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幼小衔接辅导班收费标准 开幼小衔接班的费用

暑假过半,课外补习市场依旧火爆。近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调查和走访发现,在学科培训火热进行的同时,被悄然叫停的年轻衔接班"复活"了。不仅可以在网站上搜索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还可以在幼儿园门口以年轻衔接的名义公开推广和宣传事业单位。他们都以“提高能力”为第一要务,都声称名额不足。业内专家指出,年轻人应该在很多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机构所说的“学习能力”。家长要提倡跑而不跑,鉴别好的和不好的培训机构,合理减少教育焦虑。

招生依旧

“幼儿园门口总是有几家培训机构在招生,在7月底最后一个假期之前,一些培训机构正在以连接年轻人和年轻人的名义进行推广和宣传,”王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她的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去年夏天,教育部明令禁止社会培训机构以学前班和幼儿联校的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来自北京商报的记者今天来到了王女士提到的培训机构:巨人学校水寨子校区(巨人教育被美国股市上市公司Elite  Education收购),在校园内没有发现年轻人凝聚力的宣传内容。当记者问有没有一个年轻的衔接班当家长时,前台工作人员说“这个很敏感,没有传单,但是小巨人学校有这个内容”。小巨人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学生报名转校,9月份开学的课就没有名额了。”

团结湖校区一期,记者看到校门还写着“大专”几个字。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阶段是由北京师范大学背景的专家创办的。自2009年成立以来,它只建立了年轻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北京有7个校区,团结湖校区有5个班级。9月份开学的课,今年春节后基本都是爆满。当记者提到国家政策对青联的控制时,负责人坦言:“我并不觉得太受影响,家长的需求还是存在的,我们会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相关习惯,覆盖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内容。”

随后,来自北京商报的记者今天来到精英智汇学校蓝港店,发现青年桥接班已更名为思维培训班。记者深入询问,了解到年度班基本没有名额。工作人员强调,有必要评估适合儿童的课程。如果需要去海淀的小学或者国际学校,有合适的高强度产品。

不只是线下,记者在网上发现,聪明人也在以思维培训班的名义招年轻学生。记者打电话给望京校区,工作人员说只剩下三个名额了。在智恒教育官网上,记者不仅看到了链接少年的宣传,还出现了链接少年(准备入园)的课程产品。

教育体系症结

《北京商报》记者今天发现,在教学形式上,除了精英至智慧学校有8-10人围坐外,培训机构在小学也使用桌椅,班级类型和课程设置与小学几乎相同。每班20多名学生,1-2名学生

8952">班主任,每节课40分钟,数学、语文、英语、音乐、体育等学科全有涉及。价格上,记者采访到的幼小衔接机构包含书本费等普遍收费在5000元/月上下。


在产品形态上,幼小衔接班大部分以全年班的形态存在,以往半年班的产品几乎消失。这意味着,孩子要不选择幼儿园大班,要不选择幼小衔接班。有公立幼儿园园长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原本小班、中班时三个班的规模,升入大班后至多剩一个班的体量。为何幼小衔接班会屡禁不止呢?说到底,除了有培训机构贩卖的“焦虑感”,还是有刚性需求存在,而导致这一需求出现的症结,跟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体系不够连贯有着关联。


双胞胎女儿刚从幼小衔接班毕业的夏女士谈及报班初衷时说道,“幼儿园要午睡,小学没有;幼儿园玩游戏为主,小学分科目进行课堂教学;现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拼音的时间都在一个月内,对于零基础的孩子是很难的。这些不去幼小衔接班孩子何谈适应?身边孩子都上并学习了知识点,如果自己孩子不上,很可能就会跟不上进度,影响自信心。而且公立校还好,有很多好的民办校、国际学校仍然采用面试的方法进行招生和分班,这无疑在考验着孩子学前的知识积累”。


据北京朝阳区某公立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其实幼儿园大班越来越多地做着跟幼小衔接有关的习惯养成教育,比如每月开设家长讲座,讲解如何帮助孩子完成幼小衔接;带领孩子不定期参观学区内的小学,亲身体验小学的学习生活和课堂学习规范,开设小学模拟角,开展任务式教学等,让幼儿对小学的各类学习生活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有观点认为,如果幼儿园不能过多渗透小学教育教学内容,那么小学就要改变和完善现行教学模式,给予孩子更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否则幼小衔接班就不可能真正消失。


合力解决焦虑和抢跑


除了体系问题,形成需求的另一大原因便是家长的抢跑思维及家庭教育缺位所致。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走访的机构中,大多宣称以激发孩子逻辑思维、记忆力、语言表达等学习能力为主,培养行为规范,配有一年级的学科内容。幼小衔接超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内容已成常态,目前在教育领域进行创业的科幻作家郝景芳曾说过:“中国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功能,无疑是选拔。”而选拔则意味着竞争,竞争则有优胜劣汰,这样的压力向下传导至小升初、幼升小,造成如今的普遍“抢跑”状态。


在北京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钟亚利看来,学前阶段的孩子重点培养的不是所谓“能力”,而是对学习的责任感和兴趣。


“相对于家长认为的幼小衔接就是花钱送去辅导班,提前学习汉语拼音,认识大量汉字,会做50以内的加减法或记住多少单词,我认为,幼小衔接更多的该是培养幼儿对于上小学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过硬的身心素质和一定的社交能力,从而建立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这些是孩子社会化的开始,是真正的起跑点,”钟亚利补充道,“而且教研是学校的长项,是培训机构的短板,怎么教、教什么,公立学校完全可以解决。我已经看到越来越多来自培训机构的老师到学校去面试求职。”


此外,钟亚利还谈道,家长要摒弃只要花钱送孩子去幼小衔接班就能真正做好衔接工作的观点。如何建立任务意识、目标规划、调整生物钟等,家长才是帮助孩子培养起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一人。往往在学前对孩子在各种辅导班投入较大的家长,孩子上学后的表现反而会让家长失望,这是因为起始方向不对,而家长就会更加焦虑报更多的班儿,这就是超前教育的危害。


北京商报记者 刘斯文/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