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宏观经济趋紧,然而,我市的新兴产业却呈现出“质好、速快”的发展态势,产值、应税销售和入库税金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稳增长、快转型的“压舱石”。据市发改委最新统计,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实现现价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应税销售70.2亿元,同比增长12.3%;入库税金4.85亿元,同比增长58.5%。
近年来,整个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力的确很大,发展速度减缓已经成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走出一条海门工业经济发展新路,在今年的园区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姜龙说,海门经济转型升级,稳要有压舱石、进要有大块头、强要有顶梁柱,这是这几年市委市政府运筹工业经济的战略思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工业经济发展放到海门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中去考量,感到海门具有发展新兴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市委市政府对海门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进行顶层设计,确立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海工装备等六大新兴产业。将新兴产业作为海门稳增长、快转型“压舱石”来打造,并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中谋求“大块头”项目,培育出“顶梁柱”的企业。
市委市政府抓住了新兴产业发展的两大关键点:建立承载平台,从严把好产业进门关。以片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打造新兴产业承接平台,在我市形成了6大开发园区与6个镇乡产业园等12个大平台格局,同时根据新兴产业发展的特质,加快建设区中园、园中园,以细分的特色平台提升新兴产业的承载力。省级装备制造产业园、省级研发外包产业园、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省级生物医药产业园、省级输变电装备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已经成为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开发区的省级装备制造产业园建园4年多,已经集聚了海工装备、智能装备等3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过400亿元。临江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形成了科创园、产业园同步推进,迄今集聚了40多个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项目。同时,市委市政府以“两个一律不要”把好产业关,即污染项目一律不要,纯粹靠劳动力竞争的项目一律不要,重点引进新兴产业为主的项目。
据介绍,上半年,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实现的产值、应税销售、入库税金均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增幅8.9个百分点、14.6个百分点和36.2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正在加速显现“压舱石”的作用。更为可喜的是,我市新兴产业中有了“大块头”项目和培育出了“顶梁柱”企业。海工装备集聚了10个超10亿元的项目,其中招商局重工单体规模超过1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块头”。上半年,入库税金超过2000万元的前十家工业企业中,9家企业为新兴产业企业,其中两家企业入库税金超过1亿元,成为海门工业经济的“顶梁柱”。(刘海滢马国兴王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