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建筑的装修、铁路修建等等,只要有工作的,难免多多少少都会有工伤的发生,有的伤势小不严重也就还好,但是也是会有大的伤势造成以后生活不能自理,那就可以去伤残鉴定,补贴费用,那么关于伤残鉴定要怎么看呢?
伤残鉴定是以什么为准
在一般情况下,伤残鉴定以鉴定时照的片为准。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由此看出伤残鉴定的时间是在治疗终结,应有出院诊断证明。应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公安部门推荐鉴定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做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当事人做伤残鉴定应当携带本人的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诊断证明书、加盖院章的出院小结、病历和当事人原始的和最近的片子(如X光片、CT片)。
伤残鉴定的重要性
获得赔偿的多少和能否为你争取到最有利的司法鉴定意见密不可分。鉴于鉴定结论作为一项重要的证据,其公正性、权威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不容质疑。包括交通事故在内的人身侵权损害赔偿案件,司法实践中伤残(司法)鉴定结论对受害人获得赔偿数额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人身损害(交通事故)的赔偿项目中伤残赔偿金是最主要的赔偿项目,是获得赔偿数额最大的一块。
另外只有构成伤残等级法院才会支持精神抚慰金这个赔偿项目。对于受害人的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的赔偿额的确定司法鉴定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误工、营养、护理期限同样需要司法鉴定意见来给法官做计算依据。
1-10级伤残明细表
以上就是关于伤残鉴定的相关内容了,所以对于伤残人士有一些补助金该去申请就去申请,这样多多少少能够帮忙解决一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