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新兴产业陷入旧困境 新兴产业

光伏行业、生物质能、生物医药、新材料、风电、LED等新兴产业2012年反复上演着生死大戏。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类产业在“新”的外衣下依然重复低端制造业的老路,依靠老旧的政府之手发挥决定性作用,最终令产业陷入绝境

  文│本刊记者王娟

2012年对于我国光伏产业来说是异常寒冷的一年。这个曾经一度为“城市名片”的新兴产业从没有这样命悬一线:美欧“双反”、债务庞大、连续亏损、巨头企业生死挣扎有专家形容光伏产业的2012是“如被冰封”。

这个时候,没有谁比光伏企业更加迫切希望春天的到来。国家试图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这个行业渡过难关。继2012年10月26日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之后,财政部再给光伏产业拨付70亿元资金。11月9日,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启动年内第二批金太阳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支持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微电网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并将根据投资情况给予财政补助。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不得不参与到救市行动中,无锡市和新余市分别针对尚德、赛维LDK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些信号给光伏行业带来希望,甚至有专家表示,光伏业前景光明,预计2013年国内需求增长100%。

春天真的要来了吗?恐怕要两三年产业链条重新梳理完善之后才能作出判断。

  “新兴产业”中弹

光伏产业还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近年来“新兴产业”概念泛滥,如光伏行业一样经过短暂迅猛发展之后便陷入困境的行业比比皆是,生物质能、生物医药、新材料、风电、LED等新兴产业反复上演着生死大戏。

2012年愿景光电子、卡邦、安迪光电等一系列LED领域明星企业倒闭;风电行业三大巨头企业(明扬风电、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第三季度财报均为亏损。鉴于光伏行业出现的“双反”,有人预测,“接下来,风电和LED行业都可能出现双反”。

一度被国家和政府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接连陷入尴尬境地,光伏行业首当其冲。究其原因,“双反”只能说是引爆中国光伏产业危机的导火索,问题的症结还在企业自身。正如该行业人士所说,光伏产业其实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制造业,近年没有重大技术突破,而竞争拼的主要是成本,只有扩大规模才能降低成本,可扩大规模又无异于引鸩止渴,这恰恰是产业还不成熟的标志。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王勃华也表示,当前光伏产业存在产业发展无序、产能扩张过快、供需失衡突出、市场对外依存度高、国内应用政策体系亟待健全、技术基础及创新不足、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产业面临空心化危险等问题。

光伏行业的遭遇值得引起所有新兴产业的反思,在“新”的外衣下依然重复低端制造业的老路,单一老旧的发展模式,这最终会导致产业陷入困境。

  最后一击

尽管我们还不确定光伏的春天何时能到来,但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一头“大象”因何而轰然倒下。过去十年来,光伏被视为与互联网行业相媲美的朝阳产业,短短几年,中国光伏产能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全球前十大光伏组件生产商中国包揽了前五名可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整个行业瞬间崩塌。

美国对于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裁决足以给这个行业以沉重打击,最终裁决对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至%的反倾销税,以及%至%的反补贴税。随之而来的还有欧盟由“单反”升级为“双反”的调查,两项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犹如对光伏产业的最后一击。有专家表示,一旦欧盟裁决结果出来,并开出高税率,那么中国光伏就基本垮了。

受国际环境和政策的影响,2012年我国光伏海外市场大幅缩水,王勃华表示:“专用设备的订单数量比前一年减少约80%,多晶硅行业停产企业数量达到近90%,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20%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

此外,在美上市的10家光伏企业负债已达到175亿美元,平均负债率为70%。其中4家(赛维、尚德电力、晶澳太阳能、大全新能源)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已经收到退市警告。

光伏产业的衰落还只是一个开始,同样受到国际环境影响的还有风电和LED行业等新兴行业。对于资金需求量巨大的风电行业来说,2012年以来,没有风电企业获得融资。作为风电巨头公司之一的华锐风电已经有350人带薪停工,这进一步印证该行业进入了“寒冬”。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表示,风电行业将进入较长调整期。而LED行业的停产风波仍在进行当中。

  新外衣,旧路数

欧美的一个决定何以能够引起中国光伏整个产业链的崩溃,甚至波及到相关行业的发展?我们在抱怨国际社会恶意打压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恐怕还要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

我国多数新兴产业更多地依赖于国外,而这种依赖包括技术和市场,即“两头在外”。从光伏行业来说,欧盟是中国光伏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货量占到中国光伏企业的70%左右。不难想象欧盟的“双反”对我国光伏企业造成的创伤有多大。还不仅仅是市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后遗症还有核心技术的缺乏,创新能力跟不上。

