专业化、集成化(当然也有智能化,但和是否与台湾建约的讨论关系不大)。在分层分级方面,很多基础应用系统已经覆盖了合同全生命周期的一些阶段功能,如知识系统、MDM、BPM系统等。且无需在合同中途重复施工;在专业化方面,各系统要承担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任务,继续向纵深发展;在集成方面,各个系统都在企业整体的微服务框架下寻找自己系统服务拆分的粒度,以便灵活地与其他系统交换信息。合同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合理控制合同履行的风险,所以我们应该基于这个目标来规划合同中台的职能。
因此,合同内容审核及结构化、统一合同编号、电子合同、合同履约监控,合同全息信息检索就应该是合同管中台应该关注的服务,和目前所有服务提供商中成本最高的合同审批流程不应是重点(应在BPM中实现),合同模板库也应纳入知识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在BI分析系统中更合理。今后,业务人员登录门户或自己的业务系统,一站式从知识系统获取合同模板,利用合同中台完成合同审核和结构信息提取,提交BPM系统审批,调查电子合同完成情况,通过合同系统给出统一的合同编号,根据编号完成各项业务中的履行,监控合同是否非正常履行, 根据企业内部的查看权限,使用统一的合同号提供合同信息采集,最终为BI系统提供数据服务进行展示。
二、哪些服务可以复用呢?
主计划至关重要。首先,整体规划就是业务架构。在思路上,我们可以根据项目管理基线(其实就像合同一样)来保证基线规范的可控实施。在范围上,要综合考虑包括所有业务分部、目前没有合同的现金交易。在横向方面,我们应该在合同工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与所有部门合作应根据优先顺序逐步实施。采用重要和紧急的四象限法进行优先排序。重要的可以是主要业务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如合同评审等。),而紧急的可以是风险频繁或标准化收益量大的业务合同(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步,及时利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如外包企业信用数据库、电子合同等。),同时也为其他业务的转型提供职责范围内的积极配合,做到互相促进,互相推动。
应该有衡量指标和反馈机制。合同平台建设的好不好,会提高效率,降低合同带来的风险。要将指标细化到合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合同模板使用率、合同回签率、合同审批效率、延期履约率等。),甚至将它们与业务系统链接起来。要通过数据购买和网上收集合同使用情况和改进意见,让合同中台发挥真正的价值。
本文由@Being4原创,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