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新兴板“被删”意味着什么
一财网
本已呼之欲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板临时生变。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15日下午从全国两会新闻中心获悉,根据证监会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下称《纲要草案》)将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内容。
对于这一变动,多位接受本报采访的法学界、证券界人士都表示,删除可能意味着短期内不会再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建设工作。
“如果一开始《纲要草案》就没有写,那可能是因为层级不够、不必太过具体等原因。”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但是写入之后又删除,可能就别有深意了。
尽管有不少观点认为在《纲要草案》中删除相关提法,就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板暂时“出局”了,但也有观点认为,因为战略新兴产业板的准备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基本完成,所以不必写入“十三五”纲要,换言之,这派观点认为战略新兴板会很快推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刘俊海对本报表示,对草案的修改还需要经过全国人大的最后表决,预计在修改说明中提出的建议,人大通过的概率是比较大的。“从工作程序来看,十三五规划中多一句、少一句都至关重要,有没有写入规划,直接影响未来五年的工作落实。”刘俊海称,是否继续推进战略新兴产业板,不仅要听取监管部门的意见,全国人大也应该听取公众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以及交易所的意见。
取消还是没必要说?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15日下午从全国两会新闻中心获得的13日印发的《纲要草案》中,“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内容已经被删除。根据记者拿到的对《纲要草案》修改情况的说明,此次修改共涉及57处。其中,第9条明确称:根据证监会意见,删除第27页“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
战略性新兴产业板被“删除”之所以在业界引发轩然大波,是因为其本已呼之欲出。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理事长桂敏杰首次表示,计划在上证所内部设立一个新的板块,即战略新兴产业板。此后,战略新兴产业板的筹备工作一路推进,方案也上报高层。
2015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发布,文件称“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在今年两会前期,桂敏杰在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也明确表示,战略新兴板不会推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3月5日公布的《纲要草案》提到,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融资市场,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其中关于“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表述被认为是顺理成章。
所以此次战略性新兴产业板“临时被删”,似乎表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本报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这一变动,市场出现了激烈的争议。其中一方观点认为,战略新兴产业板在“十二五”期间准备基本完成,不必写入“十三五”纲要,换言之,认为战略新兴板不但会推出,而且会很快推出。但另一方观点则认为,在《纲要草案》的语境中,删除这样的提法,就表示暂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特别是记者获得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的说明”中也补充了一句“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还不完善”,似与这一方观点形成映衬。
“太着急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券商人士对本报表示,其联系的多家客户此前都有到战略新兴板上市的计划,目前不知政策变动到底何意,非常着急。
本报记者第一时间向证监会和上证所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复。不过,有接近上证所的券商人士对记者称,交易所也并不十分清楚状况。“上上周,上证所战略新兴产业板的负责人还在北京开会了解进展,他们也都懵了。”他说。
事实上,上证所一直在为战略新兴板四处奔走。一位从事新三板业务的券商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沪深交易所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跑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当中的科技、创新企业都已经被“跑遍”。据该人士估计,经过反复接触之后,首批战略新兴板上市企业的范围目前已经基本确定。
15日晚间,有一段宣称是上证所内部人士的录音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该内部人士表示:“十三五规划(表述)的取消并不意味着战略新兴板的取消&;&;大家应该再听一听,再看一看”。
几家欢喜几家愁
“求上证所的心理阴影面积”、“新三板要火”、“中概股哭死在回家的路上”&;&;这是15日晚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三句话。虽有调侃之意,但也反映了政策变动之下,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不同情绪。
战略新兴产业板临时生变,在李慧勇看来,监管层可能有三方面考虑:一是改革需要有条不紊地推进,二是改革要一盘棋、稳扎稳打,三是改革需要立足大局、不涉及个人私利。
“中小创有了,新三板有了,战略新兴板是否必要就需要考虑了。”李慧勇对本报表示,创业板门槛稍微降一点,新三板门槛稍微升一点,实际上就可以覆盖战略新兴产业板的企业。
另有券商人士也表示,监管层当前不希望发展太多板块,可能也不希望资金过于分流,各层次之间确实存在竞争性、替代性。李慧勇则举例称,如果一家企业既可以上新三板,又可以上战略新兴板,那它会选择去哪里?肯定是战略新兴板。在他看来,注册制推迟,战略新兴板生变,新三板可能会成为大力发展的领域,“我们能感觉到,新三板又热乎起来了”。
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也称,如果真的取消了战略新兴板,那么若要在多层次市场格局中大力发展的话,无疑新三板就是最值得关注的市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三板可能会面临更好的机遇。
自2013年底新三板扩容到全国以来,挂牌企业数量已经从500多家迅速扩大到目前的接近6000家,其中中小微企业占到95%,高新技术企业占到65%。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将是当前证监会在资本市场的工作重点,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直接受益于政策趋势,新三板市场创新层的含金量也将会进一步提升。”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诸海滨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来看,今年新三板市场有望接纳更多的优质标的,包括正在酝酿回归国内的互联网企业。
事实上,如果战略新兴产业板取消,最痛苦的可能就是正在拆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打算“回国”的中概股,以及长线布局的基金等投资机构。
“选择回来的中概股原来认为战略新兴板是一个比较好的窗口,可以抓住,但如果真的取消了,现在就还是老渠道,借壳、IPO或者上新三板。”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进进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而且企业上市的时间可能会被推迟:一方面,因为没有那么多壳可借;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投资者诉讼以及经营成本,都会压在企业身上;第三,基于上市预期加入的基金会面临极大的退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