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新材料专题报告之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深度研究

2020年国内光伏行业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有望达41万吨。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对湿电子化学品等级的要求较低,只需达到G1等级。随着前几年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业的大规模扩产,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也快速增长,国内众多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实现产业链配套,目前该领域的内资企业占有99%以上的份额。2020年以来,通威、隆基等电池片大厂均公布扩产计划,根据预测,2020年新增电池片产能规划超40GW。综合考虑新项目投产、落后产能淘汰、多晶产能利用率走低等因素,我们预计2020年国内太阳能电池片总产量达,按照3.3吨/MV的单位消耗量,对应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为万吨,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

3、全球湿电子化学品产能重心向亚太转移,政策资金助力国内发展

3.1、以海外为鉴,单点突破是后进者主要成长路径

、全球湿电子化学品的发展与集成电路产业密切相关

湿电子化学品的产生与发展与集成电路产业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起,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相继出现,对集成电路制造用化学试剂要求更高,湿电子化学品也就是在这一需求市场的变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可以说目前国际上在湿电子化学品技术发展方面的重点还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中。同时湿电子化学品也成为电子化学品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应用市场还渗透到平板显示、LED、太阳能电池、光磁记录存储体产品等领域中。由于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从事湿电子化学品研究与生产的厂家及机构也在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全球湿电子化学品的市场格局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1)美欧垄断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湿电子化学品市场主要由美国、欧洲(主要为德国、英国等)的几家世界知名的化工企业所垄断,它们约占整个世界湿电子化学品市场的65%以上。当时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主要企业有:德国(默克)公司、美国亚仕兰()公司、美国奥林(Olin)公司、美国公司、美国Arch公司、英国的公司等,其中以德国默克为最大,其次是日本的一些企业,包括关东化学、三菱瓦斯化学、住友化学、和光纯药公司等。

(2)日本崛起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世界湿电子化学品市场格局发生一些转变。主要是由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迅速发展,日本企业的湿电子化学品在生产规模及世界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日本湿电子化学品企业还大幅度促进了湿电子化学品制造技术的提高。

(3)亚太主导

21世纪前十年代的后期起,随着亚洲其它国家、地区(不含日本)在半导体、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产业快速发展,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湿电子化学品的主导市场,其中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等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市场份额得到明显的扩大。陶氏、霍尼韦尔、巴斯夫等公司竞相将电子化学品业务重点放在亚太地区,而部分欧美传统老牌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上出现明显的缩减。

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三分天下,欧美、日本企业份额逐年降低。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2018年全球半导体、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三大应用市场使用湿电子化学品总量达到307万吨,全球市场规模亿美元。市场格局方面,2018年欧美传统老牌企业(包括其亚洲工厂)的市场份额(以销售额计)约为33%,较2010年减少4个百分点;第二块市场份额是由日本的十家左右生产企业所拥有,总共占27%左右,较2010年减少7个百分点;其余市场份额主要是中国台湾、韩国、中国大陆本土企业生产的湿电子化学品所占领,约占世界市场总量38%,近年来这些国家、地区的应用市场大幅扩大,特别是在大尺寸晶圆、高世代液晶面板、OLED面板等湿电子化学品新市场方面,因此中国台湾、韩国、中国大陆等国家、地区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及市场规模都得到快速发展,替代欧美、日本同类产品的趋势显著。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2018年中国大陆三大应用市场使用湿电子化学品总量约92万吨,对应市场规模约为110亿元。

3.1.2、老牌厂商以多元化集团为主,新进者多为专业生产商

全球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参与者分为两类:多元化集团与专业型生产商。我们对境外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湿电子化学品生厂商进行了全面梳理,其中欧美企业多为传统大型化工企业,具有生产历史悠久、品种齐全、生产基地遍及世界各地的特点,代表性企业如巴斯夫、霍尼韦尔、美国亚什兰、德国汉高,其中巴斯夫2005年收购默克的电子化学业务成为业内领先供应商。日本湿电子化学品生企业中既有住友化学、三菱化学这样的综合性化学集团,也有StellaChemifa、关东化学这样技术领先的专业型生产商,目前StellaChemifa是世界最大的高纯氢氟酸企业。韩国主要湿电子化学品企业是东友和东进,它们最早的技术来源于日本,这两家企业都没有韩国电子产业的大集团背景;由于平板显示在韩国发展迅速,此领域两家韩国公司的产品市占率较高,但半导体高端晶圆加工用湿电子化学品仍未实现全面国产化。中国台湾本岛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普遍成立于20世纪90年后,其特点是合资公司较多,如台湾东应化是东京应化与台湾长春石化的合资公司,伊默克化学由巴斯夫及关东化学合资,理盛精密是由日本Rasa控股。由此可见,湿电子化学品发展初期需要依赖成熟的化工产业经验、充分的技术积累,大型综合集团的资金优势也使其在产业整合、生产规模、产品种类等方面具备优势;行业后进者多通过技术引进、打造专业型湿电子化学品生产商。