以LED行业为例,在LED应用的相关专利国家中,日本占全球的27.9%,中国仅占9.34%。由于国内企业缺乏核心专利,随着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开始遭遇专利技术壁垒,深圳企业由于起步较早,比国内其他地区更早遭遇专利诉讼,近年来深圳已经有三家企业先后受到日亚等巨头的诉讼。

新兴产业的“两头在外”最终让企业深陷困境,若再进一步究其历史原因,行业盲目过快发展而导致的产能过剩则是企业们自己种下的一颗苦果。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风电整机行业产能估计在30吉瓦到35吉瓦之间,产能过剩率在50%以上,而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率竟然高达90%以上。

中国大批企业进驻光伏行业始于2005年,受地方政府高额补贴吸引,光伏企业数量也从2005年的100家左右激增到目前的600家左右。由于多数企业技术实力有限,只能从事低端光伏产品的生产,并采取低价策略,逐渐导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从一组总是被引用的数据看,2011年全球的光伏组件产能约为60GW,其中中国已有及在建的组件产能总量约在3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这意味着我国光伏企业总产能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装机量还多,而这必然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的警惕,其结果就是对中国进行“双反”调查。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企业的责任,各级政府也避免不了有责任,就拿光伏行业来说,这从来都不是一个市场化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与政府之手密不可分。

昔日风光无限的光伏巨头尚德公司可以说是地方政府一手打造出来的明星,施正荣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就没有尚德公司的今天。”为了扶持尚德,无锡市政府可谓不遗余力。为了确保项目落户,无锡地方政府下了行政命令,一定要帮助尚德公司初创期的第一批800万美元资金顺利及时到位。在项目落户后,尚德又受到了保姆式的服务,不但办各类手续一路绿灯,而且地方政府还出面协调,为其解决融资等难题。

颇具戏剧性的是,如今尚德的命运依然不是掌握在施正荣的手里,而是取决于政府、银行的支持力度。“他们演绎了中国新兴产业泛滥的一个悲剧。”无锡市政府一位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

包括光伏在内的新兴产业普遍存在被政府之手催熟又迅速衰落的命运,很多地方政府热衷于做各种规划,但规划从头看到尾,只能看到要把产业做到多大规模的目标,对于产业的具体指导、上下游配套等具体计划则完全欠缺。对于光伏等新兴产业,以政绩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犹如猎食者,一番兴衰之后,地方GDP增加了,留下的却是一片狼藉。

  回归市场

很显然,作为全球各国都在奋力竞争的新兴产业,我国陷入了“新产业旧模式”的困局,若要让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梦想,恐怕还要回归市场思路,从全球产业链竞争的思路出发。

正如开篇所述,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展开了对光伏行业的救市,除了直接的资金支持外,政府也在想方设法释放国内光伏市场需求。2012年12月11日,科技部公布了2012年第二批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目录,获批项目装机总容量为,总获批项目225个,最高获批安装容量为30MW。加上2012年5月已经公布的的第一批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合计全年项目规模达。而在此之前,国家电网[微博]已经宣布对6兆瓦以下光伏项目实施免费入网服务。

对此,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表示作用有限。中国风电集团区域经理邓娟认为,金太阳项目的实施将刺激我国光伏需求,释放光伏下游企业产能,缓解我国目前光伏产能过剩的局面。但同时,要看到金太阳工程对于光伏产业的提振仍较为有限,要化解中国光伏产业“寒冬”,还需政策的推动作用继续给力。

难道真如前文所说,光伏企业的命运只有靠政府改变吗?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或许能从国外得到些启发。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也都曾举政府之力扶持某个产业,却很少陷入类似困境。它们的经验是,更多出台普适性鼓励行业发展的政策,而非由地方政府支持本地企业,且在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视产业政策不妨碍经济规律发挥作用,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人才培养,日本、韩国政府都十分注意,核心是为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市场。

政府的作用在于为企业提供市场,最终回归市场也是新兴产业的救赎之路。“光伏产业的当下之劫,正是政府的推波助澜让光伏产业偏离了正常的市场轨道,今天的劫难是产业发展超越了市场承受力的结果。”无论是王勃华等深谙光伏发展的专家,还是施正荣等光伏龙头企业的掌门人,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认为:“拯救光伏,最根本的‘灵丹’是让市场的归市场。各地政府应借这次光伏劫难重新审视政府之手与市场间的合理界线。”

末日的谎言最终被时间破解,我国光伏等新兴产业的春天能否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到来?这仍然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