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作为国内电商的三大巨头之一, 该平台为了能够引流、拉新,也时不时推出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不过有不少的不法份子发现了其中漏洞,也从而获利,但通过不正规的手段是不可取的,为什么说京东套利抓了400多个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京东套利抓了400多个人?
据报道,大三学生汪某2017年偶然发现,“京东白条”存在一个“致命”漏洞——无需本人实名认证,也无需绑定银行卡,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就可以注册账号并赊账购物。
于是汪某找来了小伙伴,以及小伙伴的小伙伴,组织他们冒用别人身份注册京东账号网上购物,然后变卖套现,企图实现真正的“打白条”。最终,汪某等9人被以诈骗罪判处10年9个月至1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首先,可以利用别人的身份“打白条”买东西本身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随着生活越来越便利,人在家中坐,债从天上来简直不是梦。叨哥一直在想,便利究竟应该做到什么地步,最后觉得还应该保留“本人”这个概念。关于资金的操作,尤其是贷款,“本人”必须要知晓。然而目前的问题就是,网络太发达、产品太发达,一不小心就容易被贷款。
其次,设置大学生兼职的京东面签官也不合理。这个案子中京东面签官是一个关键环节,其决定了这笔交易能够成功。而案件中的面签官仅对张某进行简单的问询式面签,对身份信息并没有进行仔细核对,就完成了初审,然后把初审材料发往公司后台,由公司后台进行最终审核。可以说,设置学生面签官这块对于京东来说也是一个败笔,一方面,学生的社会经验就不足,让他们去做风险控制本身就存在风险。另一方面,兼职者和公司的利益也不一致,兼职者的关注点在于一笔业务所赚的提成,所以他们对业务的要求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最后,风控即使设计的很好,传导到下层,加入人为因素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业务越大,对管理的要求就越高,很明显“京东白条”在校园业务上的管理需要改进。
京东金融回应,开展相关业务的初衷是想给大学生提供便利,但是没想到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漏洞”在2017年已修复,认定盗刷后免除用户还款责任。
这场风波以漏洞修复、钻漏洞者被判刑结束,但信贷依然还存在着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也唯有法律能够去管制那些要把信用卖几个钱的人。
早在之前就有四百多名大学生集体被告案企图空手套白狼的例子,打着拒绝高利贷的名号,为了蝇头小利蔑视法律,说来也可笑。但也很现实,毕竟有些人的理解中天上是可以掉钱的。
京东平台商家“套利”的真相
一到6月,就进入京东“618”的各种购物促销。BLACKCRAG黑岩户外旗舰店在6月8日接到了京东运营经理的通知。“要求大家6月9日至11日京东大促销满199减50元,499元减200元,满999元减400元,促销费用由京东平台负担。”BLACKCRAG黑岩户外旗舰店负责人称,当时要求大家全力做好推广,把户外的客户吸引到京东来,使其能买到质优价廉、配送和售后服务好的户外装备。
当时,BLACKCRAG黑岩户外旗舰店将京东链接和京东黑岩旗舰店制作的推广链接及时向户外圈推广,并配合京东促销,设置了一系列促销活动。“针对618,我们还设置了部分产品618元的秒杀和299减40、599减80、799减120满减促销等等吸引客户购买。”据悉, 6月9日至11日三天销量获得很大增长。
但是在促销结束后,京东在6月13日给该旗舰店开具了处罚单,理由是“套利交易”。当月15日,该店在后台提交相关证据进行了申诉,6月29日却被驳回。
“京东这时候以套利款为由强行从我店货款扣款35400元,还以罚款为由强行扣款20000元,并处50分扣分处罚!” BLACKCRAG黑岩户外旗舰店称。该店还称,京东并没有明确提交哪些证据,只是说根据实际情况提交。店铺负责人认为,这样的表述极为模糊,“也就是无论提交什么证据,都会被霸权驳回。”
此后,该店多次与京东运营人员和京东客服电话联系,要求其说明处罚理由,都没有得到明确答复。京东最后告知店铺,所处罚的订单客户账号因为没有购买过京东自营的产品,所以是问题账号,因此定为套利订单。
对京东的这一说法,该店表示不能接受和认可。“没有购买过京东自营产品就是问题账号?京东规定客户必须购买京东自营产品才是正常账号了吗?”该店负责人表示,作为京东的商家,自己根本不能辨别客户账号。如果京东平台认为这些账号有问题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处理,应当直接删除订单,而不是把责任推到商家身上。“我们不认可京东认证问题账号的说法,之前也没有听说过套利的说法。”
据了解,这一事件进展到现在还远未结束,7月10日京东再次以同样的理由开具罚单,准备扣款61400元同时罚金40000元和50分的扣分处罚,理由依然是“套利款”。至此,该商家已被扣罚156800元。商家认为,京东此举是为了回填平台补贴的促销费用。目前,BLACKCRAG黑岩户外旗舰店已宣布暂停向京东供货。
京东商城非第一次卷入“自营纠纷”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多位京东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事并且不知情。记者也注意到,去年京东就曾卷入一起“自营纠纷”中。2016年5月13日,消费者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四款京东自营产品,后发现是假货,将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让范先生没想到的是,京东自营的商品并非京东电子商务公司经营销售。
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辩称,双方不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尽管涉案产品属京东自营,但该公司仅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未参与买卖行为。
当年12月,朝阳法院向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发出司法建议,建议该公司在网站页面显著位置对“自营”等专有概念作出明确解释,所有商品销售页面均应披露销售者详细信息,并将销售授权书在明显位置予以公示。
网购的兴起,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但很多不法份子也从而盯上了某个平台的漏洞,所以套利、薅羊毛等字眼就经常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