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分享了启动成都周边街舞工作室线上线下系统建设的项目。
有人给我留言说,“凯文.你不能跳嘻哈。离开这里?"
有人给我留言批评说:“你就不能专心做产品经理吗?为什么要做新领域?”
我不想为自己辩护,但我想说,产品经理的技能和思维能力在工作和职业中肯定是没有意义的。
尝试以下技巧,改变人生的实现方式。作为一个以产品经理为代表的互联网人,相信35岁的我会更舒服。
狭义而言,互联网化的能力是先把传统的线下业务在线打开。
流量思维、用户思维、产品思维,成了互联网化后企业的业务关键词
像早期的B端财务软件和ERP一样,企业办公或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是互联网的基础。
在这场信息化转型中,产品经理是信息化的最佳实践者。
从需求调研、到业务梳理、再到自研或第三方资源实现,这是一个产品经理的工作技能。
同时,由于产品经理和运营并没有分开,产品经理知道流量运营策略,比如借助自己的服务号等产品,从引流转入线下课程注册。
互联能力包括用户账号系统、支付录入、数据分析、反馈给线下店铺运营人员改变策略。
结合运营能力,流量会细化,用户会分层,成交量增长更快。
这是一个把工作的职场生活转变到将工作技能养活自己的转变。
ze:15px;">最近,我的一个朋友来自VIPKID的产品总监,杨堃也离职创业了。
关于:“产品经理的30岁、35岁到底难不难?”
这是我们在PMTalk产品经理社区线下活动总会被提及的问题。
我的答案是:
提前为自己的30岁、35岁准备,其实这就不难了。
最近我的第二本新书《迭代-互联网产品的7步策略》,正在出版了,预计快的话下半年会上市。
从PMTalk的0到1、再从1到10。我们一路都是迭代走过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PMTalk背后更加从容对待自己的30、35岁。现在我们团队几乎都是平均年龄在93
做RVC红冠街舞这件事,同样也是希望趁着有时间、精力的时候多为未来铺垫。
既然没有人尝试做过互联网化的街舞工作室,为什么不能把公司化的管理带入在鲜有标准化模式的领域呢?
因为我们正在经营者一家纯正的线上互联网公司(PMTalk),去融入在街舞工作室,显然一切就变得非常容易切换和通用。
互联网公司的研发中心大部分设立在一线城市。
高额的房租、房贷、成本。其实本身有这身技能做线下业务不难,但成本太高了。
成本较低可发展的又在三四线城市。但这类城市几乎没有互联网可言,所以产品经理也非常少了。
所以我见过较多的产品、运营同学都成了讲师、咨询老师。鲜有从事线下的机会。
成本太高了。
试想如果将产品经理投身到三四线城市后,定会出现大量这样有趣的线上线下业务化商业模式和更多的互联网机会吧。
我见过不少深圳的产品经理最终转型到微商,也有开淘宝店的。用这样的方式去度过35岁中年。
35岁,作为个体。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窝。若不小心选择了1线城市,难免不敢轻易尝试高成本的线下。
即使想开展线下,必须得要求具有线下的服务技能、业务能力。这不是产品经理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比如蛋糕店的技师、美容店的服务员。

▲ 蛋糕店的烘烤流程
因此在有机会结实到了一批靠谱的线下街舞训练团队,能够将互联网能力融入,其实是很难遇到的。
所以如果产品经理扥i现在考虑要不要去换行业,做某一件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技能能力用上了吗?
如果没有,换个角度去用产品经理本身互联网化的能力做,一定会更从容面对35岁。