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付宝收款码商业版-优势介绍:
1.不仅支持储蓄卡,还支持信用卡收款、蚂蚁花蕾收款;
2.信用卡手续费率低至0.38%;单笔交易没有限制,可以接受任意金额。取代POS机的最佳产品,市面上所有POS机都不低于5%,信用卡收款不限。
3.个人收藏限20万元/年,商家版收藏不限;
4.个人之间有100笔转账交易,商户收款交易数量不限;
5.个人版现有手续费0.1%,商户版自由提现;
6.微信支付管理后台,收款对账一目了然;
7.可以参加支付宝官方全减推广活动;
8.比如商家代码可以申请退款,商家可以贷款。
二、应用方法
1.正式申请
2.需提供的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法人身份证结算银行账户(一般难度)
个体工商户:个人负责人营业执照身份证个人负责人银行卡(不难,现在办理一个个体工商户还是挺容易的)。官方申请收款率至少为0.6%。
特别注意速率和到达时间的问题!这个官方有详细说明!我只想提醒大家!
第三,扩展员工的应用
就是有的企业可以申请服务商,然后服务商就可以推动商家打开收藏码的商业版!
用这种方式打开收藏码的商业版不需要营业执照!
也可以做到最低0.38%,信用卡不限,花店不限。
第四,先说开场步骤
开业前需要准备的材料:
1.支付宝账号;
2.店门前一张照片(照片提前拍好,准备在手机相册里)。
3.支付宝账户名称、手机号码、电子邮件账号
4.有牌照就准备牌照,没牌照就别担心。
第一步:成为支付宝支付开发者
进入支付宝:使用支付宝扫描码(下图)识别条目,扫描通过后,成为支付宝付款人。(适用于推送员工)
申请后,需要获得批准
如果以上扩展器代码失败,可以添加一个微信号:京华___t要求扩展器代码。
didate-entity-word" data-gid="7080243" qid="6539034810218714372">二维码如下:
第二步:进入 支付宝拍档服务群
1、用支付宝或钉钉扫下面的”支付宝拍档服务群“二维码,下载“钉钉”(相对于微信来说,支付宝的服务群就是钉钉),有钉钉的就直接扫码进入了。
2、进入“支付宝拍档拓展员群”,进入支付宝拓展员群后,才给权限登陆支付宝。(如果失效可找上面微信号索取)

第三步:帮他人办理支付宝商业版收款码(也可以给自己办理)
1、用电脑输 https://open.alipay.com/ 进入支付宝,扫码登陆。
2、点击上面的“运营中心——服务商代运营”,然后左边有“商家管理——商家签约管理——新增商家”(右上角)
3、开通时有很多选项,点击“当面付”,下一步
4、填入要帮开能的支付宝帐号——选择行业、上传店铺招牌照片(执照不用上传)——最后自己填写费率(最底0.38%)——提交。
5、等支付宝审批,一般需要1天时间。审批通过后,支付宝会手机或者邮箱通知, 从通知的链接进去“签约”。
备注:费率是由选择的经营品类(行业)来决定的,如果高了,退回上一步,重新选择经营品类
第四步:下载商家收款码地方
开通后,打开支付宝——商家服务——商家工具——收款码——收款码——自己打印——保存——打印放置在收银台,即可正常收款。
开通以后,你的支付宝就会多出一个选项,多了一个商家服务(表示你的商业版收款已开通)。如下图。

五、关于服务商
本文提供的服务商,是龙山合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
如果你还不明白,可以加微信号:jinghua___t 或 15274399666 进行咨询
六、最后说明
大家申请的时候最好使用自己的信息申请!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尽快申请!!!
地推员是可以无限给别人和自己开通商业收款码的,流程一样。
助人就是助已!互相学习,交流微信:jing___t(或:15274399666)
—《完》—

一码收款介绍
一码收款是腾讯官方的聚合收付,将微信商业收款码和支付宝商业收款码二合一,免除商家摆放多个二维码和管理的烦恼。一个收款码收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储蓄卡、信用卡、蚂蚁花呗、蚂蚁借呗、余额宝等,是一个全能的收款工具。
提供聚合支付码
聚合收款码样式

此聚合收款码,大家可用微信和支付宝扫试一下
为什么要一码收款?
- 一个收维码就能收微信、支付宝的钱,不用摆几个二维码哪么麻烦。
- 一个收维码银行卡、信用卡、花呗、借呗、余额宝,相当于一个万能收款器。
- 费率可以做到0.38%,收信用卡、花呗不限额,没有单笔限制,替代POS的最好的方式,并且比当下市场中所有的POS费率低。
- 包含微信商户具备的所有优势
- 包含支付宝具备的所有优势
- 由腾讯提供聚合支付二合一技术。
开通一码付只需简单3步
开通微信商户收款码——开通支付宝商户收款码——合并成聚合收款码
可联系免费办理:微信号:jinghua___t

—《END》—

“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生意都值得再做一遍”“每个行业都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重新改造一次”

▲长按二维码,找到我们“让营销更简单,让宣传更给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