湿电子化学品品种规格繁多,单点突破是新进者较为可行的成长路径。由于湿电子化学品的品种多,每种产品的制备工艺路线、设备及对设备材质的要求各不相同,而且为了保证产品的纯度和洁净度,相关的设备通常不是通用设备。厂商必须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来确定各自的工艺路线,独立设计安装主要产品的生产线。在湿电子化学品应用领域逐渐细化的背景下,行业后进者往往选择有限的产品进行生产。我们认为,尽管在发展初期会面临产品结构单一、难以配套供货的劣势,但结合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客户验证壁垒高、技术门槛高的特点,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实现单点突破、打造细分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商是新进者较为可行的成长路径。

3.2、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政策资金助力行业发展

3.2.1、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起步较晚,高等级产品国产化率较低

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产业起步较晚,2006年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自20世纪七八时年代中期起至21世纪前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湿电子化学品企业在规模上、技术水平上都比较低,与国际上的湿电子化学品大型企业相差甚远。21世纪初期我国湿电子化学品的产量不足5,000吨,2004年达到了1.1万吨左右。自2005年以来,国内光伏产业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对湿电子化学品的性能要求门槛相对较低,国内不少湿电子化学品企业进入太阳能电池片行业,生产规模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年后,平板显示、IC制造产业相继向中国大陆转移,新市场带来需求量的增加,驱动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进入大规模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下游光伏行业的调整使得该领域湿电子化学品销售价格大幅下滑,一些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为追求更高效益而调整产业结构,将更多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量转向半导体、平板显示市场。

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产能集中于华东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国内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约有40多家,产品达到国际标准,且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有30多家。这些企业中,外资企业占比很少,多为内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在我国湿电子化学品的区域产量分部上,目前华东地区占有绝对的优势,特别是江阴、苏州地区,包括江阴江化微、苏州晶瑞化学、江阴润玛、江阴化学试剂厂等知名内资企业均位于该区域。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华东地区的湿电子化学品产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74%左右,江阴、苏州的产量占比分别约为41%、20%。近年来,多个集成电路、面板、太阳能电池项目在中西部落地,如位于湖北的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武汉天马G6,位于成都、绵阳的京东柔性AMOLED线,以及通威在成都、眉山的电池片项目等。随着下游产业在中西部地区深入布局,湿电子化学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凸显,华东及沿海地区生产商对于内陆的供应需要经过长途运输,高昂的运输成本下,内陆地区亟须更多就近配套的湿电子化学品供应商。

三大应用领域国产化率不一,高等级产品仍待突破。中国大陆湿电子化学品整体技术水平与海外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一方面大陆相关企业起步较晚,另一方面相比于欧美日湿电子化学品产生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韩国湿电子化学品产生于液晶面板的爆发,中国大陆湿电子化学品是跟随光伏产业发展起来的,因此2010年以前内资厂商的技术水平整体停留在G1、G2等级。自2011年起我国多家湿电子化学品企业在设备装备上开始进行大规模投资,工艺技术档次也有迅速的提升,能够逐步满足下游显示面板、集成电路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8年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半导体领域的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分别约为99%、35%、23%(按销售供应量计),太阳能电池市场基本满足生产需求,而平板显示、半导体领域的国产化率反而较前两年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高世代面板线和大尺寸晶圆加工对高等级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增加。具体来看,2018年我国晶圆加工所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在6英寸及6英寸(一般为0.8-1.2μm、0.5-0.6μm)以下的国产化率为83%左右,在8英寸及8英寸以上(含0.25-0.35μm、28nm-0.18μm)的国产化率不足20%,大部分产品来自进口;2018年我国平板显示所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在G4.5至G5.5代线的国产化率超过80%,而在G6至G8.5代线的国产化率仅为29%,OLED面板所需的湿电子化学品目前仍有品种被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少数电子化学品厂商垄断。由此可见,如果未来能够在高端领域实现进口替代的突破与进展,我国内资湿电子化学品企业发展空间广阔。

3.2.2、政策加码,资金助力,湿电子化学品迎发展契机

由于湿电子化学品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我国在政策上鼓励该产业的发展。近十年来,湿电子化学品也已成为我国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和新增长点,我国把新兴产业配套用电子化学品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和新材料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上予以重点支持。“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把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列入“863”计划;在2008年国家科技部下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明确列出超净高纯试剂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在2014年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制定的《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引导面板企业加强横向合作,对上游产品实现互信互认,鼓励面板企业加大本地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力度”。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下游本土领军企业积极开展对国产材料的合作研发、验证及配套采购,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全书》的数据,中芯国际国产材料累计验证成功项目从2010年的6个增至2015年的51个。

