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创业板?,这是创业板的英文名字,意思是中国的未来。自诞生以来,代表着“未来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就肩负着引领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的重任。
如今,在短短27个月的时间里,创业板已发展成名副其实的结构调整推手、新兴产业摇篮、自主创新平台。截至2011年12月30日,共有262家“高新技术企业”登陆,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151家,占比达%。
创新:已成不二选择
我们看到,乔布斯刚刚留下苹果奇迹撒手人寰,扎克未来会新兴的创业行业伯格就携“脸谱”的增长神话荣耀登场。
我们看到,从诞生到市值1000亿美元,通用电气花了100年时间,微软花了20年,谷歌只花了7年。
我们看到,二战后同时迎来30年快速增长,又同时陷入“滞涨”危机的美国和欧洲,前者通过高科技和资本市场的有效结合,实现了又一轮持续30年的快速增长,后者却一直无法摆脱低增长的困境。
类似“苹果”“微软”这样的企业能否在中国诞生?当历经十年酝酿的创业板问世时,人们发出历史性的叩问。
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也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伴随着总量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愈加突出。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持续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从全球角度看,新的国际竞争摆在眼前,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变革和突破,既表现在经济和金融制度上,也表现在科技和产业发展上。
摆在国人面前的道路没有选择: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调整结构,死路一条;不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死路一条;不创造性地推进科技产业和资本市场有效结合的创业行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死路一条。
正是在这样的危机感下,十年铸剑的中国创业板诞生了。两年多过去了,生于危难的创业板市场已经成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为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长:众“新”捧月创业板
截至2011年12月30日,共有262家“高新技术企业”登陆创业板,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其中,111家公司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7家公司拥有国家863计划项目,65家公司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30家公司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创业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
服务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是创业板肩负的历史使命,而选择创业板也给高新技术企业注入了新活力。
2008年到2010年,创业板公司研发支出金额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7%、3.30%和5.97%。创业板公司持续大量的科研投入取得了丰硕成果,最近两年,237家创业板公司拥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5458项,显示了创业板强大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两年来,创业板市场始终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突出位置。截至2011年12月30日,创业板市场共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151家,占创业板市场的%,募集资金亿元,占创业板市场的57.5%,创业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初步显现。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主体,从2010年度的情况看,创业板市场51.8%的营业收入、55.98%的净利润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支出占创业板市场的63.78%,超过半数的专利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业板设立以来累计融资1958亿元,与此同时,其拉动创业投资的杠杆作用非常显著。据统计,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62.99%即177家获得了创投机构投资,累计初始投资77.26亿元,极大地支持了创新型企业、成长型创业企业上市前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快速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对解决当前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国内经济健康发展。
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也为创新金融服务、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创业投资兴起以前,是企业去跑银行、跑部委寻求资金支持,现在是创投资金在全国各个角落寻找投资项目。
创业板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远远不止于建立一个集中社会金融资源的渠道,它在全社会范围内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热情。
未来:生逢其时值得期待
从创业板建立以来二级市场的特征表现看,总体呈现出公司积极上市、投资者积极参与、交投活跃等特征。这些特征表明创业板的整体制度设计、运行及对经济、企业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创业板股价波动幅度较大,也反映了创业板市场较高的风险特征。
当然,创业板在我国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和社会各方不断深化对创业板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在深化创业板改革中逐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创业板创新发展之路。
诞生于全球金融危机之际,成长于世界经济衰退的危难之间的创业板,仍在蹒跚学步,既有惊喜,又伴随着成长的阵痛,社会各界对其应抱有耐心,多多呵护。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国家宏观政策鼓励创新的导向,都对创新型经济产生了巨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