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税收优惠让很多小店重现生机。受访者提供图片
近年来,小店经济逐渐成为增强城市活力、促进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复苏的新引擎。为了进一步帮助“六保”、“六保”,上海税务机关积极实施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疏通经济“毛细血管”,帮助恢复业务和市场,帮助小店渡过难关,重振旗鼓。
免税费、优服务,老字号“稳”了
清晨,曹璐餐厅外已经排起了长队,餐厅里的服务员来回忙碌,表示可以复工,可以放烟花。
上海松江曹璐酒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曹璐酒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上海著名的“老字号”。店内的荷叶糯米鸡、八宝丸子、红烧池塘鲤鱼被誉为上海名菜,鲜肉油墩、沙袋猪油、虾馄饨被誉为上海著名景点,深受顾客青睐。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酒店发展也遇到了困难。
“那是每年春节后最热闹的时候。没想到赶上疫情了。酒店关门一个多月,收入锐减。不过工资水电都是固定成本,前段时间真的很难。”曹操酒家负责人丁有康表示:“好在有税收政策支持,上半年我们有160多万元销售额可以享受增值税免税,企业所得税延迟3850元。预计下半年将减少和增加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真金白银,大大缓解了门店的财务压力,为后续的正常运营注入了活力。”
复工后,曹璐餐厅积极开发新菜品,吸引了更多的新老食客,现在酒店客流已经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丁有康说:“作为一家服务民生的餐饮企业,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这部分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保持原材料的高质量,不断增加供应品种,为公众提供更安全、更美味的饮食,实现品牌和口碑的双赢。”
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服务的支持让当地老店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而政策和服务对国外新老店的支持让他们更有勇气面对困难。
“一只酱鹅和一只鸡。”卫德峰的店员熟练的拿起订单打包。“我以为新开的业务流程很复杂。我不得不跑几个地方。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连发票都可以网上申请。这种服务太方便了。”刚刚开业并注册的上海松江区岳阳街侯炜熟食店(以下简称“威德峰”)负责人钟建明体验到了优化税收经营环境带来的便利。
维德峰是嘉兴著名的老式卤菜店,专营熟食系列产品,尤其是风味独特的卤鹅,深受食客推崇。“我刚开业不到一个月,很多事情都不清楚。税务部门的同志为我们做了很多线上线下的辅导,我们的增值税完全可以减免。”维德峰的负责人钟建明表示,他将进一步拓展业务,并准备在下一阶段在松江建设一个中央厨房,以更好地促进上海市场的食品配送,并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送政策、送良策,网红店“活”了
清晨的阳光打在从地板到天花板的窗户上,“红色跑车”面包店的店员打开“欢迎”的牌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杯咖啡,一块面包,两三个朋友聊聊天,原本是松江大学城的一段休闲时光。受疫情影响,学校停课,使上海麦早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色跑车”)受到重创。
在经营最困难的时候,减税、减费让小店松口气。“疫情期间,营业收入直线下降,员工工资和各种费用不得不支付,财务压力很大
“丁!你有新的外卖单,请及时办理!”中午,上海松江区岳阳街聚浪酒家(以下简称“聚浪酒家”)一片热闹景象。店里的光头蛋炒饭最早40秒就出来了,是身边上班族的常客名单之一。
聚朗餐饮负责人沈家海表示,疫情期间,酒店只能靠外卖维持运营。店里人少,送餐的人不够,没有时间去申请发票。税务机关主动上门送优惠政策和纳税服务,责成酒店财务人员通过互联网申请发票,重点宣传个体工商户返岗的税收优惠政策。余浪餐饮负责人沈家海笑着说:“我们的餐饮服务今年可以
免征增值税。现在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尤其是中午外卖订单应接不暇。这几天我每天微信步数都超万步,但感觉很踏实,之前很担心会经营不下去,现在我对我们店很有信心。”华灯初上,夜色阑珊,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建造的粮食仓库及工厂,如今华丽转身为云间粮仓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引进“啤酒阿姨”旗舰店、网红夜市等项目成为新一批打卡地。
“去年启动了云间粮仓项目,没想到今年遇上了疫情,疫情期间,税务人员及时向我们推送税费优惠、发票配送等政策,房土两税减免的政策让我们享受到了税收减免,我们也给园区里的企业全额减免房屋租金,大家同心战疫。”上海云间粮仓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高惠说。
下一步,上海税务部门将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的精准度和便利度,确保各项政策红利落实到小店经济、地摊经济等各类市场主体之上,为经济复苏提供税务支持。
新民晚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