大基金二期即将开始实质投资,湿电子化学品行业迎来新一轮资金支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是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而设立,2014年9月大基金一期成立,募资规模合计1,387亿元。大基金一期(含子基金)投资的9家半导体材料企业中,从事湿电子化学品业务的公司有3家,包括晶瑞股份、中巨芯科技、安集科技。但从大基金一期在上下游各领域的投资额占比来看,材料环节的投资力度稍显不足,占比不到2%,低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半导体材料产值11.08%的占比。大基金二期于2019年10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41.5亿元,较一期的987.2亿元有显著提升,投资方向上也将加重上游材料行业。近期大基金管理机构华芯投资表示,大基金二期将在稳固一期投资企业基础上弥补一期空白,加强半导体设备、材料和IC设计等附加值较高环节的投资。随着大基金二期实质投资的正式启动,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资金支持。

4、受益标的

4.1、江化微(603078.SH):三大领域全系列湿电子化学品供应商

江化微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平板显示、半导体及光伏太阳能三大领域全系列湿电子化学品的供应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配套试剂等专用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其中超净高纯试剂包括单酸、混酸、蚀刻液、溶剂、单碱;光刻胶配套试剂包括剥离液、显影液等。公司生产的湿电子化学品应用于平板显示、半导体及LED、光伏太阳能三大领域,客户涵盖士兰微电子、华润微电子、中芯国际、中电熊猫、京东方、晶澳太阳能、通威太阳能等知名厂商。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4.90亿元,同比增长27.82%;实现归母净利润3,451.86万元,同比下降13.54%。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净利润有所下滑,主要系公司长途运输费用、研发投入增加所致,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为2501.87万元,同比增长26.18%。

江化微现有湿电子化学品产能5.5万吨,产品等级普遍达G2、G3。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酸碱类(过氧化氢、硫酸、盐酸、硝酸、发烟硝酸、磷酸、氢氟酸、冰乙酸、氨水、氟化铵、氢氧化钾溶液、C-400胆碱清洗剂、氢氧化钠溶液);蚀刻液(BOE、铝/钼/钼铝/硅/金/银/钛/铬/ITO蚀刻液、酸性剥离液、DHF);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环己烯、N-甲基吡咯烷酮、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和光刻胶配套试剂(负胶显影液/漂洗液/显影漂洗液/剥离液,正胶显影液/稀释剂/剥离液,边胶清洗剂)。产能方面,截至2019年底8万吨项目二期已完工,镇江一期、四川项目计划于2020年10月投产,届时公司将具备G4、G5湿电子化学品的生产能力,总产能扩增至20.8万吨。

4.2、晶瑞股份(300655.SZ):拳头产品达G5等级,打入高端市场

晶瑞股份主要从事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功能性材料和锂电池粘结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LED及平板显示、光伏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领域,积累了一批稳定的客户,并与下游行业的众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如半导体行业的华虹宏力、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锂电池行业的比亚迪、力神等;LED行业的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等。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减少6.80%;实现归母净利润3,131.59万元,同比减少37.64%。2019年公司超净高纯试剂业务收入1.79亿元,同比减少20.61%,而该业务毛利率较2018年提升2.6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公司为优化产品结构,减少低端产品出货,对光伏行业的超净高纯试剂销售规模减少。

晶瑞股份目前拥有湿电子化学品产能近4万吨,拳头产品达到G5等级。公司湿电子化学品等级位居国内前列,拳头产品超净高纯双氧水、氨水均达到G5等级,与三菱化学合作的高纯硫酸产品也是G5等级。公司在建及规划中的产能包括“9万吨电子级硫酸扩建项目”、“眉山年产8.7万吨光电显示、半导体用新材料项目”、“晶瑞(湖北)微电子材料项目”、“年产5.4万吨微电子材料及循环再利用项目”。随着在建及规划产能的逐步落地,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增长。

4.3、巨化股份(600160.SH):旗下凯圣氟化学是国内领先的电子级氢氟酸生产商

巨化股份联手集成电路大基金打造电子化学材料平台。巨化股份是国内最大的氟化工、氯碱化工一体化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17年12月,巨化股份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设立中巨芯科技有限公司,巨化股份持股比例为39%。2018年4月,巨化股份将全资子公司凯圣氟化学和博瑞电子100%股权转让中巨芯科技,从而完成大基金的引进,以进一步发展电子化学材料业务。凯圣氟化学是国内内资企业中电子级氢氟酸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规格最高的企业,其下属控股子公司凯恒电子是由凯圣氟化学与另一家湿电子化学品领军企业杭州格林达合资设立。

凯圣氟化学目前具备G4及以上级别氢氟酸产能3万吨。凯圣氟化学目前可生产电子级氢氟酸、BOE、硝酸、硫酸和盐酸等,其中氢氟酸纯度最高可达G5等级,年产能达3万吨。同时凯圣氟化学还有一系列技改及扩产计划,新增产能主要为电子级氢氟酸和硫酸。受益于股东的氟化工背景、大基金的产业资源以及同行之间的密切合作,凯圣氟化学有望成为国产氢氟酸进口替代的领军者。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开源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