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温灸
随着中医的日益重视,各种养生、调养和治疗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受欢迎和尊重。在中医中,用艾叶“温灸”的方法备受关注。特别是中医医生极力推荐“温灸调养”,对不同疾病确实有极好的疗效,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温灸疗法”。所以,今天,让我们来看看“温灸”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如此受追捧。
爱久健康
一、什么是温灸?
温灸在针灸范围内,但不需要针灸,通过点燃艾绒的热量来治疗。中医认为艾叶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的作用。但据西医分析,艾叶中含有一种挥发油,主要由苦艾和呫吨酮组成,具有解热、止血和镇痛作用。艾条燃烧产生的抗氧化物质贴在皮肤穴位处,通过灸热渗入体内,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二、温灸的好处?
温灸是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它确实有许多突出的特点。首先,温灸的疗效是惊人的。温灸应用广泛,是中国古代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具有温阳益气、温经通络、化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疾病,尤其是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
另外,在美容方面,长期坚持温灸也可以改善皮肤状况。面部皮肤:能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衰老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强新细胞的再生,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皮肤红润细嫩,延缓衰老。眼部:能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皮下垂、皱纹,延缓眼部松弛衰老,恢复眼部光泽。
温灸症状
三、温灸治疗的实例(来自互联网)
几天前
一同事受凉感冒了,嗓子都说不出声了,去医院医生建议服药一疗程半月左右,刚好店里准备培训新员工温灸项目,于是我就让这位同事做模特,做之前同事感觉整个背部发凉。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开始操作,当温到背部肺腧时,此处有一圆硬币大小的红块(是寒气较重的原因),温完之后整个背后,又做身体几处要穴作了点刺温灸。在温灸的过程中,感觉背部热热的,有点像在蒸桑拿,而且很舒畅,做完后,整个人轻松了很多。第二天同事来上班我们发现她说话差不多都恢复正常了,背部也不感觉发凉了,我又给她做了一次,发现前一天发红的地方也不在那么的红了。
第三天同事的状况差不多都好了。
温灸的使用方法
四、温灸治疗的使用方法:
1、将艾条插入灸盒内固定支架点燃。
2、将灸盒盖上并旋转锁定,然后调节出风口,以控制温度的高低。
3、将灸盒置入保温袋中,用松紧带固定在患处。
4、经常清除保温袋及灸盒内的灰烬,以保持清洁。
5、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睡眠时禁用。
温灸中
五、温灸疗法的注意事项
1、灸疗前的准备:
取出温灸盒德内筒,装入拌好灸药的艾绒,用手指轻轻按一按表面的艾绒(不要按实),然后将内筒放入外筒,用火点燃中央部的艾绒(并不见火苗),放置室外,过18-25分钟后,灸盒底面触之烫手且烟已比较少,此时便盖上顶盖,取回使用。要注意,预燃不够,则施灸时艾火易灭,预燃过渡则使用时艾火不耐久。
2、施灸:
将灸盒(底面向下)隔几层布放置在灸位上即可,以被灸者感到舒服,热度足够又不烫皮肤为佳。如果过热,则增加隔布层数,若已隔多层布仍觉过热,可用布块罩在灸筒上面,这样出烟和进入空气减少,灸盒的温度即可减低,不够热则减少隔布,或将顶盖敞开片刻(但要小心不要让筒倾倒)。
3、注意事项:
进食后不要马上灸,不要空腹灸,其它时间均可灸,灸后宜避风寒,这样可避免风寒邪气乘穴道大开而侵入。在施灸后还要注意穿衣保温。
4、副作用
温灸的副作用很少,只有少数患者,于灸后可见头晕口干,咽燥,鼻出血,纳呆,乏力等现象发生,上述情况应减少灸量。若施救过程中患者有些异常反应,可能属于施救不当,如反映强烈,医者须及时明辨酌情处理。
温灸期间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